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蘭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2)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著明顯的提高。人的體質健康問題卻出現不同的問題。學生在生長發育階段,體重顯著的增加,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在不斷完善,骨骼生長迅速,關節穩固,肌肉發育速度增快等,身體素質的發展由迅速增長階段逐步過渡到一個穩定的階段,同時心理發展逐漸走向成熟,逐漸走向穩定,是由量變過渡到質變的一個過程。
大學生體質現狀與對策。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有關于中學生體質研究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出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方法,為論文的研究、設計提供具有科學的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遵循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進行問卷設計。用隨機抽樣法抽取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共500名發放問卷,男生187名,女生313名。回收問卷421份,回收率84.2%,有效問卷387份,有效率77.4%。
1.2.3 數理統計法 將調查的數據進行歸類整理和分析,運用Excel 2003進行數據統計整理。
1.2.4 比較分析法 對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體質測試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學生體質下滑的主要原因。
2.1.1 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體質健康總體評價 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的標準相比差距很大,說明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存在明顯差異。存在的原因有:學生體質基礎、家庭生活條件、對忽視體育的重要性、態度不端正等。
2.1.2 身體機能分析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男生、女生的肺活量在性別上存在差異,男生的肺活量要比女生高。影響肺活量的因素有遺傳因素、心肺功能等,也有可能是長期吃垃圾食品、缺乏體育鍛煉造成的。進行體育鍛煉可使機體代謝加強,所需的氧氣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增加,從而使人體肺活量得到增加。
2.1.3 身體素質分析 一個人體質狀況好壞可通過身體素質表現出來,身體素質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靈敏、速度、柔韌等。身體素質發展的好壞與身體形態的發育狀況和身體機能的發育有關,并與體育鍛煉的情況有關。反映身體素質的指標有很多,研究選取了1 000m(男)、800m(女)等對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分析比較。研究顯示,大多數學生對自身體質情況認識不夠,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從而導致學生體質整體水平不高,從某一方面來說,這與家長和社會也是有一定關系的。
2.2.1 營養狀況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影響學生正常發育的主要因素有一日三餐不及時、飲料當水喝、偏食、長期攝入垃圾食物造成營養不良等都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影響,甚至引起疾病。經常吃肉食類的食物會導致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積聚過多而產生超重和肥胖,經常吃素食類的食物會導致體重較輕和營養不良。
2.2.2 體育鍛煉的影響 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體育鍛煉的效果。運動強度達不到50%的運動是沒有鍛煉效果的,而運動強度大于80%是大強度鍛煉,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部分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鍛煉覺得非常累的占10.85%,比較累的占54.11%,不太累的占21.55%,沒感覺的占13.49%,由此可見,未達到標準的有35.04%。體育活動后感覺累的學生比率最大,說明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達到了相應的運動強度。
2.2.3 日常生活習慣因素的影響 (1)睡眠對學生體質的影響。調查發現:63.3%的人睡眠在6h以內,32.8%睡眠在7h左右,然而只有3.9%的人睡眠達到了醫學上的標準睡眠9h。學生缺少睡眠已成為十分普遍的一種現象,然而這并沒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有關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對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有重要作用。因為生長素的分泌量與睡眠質量密切相關,人在熟睡后生長素分泌會有一個大的高峰,而在非睡眠狀態下,生長素分泌減少。因此,青少年想要發育好、長得高,應保證得到充足的睡眠。睡眠時間不充足,則會導致能量代謝紊亂,甚至影響到耐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每個人每天都要保持正常合理的睡眠質量。
2.3.1 加強宣傳力度,積極營造關心學生體質健康的社會氛圍 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首要問題是要提高全社會對體育的認知,要積極宣傳體育的重要性。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更加強烈,從而致使他們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從而使得子女在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方面相對軟弱。自我獨立方面得不到發展,出現怕苦、怕累的現象。我們需要向社會、家長、學生宣傳體育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要使學生形成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將“每天鍛煉1h”落到實處。
2.3.2 切實改革體育課程,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問題 體育課程改革要以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為目標和從基礎出發,便于學校、體育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方案,使學生能熟練掌握鍛煉的方法及體育技能的習慣養成。
2.3.3 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負擔 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對體育認識不夠,其他科目教師喜歡霸占學生體育課時間,致使學生產生體育課不重要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體質必然下降。加強素質教育,要切合實際的減輕學生負擔,而我們的教師、家長也要轉變觀念,在關注學生文化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給予更多的重視,只有擁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更好的學習成績。
3.1.1 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是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雖然大多數學生都參加過體育活動,但是體育活動的質量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證,參加的時間短、次數較少、負荷量不足,從而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和目的。
3.1.2 不科學的飲食習慣是導致中學生肥胖或者營養不良的一個關鍵因素。學生存在偏食或者暴飲暴食的情況。
3.1.3 生活條件的優越使得學生不愿意進行體育運動,許多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家長對子女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智力方面,而忽視了對體育方面的投資力度。
3.2.1 學生的力量、耐力等素質下降明顯,應引起學校、教師、家長的高度重視,要清楚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根據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找出改變現狀的對策、并制訂可行的辦法。
3.2.2 加強場地器材建設和開放力度,合理調整教學組織形式,進行組織教法的創新,學校要面向所有學生開放場地,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
3.2.3 學校要積極倡導“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健康觀。學校應把體育課同其他科目看得同等重要,體育教師要加大對學生運動知識、體育鍛煉知識的宣傳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只有在這種有形的壓力下,學生才會認真對待,積極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