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是喚醒人類靈魂的藝術,其歷史比人類文化還要悠久,在現存的少數民族舞蹈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原始社會人類宗教、祭祀和各種禮儀的文化遺跡。在舞蹈藝術中,不僅可以看到人類最美的文化,還能看到動物求偶的原始痕跡。曲靖是世居少數民族聚集地,有著極富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其舞蹈傳承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也具有特殊的藝術價值。因此本文對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教育的傳承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教育傳承
曲靖素有“滇黔鎖鑰”“云南咽喉”之稱,民族風情各異。有彝、回、壯、布依、苗、水、瑤7個依然保留獨具文化特色的古老民族,為人類舞蹈文化和文藝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為了繼續發揚和傳承少數民族舞蹈藝術,深入挖掘和提升藝術水平,創新舞蹈藝術表現形式,曲靖市舉辦了五屆少數民族歌舞樂展演,創辦了世居少數民族舞蹈音樂、舞蹈編導創作培訓班。致力于培養少數民族舞蹈創作和表演的人才,充分挖掘民族舞蹈的元素和資源,創作出具有曲靖地方特色和少數民族藝術風格,同時還具有時代特色,符合現代觀眾審美觀念的作品。
1 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教育傳承的必要性
1.1 少數民族舞蹈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舞蹈起源于人類文化之前,包括史前人類在內的各種生活都會用舞蹈展示自身的美。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舞蹈在禮儀、祭祀、慶典、集會等重大場合都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從本質上來說,舞蹈表現了人類最激情的一面,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夠做到舞蹈這樣的情感表達,能夠讓所有人歡聚一堂,真正實現了情動于中而行于言。在少數民族舞蹈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生殖崇拜、圖騰文化、宗教文化等歷史文化遺產的元素,這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1.2 少數民族舞蹈是現代舞蹈的創作源泉
現代舞蹈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各自的體系,但是藝術創新的動力來自文化的交融,少數民族各具特色的舞蹈是現代舞蹈創新的藝術源泉。尤其是體現出求愛文化和生殖崇拜的舞蹈藝術非常符合時代的特征,能夠大大地增強現代舞蹈的表現力。
1.3 少數民族舞蹈教育傳承是藝術的延續
少數民族因為人口稀少,語言文化的傳承缺乏一個大規模發展的環境。舞蹈藝術也是如此,如果不進行系統的教育傳承,很可能后來就造成優秀舞蹈藝術的流失。通過傳承少數民族舞蹈文化,還能夠將傳統藝術發揚光大,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2 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傳承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排斥創新
無論是舞蹈教育培訓班還是藝術大賽,都強調原生態舞蹈和地方民族特色,導致舞臺效果較差,舞蹈過于質樸,缺乏激情。例如,對彝族舞蹈羊皮舞的現代創新就不夠,導致舞蹈現代性缺乏。這不僅影響了舞蹈藝術的發展和進步,也讓很多觀眾產生排斥感。
2.2 學生較少
專業學習舞蹈的學生很少系統地學習少數民族舞蹈,曲靖少數民族舞蹈強調地方特色,這進一步壓縮了學習的群體。加之在基礎教育階段又沒有做好少數民族舞蹈教育的滲透,舞蹈課時被嚴重壓縮,課外活動教育傳承空間受到擠壓更大,沒有建立起舞蹈普及的文化。
2.3 供給不足
少數民族舞蹈教育資源供給較少,單靠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這樣個別的學院不足以支撐少數民族龐大的舞蹈資源。加之少數民族地區本來經濟就不是很發達,師資短缺,經費匱乏,教材器材和場地缺乏,相關圖書、音像資料緊缺,造成了教育供給不足。
3 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傳承教育的策略
3.1 堅持民族特色,推進理念創新
曲靖世居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已經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舞蹈文化。這套文化也是曲靖人民的寶貴遺產,更是核心競爭力。因此,在傳承舞蹈藝術的過程中應該意識到本土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第一,應從教育觀念上樹立傳承民族特色舞蹈的意識,深入挖掘民族特色舞蹈的各種資源和元素,通過文字、音像、網絡視頻等方式保存下來。第二,創新舞蹈藝術形式,將民族舞蹈和現代舞蹈風格結合起來,開發新時代的舞蹈藝術。第三,舞蹈既要體現出地方特色,又要體現出網絡時代的新潮流,對傳統民族文化進行充分再造。
3.2 民間藝術和學校教育相結合
第一,加大各民族藝術的互動交流,多組織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的交流大會,政府可以推動世居少數民族進行舞蹈商演,和旅游業相結合,為少數民族舞蹈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第二,將舞蹈課程融入中小學教育中,增加音樂舞蹈課時,或者單獨增加舞蹈課程。鼓勵大學生和職專院校的學生多選修舞蹈課程,在其他藝術類課程中滲透舞蹈教育,如音樂、美術、文化、體育等課程。第三,將民間藝術活動與學校藝術活動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活動,如讓學生參與壯族“三月三”等民族藝術活動,讓民間藝術團體入校演出、講座、培訓,活躍校園舞蹈文化氛圍。
3.3 加大教育供給支持力度
第一,教育部門要加大對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教育傳承的支持,制定優惠政策,推進資金扶持,用振興少數民族地方經濟的熱情來推動舞蹈藝術的傳承。第二,可以針對曲靖市世居少數民族地區開設一些舞蹈專業,吸收一批藝術類大學生,以定向培養等方式培育一批舞蹈類的人才,這樣既能彌補師資的不足,又能增加生源數量。第三,要完善舞蹈教學的各種設施,完善教室、器材、資料、舞臺等各方面的配備,尤其是要強化教材的開發,教材內容聯系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藝術,編寫曲靖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用書,開發民間舞蹈相關教輔讀物。第四,強化師資建設,一方面引入民間雙師型教師,讓熟悉民間舞蹈藝術的藝人來兼職,另一方面加強本校的師資培訓,擴大音樂和舞蹈教師的各校交流,充分利用教師資源。
4 結語
曲靖世居少數民族舞蹈文化資源豐富,藝術形式多樣,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藝術資源,要更好地進行教育傳承就必須堅持特色,勇于創新,擴大交流,加大支持力度。
參考文獻:
[1] 于景春.舞蹈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2] 向開明.從文化自覺自信到文化自立自強——對民族舞蹈課程建設的思考[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7.
作者簡介:許喬貴(1982—),男,云南元江人,碩士,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舞蹈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