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艷 杜鵑
摘 要:素描是藝術造型的基礎所在,在高校的美術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通過它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意識,以及對自然形態的感悟。素描這種藝術形式能夠很好地展現畫家的繪畫技巧和造型觀念,幫助畫家進行進一步的繪畫創作及設計。本文簡要地分析了如何在高校素描教學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改革。
關鍵詞:高校;素描基礎;教學;改革
隨著近些年來時代的進步和藝術的發展,素描作為美術基礎教學環節中的基礎內容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現代的藝術理念改革過程中,素描的定義和范圍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針對這些演變,教師也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從而將最新的藝術理念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創作出更加精致的素描作品。
1 新型教學改革的繪畫目的
美術學院的學生學習素描的目的就是提高自身對于造型的審美能力和判斷能力,針對準確的課題和對象,結合教師提出的要求,根據自己的觀察、思考,對物體的形態和構成進行更加細致、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藝術創造能力。這種素描的基礎打造,不僅是對其他藝術造型的基礎練習,也是提高學生造型和審美能力的關鍵。素描,畫的不僅僅是形體,而是學生對于形體的觀察。由此可見,素描的基礎并不是簡單地將物體畫出來,而是代表了藝術家自己對于造型的思考和觀察,對于視覺的信息反應和處理,是其觀察、想象、反應等審美能力的綜合認知。素描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個人的造型能力和審美意識,讓他們能夠從藝術的角度提高藝術修養,增強審美意識。要從客觀的物體中找到這些美的元素,這不僅僅是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的體現,更能夠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觀察客觀事物中存在的視覺方面的審美因素,以及諸多的結構層次關系等等。例如在形體結構變化中的和諧感、在動態形象中的韻律美、人體的比例、協調均衡的美感,黑白的色彩層次變化、點線面之間的結構、構圖的魅力等等,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出物體自身蘊藏的審美要素,當然,這種要素只是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形象思維,并不能直接觀察到,而要依靠學生自身在藝術方面的修養積累去發現。可以說,這種視覺要素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需要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選擇符合自己情感和思路的藝術語言來表現,從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其審美意識,將自身的形象思維訓練融入素描教學中來。
2 素描教學改革的語言傳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素描進行重新認識,從當代的文化、藝術角度出發,找到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基本切入點,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對其繪畫語言傳達能力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從新的角度來理解繪畫,運用視覺性語言更加自覺地抒發自己的看法和情懷,從而真正掌握繪畫的精髓。在素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不同的素描方式,例如結構性素描、抽象性素描、意象性素描等,將它們結合在一起。所謂結構性素描,就是研究實物的內部結構與外在特征之間的聯系,不考慮物體表面的顏色、光影、質感等因素,更加側重于對于整個物體結構比例的考慮,從空間關系、形體等方面展開研究,從而強化學生的空間意識和立體結構的建立。抽象素描,是一種以沒有物象形態的,并不真實的空間內的,也沒有具體主題的結構特征,在二維平面空間內的藝術探索。在這種角度下,藝術就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完整物體了,而是可以分割成點、線、面等元素的排列組合。意向素描,是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為了凸顯一定的主題而進行的一種特定的素描形式,在造型上可以用形態表示意義,既可以具象化,也可以抽象化,二者融為一體。通過多方面的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繪畫結構。除了這些基本的繪畫原理之外,教師還要加強學生運用這些能力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加大膽、創新地采取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創造更加豐富的畫面效果。
3 素描教學改革的創造意識
在過去的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材料往往較為單一,教學方法也較為單一,但是隨著多元化改革發展,傳統教學的瓶頸已經被完全打破了。因此,教師可以借鑒一些西方素描教師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教學改革。例如,美國的素描教學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教學模式非常開放,教學格局是自由化、隨意化并不固定的。又如,華盛頓大學的形體結構素描教學課堂上,不僅進行了人體的動態素描,還進行了體塊的切割素描,石頭、樹干等的片面性結構素描,以及從頭骨到人體各個部位的骨架、肌肉的素描等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造型的創造能力,還能對不同的課題對象進行分析和創造。再如,洛杉磯的奧體絲藝術大學素描教學中,教師從時間、空間、形態等多個要素出發,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創意認知,還進行了個別元素的強調性練習,如明暗對比、曲直對比、尖鈍對比、連續間斷的對比等等。我國的素描教學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教學方式,拓展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藝術視野,從更加廣闊的角度展現自己的技能。對于學生來說,素描教學是他們接收世界信息,并結合自己的認知和想象,在消化理解的基礎上,將信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角度展現出來的一種信息交互方式,也是一種將大自然的訊息從自然的形態結構轉變為藝術創造形態的過程,結合學生的個性,形成屬于他們自己的個人風格,培育了其素描情感。
總之,在美術領域中,素描是藝術中的精華,是繪畫的本質和源泉所在。因此,教師要使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素描能力。
參考文獻:
[1] 于世偉.高校美術基礎素描教與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124.
[2] 胡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改革路徑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7):162-164.
[3] 謝云中.地方高校基礎素描教學改革與實踐[J].銅仁學院學報,2015(2):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