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茜
(貴州財經大學,貴陽550004)
貴州省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發展水平一直比較落后,基礎教育發展整體水平偏低,城鄉教育差異較大,師資力量不足,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水平在2010年以前長期處于全國低水平。近十來年,貴州省經濟取得較大的發展,基礎教育水平逐步提升,主要表現在考入高等院校的學生人數增多。2000年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為7.98萬人,2016年達到了57.39萬人,1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8.11年。根據抽樣調查數據顯示,2005—2014年的10年間,貴州省大專及以上的人口數所占比例從3.32%上升到10.38%,基礎教育發展狀況有明顯的好轉。貴州省“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拼命趕追,加快發展,后發趕超,要努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基于此,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研究貴州省基礎教育影響因素,具有現實意義。
關于基礎教育的影響因素,歸結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1)經濟因素。經濟因素是影響基礎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較高的省份,其經濟發展水平也較高。充足的基礎教育經費是教育資源豐富性的重要保障,直接影響教育的成果。(2)人口因素。人口的增長率影響到人口分享教育資源的數量及影響義務教育的入學率等。(3)地域因素。城鎮和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性,城鄉人口在享受教育資源、家庭教育經費投入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且城鄉之間對待子女教育問題的態度和表現也存在差距,因此,城鎮和農村人口所占比例也是影響基礎教育的因素之一。(4)政策因素。教育政策引導辦學思路、辦學模式,同時也影響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因此,政策是影響基礎教育的又一因素。(5)師資力量。教師的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基礎教育的教學效果與質量。
綜上,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增長率、城鄉區域差異、師資力量、教育政策均是影響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出于定量分析的考慮,本文采用經濟因素、人口因素、地域因素、師資力量四類因素來進行實證分析。
選取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來代表基礎教育水平,記為Y(萬人),其影響因素按照以上分析中的經濟因素、人口因素、地域因素和師資力量,選取中小學專任教師數(x1/萬人)、貴州省人口自然增長率(x2/%)、貴州省城鎮人口比重(x3/%)、貴州省教育經費支出(x4/億元)和貴州省人均GDP(x5/億元)等來代表。
采用2000—2016年的相關數據(數據來源為貴州統計年鑒與中國統計年鑒),獲得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與各影響因素的相關系數如下:
?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貴州省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與各影響因素都有高度的相關性,但要獲得變量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還需要進一步建立線性回歸模型。為了避免解釋變量間出現多重共線性,首先結合逐步回歸法對解釋變量進行篩選,篩選后獲得4個解釋變量,分別記為X1:中小學專任教師數(萬人),X2:人口自然增長率(%),X3:城鎮人口比重(%),X4:教育經費支出(億元),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借助Eviews軟件對模型進行參數估計,結果如下:
由以上模型(2)可看出,由于R2=0.9986,表明模型的擬合優度非常好,四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程度很高。同時可以看到,F=1 900,遠遠大于顯著性水平為0.05時的臨界值,表明方程整體上是顯著的。對于每個變量的系數顯著性,通過模型(2)可以看出,在顯著性水平取0.05的情況下,X1、X2、X4 的系數的 t值分別為 4.51、2.94 及 4.64,分別都大于臨界值,因此都是顯著不為零的;而X3的系數的t值為-1.87,在顯著性水平取0.1的情況下,檢驗結果是顯著不為零的。由此可知,當假定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中小學專任教師數、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人口比重和教育經費支出分別都對貴州省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有顯著的影響。
由于模型估計使用的是時間序列數據,容易產生自相關,對模型進行自相關的檢驗。采用杜賓-沃特森檢驗法,由于Dw值為2.28,取0.01的顯著性水平,得Dl=0.532,du=1.663,du<DW=2.28<4-du,按照 DW 檢驗規則,模型不存在自相關。同時對模型進行White異方差檢驗,模型也不存在異方差。
由上述分析可看出,中小學專任教師數、城鎮人口比重、教育經費支出都與貴州省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呈正相關,而只有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其呈負相關。假定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當中小學專任教師數每增加1萬人,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將平均增加1.192 8萬人;當城鎮人口比重每增加1個百分點,將使得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平均增加0.568 4萬人;當教育經費支出每增加1億元,將使得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平均增加0.015 8萬人;當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將使得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平均減少0.51萬人。由此可知,分別代表經濟因素、人口因素、地域因素和師資力量的教育經費支出、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人口比重和中小學專任教師數均為影響貴州省基礎教育發展的因素,只是教育經費支出、城鎮人口比重、中小學專任教師數與基礎教育發展成正相關,而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呈負相關。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基礎教育在校生人數呈負相關的內在原因,可能是人口增長過快導致教育資源不足,因此,可加大基礎教育經費投入,以保障良好的教學條件與充足教育資源。
綜上,發展貴州省基礎教育,一是要大力發展經濟,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保證良好的教學硬件設施以及各種教學資源;二是積極加快城鎮化建設,降低農村人口數量的比重;三是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促進城鎮和農村教育資源的區域衡化;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數量上保證生師比的合理性,同時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