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煌
(廣東財經大學,廣東 廣州 510320)
隨著網球運動技戰術訓練走向專業化,網球教學的側重點和教學重心已經逐漸發生偏移,向著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傾斜。基于運動倦怠視角來看,網球本身是一項強度較高的運動形態,技戰術訓練過程中極易出現運動倦怠的現象,導致運動員在參與網球教學中專注度不足,并且在大賽中由于心理因素不足導致的比賽失敗現象并不少見,因此強化網球教學中心理技能有效訓練十分必要。
從網球運動本身出發,雖然體能和運動技能掌握是基礎,也是參與網球比賽必備的技能,但同樣需要關注心理技能對體能發揮和技能呈現的重要作用。從許多網球大型賽事中都可以發現,許多奪冠熱門往往不敵新人黑馬,這就需要充分考慮到心理素質層面的問題。網球運動的對抗相對激烈,整個過程運動員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避免在技戰術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從而影響比賽的勝負走向。運動員在賽場之上的心理壓力巨大,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規避運動倦怠和技戰術發揮的關鍵點。因此,網球教學中心理技能訓練必不可少,是確保運動員保持充沛的體力和意識、更好地發揮技戰術的關鍵與核心要素。
網球運動有明確的技巧操作規范和技戰術要求,對一名優秀的運動員而言,在體能和技戰術層面并無明顯差異,最為直接的差異主要是表現在心理素質方面。究其原因,心理訓練能夠激發運動員的潛能,激發選手的潛在能力,從而以良好的心理狀態來最終決定比賽的勝負成敗。同樣,良好的心理技能訓練也能夠減少運動員運動倦怠問題的產生,規避這些方面的諸多問題,尋求全新的發展空間,擁有更好地心理競技狀態。由此可見,心理技能訓練對運動員而言價值明顯,需要重點關注。
運動倦怠視角下對網球教學心理技能有效訓練,需要確保實施基礎條件得以滿足。這其中將實施基礎定位在教學觀念、培訓團隊及運動員的自我定位和評估層面,保證這些內容得以滿足,從而為網球教學心理技能有效訓練方法的探索提供保障,實現心理技能有效訓練的價值最大化。
對網球教學而言,受制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制約和影響,側重點往往集中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訓練層面,這種訓練模式和教學觀念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體育發展的高度及要求。針對這種問題的存在,教師在開展網球教學的過程中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將心理技能訓練納入到整體的訓練計劃中,從而保證運動員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網球教學模式。教師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能夠確保網球教學內容的拓寬和延伸,在保證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的訓練完成之后,關注心理層面的訓練,并不斷學習新的心理訓練內容,在自我教學觀念轉變的基礎之上,使得運動員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培養終身體育訓練習慣。只有更新教學觀念,才能夠讓心理技能訓練在教學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而更好地去探索心理技能有效訓練方法。
網球教學需要依靠學校培訓團隊發揮出力量,教師作為構成培訓團隊的基礎,其具備高質量的專業素養是網球教學心理技能有效訓練得以開展的前提。對高校而言,在開展網球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自身網球教師培訓團隊的實際情況做好分析,嚴格執行新的網球教師聘用和準入機制,將網球技能綜合素質的表現能力及掌握情況作為考核的基礎,選拔更多具備較強綜合素質的網球教師來校任教。當然,學校也需要積極尋求“校內外”的培訓機制,校內培訓的側重點應對現有的體育教師做好培訓工作,提高這部分教師對網球運動心理技能訓練的重視程度,轉變傳統的網球教學觀念,實現教學內容向著心理訓練方面傾斜。在校外的培訓機制層面,可以通過外出學習渠道的提供和聘請專家來校講座的2種方式,使得網球教學培訓團隊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增強,拓寬教師的視野,強化網球運動心理技能訓練的實施價值。
在新的網球教學觀念和網球教學團隊的優化之后,網球運動員應做好自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完成對自我的定位和評估過程。這樣的自我定位,網球運動員可以更好地發現自我身上的不足,從而在參與到網球教學當中及時的調整自己的狀態。在進行網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抽選幾名運動員,檢查自己的學習進度情況。鼓勵運動員去繪制自我成長的表格,并且將每一節課的體驗、感受和心理活動記錄下來,包括網球運動動機、心理壓力、注意力、想象和意念及自信心等,通過日常的訓練和內容的記錄,有助于運動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實現自我定位的基礎上,能夠為教師提供一個衡量和參考依據,更好的針對運動員的個體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技能訓練。
基于運動倦怠視角下對網球教學心理技能有效訓練方法進行探索,目前有關于心理技能訓練的相關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這就需要尋求具體的訓練手段與訓練方法,以此來調節網球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保證在良好的心理素質下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為實現自我的綜合發展提供便捷性條件。
