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宏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邁入了新的時段,建筑工程不斷增多,其要求越來越高。雕塑設計不僅僅作為一種建筑形態,亦是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氣息,其藝術魅力毋庸置疑,對改善建筑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并成為時下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其教學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基于對雕塑設計教學實踐現狀的簡述分析,著重就其在建筑類院校的新探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建筑類院校;雕塑設計教學;創新
0 引言
縱觀人類社會進化史,雕塑始終伴隨著文化的發展而發展,是提升城市建筑環境的重要手段。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的開展已有一定經驗積累,并在人才培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客觀維度上講,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尚存有諸多不足,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未來的持續創新探索尤為關鍵,其有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
1 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的實踐現狀
雕塑設計作為特殊的學科門類,所關涉到的知識內容尤其繁多,包括材料、構成、審美、繪畫等等,對相關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雕塑作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象征,見證了文化進步,亦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尤其對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具有顯著作用,其設計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并成為建筑類院校的熱門專業之一。客觀維度上講,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的開展雖有一段時間,但其發展尚處于初期,在實際踐行過程中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具體而言,雕塑設計本身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需要精心安排,在教學中有機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但事實上,很多建筑類院校對雕塑設計教學的定位模糊,將之演變為一門造型基礎課或藝術熏陶課,加之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過度偏重于理論知識灌輸,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素質鍛煉。另外,部分建筑類院校雕塑設計教學創新不足,方式方法落后,一味地采用臨摹教學,對學生個性突出不足,限制了他們的思維發展,未能體現自身辦學特色,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興趣。
2 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的探索創新
2.1 優化頂層設計
生態建設新時期,建筑類院校雕塑設計與環境綜合設計教學的聯系越發緊密,其作為一門系統化學科,應在原有課程結構基礎上進行創新再建,充分吸收特色專業既有的成熟成果,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建筑、規劃、文學、歷史、景觀等等,深化學生對建筑形體、結構關系的理解,為雕塑設計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素質教育改革指導下,高等院校的工作核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基于此目標導向,進一步優化雕塑設計教學頂層設計,精準定位,確保后續實踐活動實效。具體而言,除了掌握必要的學科知識,還需重視對學生各項能力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包括創新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緊密地與經濟市場需求結合在一起,突出人才培養實用價值,提高畢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在此過程中,建筑類院校要深度分析雕塑設計教學在新時期的發展,與傳統雕塑專業區別開來,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學科優勢,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的同時,使之更好地契合經濟市場需求,為其成功就業奠定基礎。
2.2 加強師資建設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作為主導,其綜合素質素養表現直接影響了最終教學實效,是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新探索的起點。因此,建筑類院校必須要重視專業化師資團隊建設,定期組織培訓教研工作開展,保持教學先進性、發展性。在具體踐行過程中,建筑類院校首要明確雕塑設計教學新要求,量化、細化相關專業師資標準,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針對性地組織團隊建設工作。一方面,高等教育普及化態勢下,要積極引入新生力量,豐滿師資結構,保持其青春活力,帶動整個團隊良好的工作氛圍,協調好師生配比關系,為每位學生發展提供服務,同時適度降低教師工作壓力。另一方面,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教研活動,組織雕塑設計教學教師積極參與,及時更新他們的思想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豐滿其學識結構,緊密關注經濟市場動態,邀請學術大家、業務能手分享有效實踐經驗,進而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素質。對于雕塑設計教學教師而言,要樹立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意識,始終堅持自主學習,更好地滿足崗位需求。
2.3 完善課程設置
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的新探索,應從多個維度入手,確保各個環節的設計優化,以提升學生的參與體驗。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導入,為雕塑設計教學創新提供了利好條件。綜合來看,雕塑不僅僅作為一種建筑形態,還是美學現象,給人以視覺、觸覺上的雙重體驗,融載著豐厚的文化氣息,其設計更多的是呈現創作者精神思想,關涉到的知識內容尤其豐富。基于多媒體技術應用,將這些碎片化知識整合在一起,并以文字、圖像、視頻等方式,留給學生深刻影響,加強他們的理解。同時,在打下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上,教師還需注重引導學生實踐,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整體思維與動手能力。例如,建筑類院校可不定期組織多樣化的文體實踐活動,包括雕塑設計競賽等,為學生作品展示提供舞臺,增強他們的成功感受,并主動吸收來自原其他同學的靈感,激發創新思維。任何一門課程結束之前,都需針對教學關鍵點進行概括總結,理性審查學生思想行為表現,做全面、客觀分析,并針對存在問題組織強化訓練,進以指導教學優化。
3 結語
雕塑設計教學在建筑類院校的新探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人才培養實效的基礎,其作為一項系統化工程,應從多個角度入手,優化頂層設計、創新課程設置、加強師資建設等。作者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參與此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雕塑設計教學創新舉措。
參考文獻:
[1] 袁慶慶,伍盛,王大鵬.藝術設計專業所設雕塑課程的教學方式[J].藝海,2018(09):110-112.
[2] 張曉瑞,藺寶鋼.一體為重,兩翼并舉——工科高校城市雕塑專業教學改革[J].美術教育研究,2017(19):172+174.
[3] 任士革.高校設計類專業雕塑設計課程教學問題初探[J].品牌,2015(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