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榮
(山西工商學院體育教學部,山西 太原 030006)
健身氣功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時候稱為導引術,導引術是一種中國傳統養生術和體療方法。它是以肢體活動、呼吸吐納與自我按摩相結合,以強健身體、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目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華,亦是優秀遺產。以導引術為基礎的中國養生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又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經過幾千年歷史的發展,導引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特點鮮明的體育養生和醫療體系,名稱也大致經歷了從導引術到氣功再到健身氣功的歷史演變,是當前體醫結合背景下的一項典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因健身氣功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健身養生、修身養性等作用,在歷史上對人們的健康曾發揮過重要作用。進入現代,健身氣功在全國各地的大力宣傳和推廣,尤其是在各大高校的推廣與開展,都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不僅得益于健身氣功所具有的醫學、健身等價值,還因其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價值。
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發展,文化亦全球化發展,外國文化強勢入侵,深受國人的歡迎,而本土文化即中國傳統文化則“墻里開花墻外香”,國人忽視其存在的價值,而在國外健身氣功卻越來越受到熱捧,一座座孔子學院在他鄉的落成即是很好的證明。隨著國家體育總局對健身氣功的重視,不斷擴大宣傳和推廣,以及一批批精通健身氣功理論和技術的專業人員出國傳授,近年來在國外孔子學院健身氣功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起來。而在國內健身氣功的開展更多的出現在社區、公園、廣場等地,練習者是以中老年人居多,這部分練習者只是熟練功法技術,對每一招一式背后所隱藏的傳統文化知識卻很少去研究和探索。相比社會上的這部分練習者而言,大學生更具有探究精神,不僅由于身體素質條件優勢使其能夠更高質量的掌握各類功法技術動作,而且大學生們相對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使其對功法理論進行深度挖掘。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健身氣功項目很適合在高校開展。作為青年一代,肩負著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使命。健身氣功項目本身又凝聚著豐富的傳統哲學、倫理學、醫學、美學、歷史學等領域知識。作為當代大學生,無論是文化素質、學習動機等內在條件,還是身體素質、時間、精力等外在條件,都決定了能夠很好地學習和掌握健身氣功的功法技術和理論精髓。因此,在我國高校開展健身氣功教學,能夠很好地推動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學生的成長與成才離不開校園文化環境的熏陶,在上大學期間,校園里的體育活動無處不在,可以說體育文化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亦可強健其精神。通過開展體育運動可培養學生勇于拼搏、堅持不懈、忍耐克己、團結協作、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健身氣功作為一項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本身蘊含著民族的、傳統的深厚文化底蘊。在習練功法的過程中,學生們很容易達到入靜、內省及參悟等狀態,使其在日常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做到及時調節情緒、豁達心胸,達到健身健心、修身養性、內外兼修的效果,即通常所說的健身氣功所具有的調身、調息、調心的“三調”作用。學生在參與健身氣功鍛煉的過程中,不僅強健了體魄,更涵養了道德。由此可見,在高校開展健身氣功項目,從某種程度上有利于促進我國高校校園精神文明的建設。
當今社會校園暴力時有發生,通過健身氣功的學習,給學生傳遞一定的正能量,尤其是“三調”中的“調心”作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自律、自控能力,當有沖突發生時,能夠及時遏制住沖動的情緒,轉危為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減少打架斗毆等現象的發生。因此,通過開展健身氣功,有利于建立健康、文明、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環境,為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大學階段,學生的心智處于漸漸成熟、趨向穩定的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亦處在重塑階段。因此,在這一時期學生若能受到深厚雋永的民族傳統文化的洗禮,乃人生一大幸事。學生無論在學校學習的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均用來服務于畢業之后的求職、晉升等生存需要,學生自身素養、自身修養的提升,直接關系到生活品質的高低,以及精神層次的追求。而這些只靠書本上文化知識的掌握還遠遠不夠,仍需要一些囊括哲學、醫學、倫理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等元素的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而健身氣功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自身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因此,在我國高校開展健身氣功項目,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此外,在學習健身氣功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肢體導引、呼吸吐納及意念調節的相互配合,給肉體和精神帶來舒適感、愉悅感,真正達到放空自己、享受練功的境界,同時這種愉悅體驗更加激發了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探究興趣。如此往復,學生的文化素養逐步提升,同時民族傳統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與弘揚,可謂一舉兩得。
一般在高校體育課中開展的項目,以“動”為特點,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加強身體鍛煉,為學好其他文化課程提供健康的身體條件。而健身氣功項目不僅主張“動”,更主張“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不僅強健體魄,更為提高修為。健身氣功屬于一項體育運動,但由于其特殊性,它又有別于一般的體育項目,術道并重、內外兼修,從身體建設和修為提升2方面發揮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所特有的作用。
健身氣功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在高校的開展,不僅發揮著體育項目的功能,如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等;又因為其本身凝聚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同時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功能,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對學生文化涵養的提升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健身氣功項目值得在我國高校進一步推廣與發展。在具體教學中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顧此失彼,不僅要加強技術動作的學習,更要深入了解技術動作背后所隱藏的文化內涵,術道并重,使其真正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及學生個人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