自信心是調節運動員心理技能的基礎,在網球運動中運動員的自信心情況十分關鍵,能夠直接決定著扎實基本功的發揮和戰術的有效執行。并且在落后局面下,良好的自信心所帶來的優勢是可以逆風翻盤,最終取得良好的網球比賽成績。自信心的有效訓練方法具體如下:(1)在進行網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有一個相對全面和系統的了解,從而構建一個相對融洽的心理訓練氛圍。鼓勵隊友之間可以相互了解,在溝通中來調節心理狀態。對一些相對內向、自信心較差的運動員,在開展教學之前應做好狀態的調整,通過鼓勵和引導的方式讓這一群體主動地參與到網球運動中,對自我有一個清楚的感知;(2)在開展網球訓練之前,需要保證運動員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使體能保持最佳。究其原因,良好的體能狀態和競技狀態,能夠展現出運動員最好的競技水平,從而自信心會有所提升。不斷調整運動員的這種積極狀態,為自信心的養成打下堅實基礎;(3)強化基礎知識的儲備和心理分析訓練,運動員需要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包括力學、生理學等,同樣也需要適當地接觸心理學的內容。例如,在網球比賽中的決勝局,運動員應意識到自身和對方的優劣勢,從而保持打法的沉穩及技戰術技巧的靈活運用,只有充分了解對手,才能夠在對抗中保持高度的自信,取得比賽最終的勝利。總體來講,自信心的有效訓練,要從環境營造、教學引導、心理學知識的滲透多層面著手,保持網球教學內容豐富性的同時,為網球運動員自信心提升打下基礎。
網球運動中,注意力訓練是心理技能訓練當中的關鍵性內容,在開展網球運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側重點放在運動員的注意力訓練上面,既要保證注意力的集中訓練,也需要實現注意力的分散訓練。集中訓練主要是運動員在賽場上要密切關注對手和動作,判斷網球的運動路線,結合自身的技戰術技巧,從而保證訓練合理性。分散訓練則是關注整個賽場的變化情況,具有大局觀,避免注意力過于集中而出現的運動倦怠問題,出現心理波動。注意力的有效訓練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1)注意力的固定訓練。在網球運動的比賽中,網球運動員會受到多種干擾因素的影響,包括場邊的喝彩聲、掌聲等,這些干擾因素一旦分散運動員的注意力,將會出現失誤問題,嚴重影響運動員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因此,應做好注意力的固定訓練,以不間斷干擾的方式來對運動員進行注意力集中訓練,提高運動員的專注性;(2)鍛煉運動員對待比賽的平常心。在網球運動比賽中,任何一分的勝負都會決定著比賽的成敗,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要培養遠動員對比賽的關注度,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下一個比分上面,從而更好地應對比賽。通過對運動員進行訓練,能夠模擬一個相對真實的比賽環境,樹立比賽的平常心才能夠真正取得比賽的勝利;(3)將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長上。運動員對自我成長能夠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這一點是教師在訓練中無法直接感受和看到的。在進行心理技能訓練中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短期、中期、長期的發展目標,關注自我成長,轉移注意力的側重焦點。
想象能力是一個運用心理技能完成模擬的整個訓練過程,網球運動對抗開始之前,運動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去模擬對手可能的擊球路徑和采用的技戰術技巧,并選擇最為合理的技戰術進行回應,最終達到得分的目的。這一整個想象的過程,既是對對手的一次判斷,也是對自我技戰術掌握情況的一次溫習過程。鍛煉運動員的想象能力,是心理技能訓練的重要環節。在開展訓練的過程中,以想象為核心,還應通過念動的訓練來達成訓練效果。網球運動員的想象訓練,可以在否定和肯定的交替中進行,靈活的判斷和分析對手的實際情況,以念動訓練來達到良好的鍛煉和訓練目的,引起神經、肌肉的有效響應,從而達到良好的訓練目的與訓練效果。合理運用想象的心理技能訓練方式,革新了傳統的訓練方法,對運動員技戰術水平及心理素質的提升作用明顯。
心理能量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運動員在比賽中各種情緒的有效調節。網球運動員的心理能力方面,包括自信心、自尊心、意志力及各種特征的情緒內容,這些決定心理能量的要素,對決定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具有直接的影響。心理能量通常會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消耗,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在接受訓練的過程中由于運動倦怠現象的出現,導致出現情緒的波動,運動員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會導致訓練效果無法發揮實效。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運動員心理能量的訓練方面,應保證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在健康的身心狀態下參與到訓練當中。在長期的訓練中,運動員的心理能量的控制力會明顯提升,有助于克服比賽中的焦慮情緒,也會減少運動倦怠現象的產生,為心理素質的全面增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