摘 要:兒童插畫作為童年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色彩、圖畫的方式來代替文字。兒童對于色彩的興趣往往超越了文字,能夠使兒童的心理更加活躍,并為兒童提供更多的創造空間。本文結合色彩心理與兒童插圖的具體內容,闡述其運用方式。
關鍵詞:色彩心理;兒童插畫;具體應用;情感認知
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兒童教育受到高度重視,兒童插畫的創作以多樣化的形式出現。作為認知能力有限的童年階段,通過插畫的形式來傳達情感,能夠為兒童后期的成長提供更多幫助,為兒童的世界增添色彩。色彩心理在兒童插畫中的應用能夠為兒童今后的創作之路提供更加廣泛的空間與思路。
1 兒童插畫的定義與特點
1.1 定義
在視覺文化的影響下,兒童插畫不僅是一種視覺的傳遞形式,也是一種傳達信息的媒介。插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通過直觀性、感染性以及藝術性的特點在現代化的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被廣泛地應用于多個領域。兒童插畫主要是針對兒童群體,主要是在兒童書籍、封面、童話書內展示,通過插畫代替文字,為兒童傳遞信息。
1.2 特點
兒童領域在插畫設計中具有顯著的特點,即代表性與獨特性。在童年時期就會接觸到各種形式的書籍,兒童對書籍的興趣與認知主要是來源于圖書中的插畫。從客觀角度來說,插畫的作用會高于文字。其能夠通過最簡單的色彩與結構將所要傳遞的信息表現出來,可以幫助兒童快速地理解。具體特點如下。
(1)相比文字,插畫的重要性更為顯著。由于兒童識字量有限,通過插畫的形式能夠集中兒童的注意力,使其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2)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兒童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但是卻受到自身認知能力的限制。因此,通過兒童插畫,能夠代替文字來描述,進而提升兒童的理解能力。
(3)畫風多樣。兒童插畫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畫風獨特,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來激發兒童的想象力。
(4)色彩搭配獨特。大多數兒童都會喜歡對比強烈、顏色豐富的插畫。這種形式的插畫能夠為兒童提供一個歡樂、純真的成長環境。
2 色彩心理學
2.1 定義
色彩是通過視覺神經來呈現的一種視覺效應。“色”作為一種單一的顏色,可以是紅色、黑色、綠色等。但是“彩”不同于“色”,通過“彩”,能夠為感官提供一種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并非是一種單一的顏色,而是通過很多種顏色組合而成的色彩,如人們常說的“五顏六色”即由多種顏色構成的“彩”。
色彩心理學是指“在自然欣賞、社會活動方面,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征;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色彩心理學是一門復雜而深奧的學科,通過視覺到知覺再到意識,其反映與變化復雜,也蘊含著多種關系在其中。通過色彩能夠反映出人們更多的心理活動,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
2.2 兒童的色彩心理
通過色彩,兒童能夠產生相應的心理變化,進而產生直接或者間接形式的心理感受。即便色彩的本身沒有情感,但是人類憑借自身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能夠對不同的色彩賦予不同的定義。例如,白色主要代表純潔、干凈,黑色代表壓抑、冷漠。通過色彩能夠直接分析兒童的心理變化。兒童通過色彩的認知來制作插畫。兒童對色彩會有不同的理解,其認知與理解也會隨著年齡而發生變化。學前階段的兒童或者是初生的嬰兒皆偏向感性思維。在成長環境的影響下,色感也會隨之豐富,進而轉化為理性思維。
3 色彩心理在兒童插畫中的應用
兒童正處于早期受教育階段,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通過插畫的形式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兒童的心理特征。心理學專家與教育學專家將兒童分為嬰幼期、學前期和童年期。通過色彩心理與兒童插畫的結合,兒童能夠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每一種色彩都會有自身獨特的定義,通過色彩能夠使兒童的內心情感得以呈現。當兒童看到大面積的紅色,會出現興奮、激動的情緒;看到藍色,會表現得較為平靜,進而聯想到藍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兒童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在繪畫時,通常會借助點、線、面的形式來傳遞內心的情感。但是,他們尚未擁有如實描繪的能力,比如,看到青山或碧海,他們不會將其形象地描繪出來,而是會憑借顏色,畫出類似于山或者海的形態。看似不易理解,但是卻能夠真實地顯示出他們內心所要傳遞的信息。這種抽象的形式也是表達兒童內心的一種方式。高質量的兒童插畫可以利用豐富、生動、趣味、鮮明的色彩來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內容,提升兒童的興趣,并使兒童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
3.1 嬰幼期
此階段的兒童初來世界,對于周圍的一切充滿恐懼。因此,利用較為柔和的顏色可以減輕兒童的恐懼感。插畫師在創作時,要選取一些畫風簡單、顏色柔和的插畫,可以是紅、黃、藍、白等,這些都是這個時期的兒童喜歡的顏色。
3.2 學前期
此階段的兒童接觸最多的是成年人,會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并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顏色。因此,插畫師要借用兒童的思維進行創作,通過色彩對比鮮明的顏色吸引兒童,有利于兒童吸收。
3.3 童年期
此階段的兒童處于小學階段,還會接觸到相對簡單的文化知識,隨之增強的是主觀意識。通過圖形與色彩的結合來吸引兒童,使兒童對教材更加感興趣。例如,《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么》都是借助插畫這一特點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的求知欲,使兒童能夠更好地理解藝術,并學會用正確的思維看待這個世界,給予兒童良好的藝術熏陶。
4 結語
在創作的過程中,插畫師要結合不同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為兒童選取最適合自己的色彩。通過心理的引導,幫助兒童更好地認識世界。兒童在色彩的烘托下,能夠激發更深一層次的心理活動,這種教育方式在早期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凱,邵恒,安穎.基于心理防御機制的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校園一卡通色彩設計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2018(09):100-101.
[2] 梁小明.“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談兒童插畫的審美特點[J].甘肅高師學報,2017,22(02):76-79.
作者簡介:程晉華(1977—),女,山西晉中人,藝術碩士,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副教授,主要從事油畫與插畫的創作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