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琴 吳瑛
摘 要: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從教材的選用、征訂和發放、網絡信息管理、科學化管理庫房及管理者自身素質能力提升的五個方面,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有益的做法。目的是在提高學校教材管理水平,促進教學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日益提高。
關鍵詞:高校教材選用管理;庫房科學化管理;網絡信息化管理;管理者能力素質提升
教材是教師對受教學生進行教授的基本工具,是沿用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高校文化傳播的重要支柱。因此做好教材管理工作,確保教師及學生的教材供應,落實好學校教學計劃,嚴格貫徹教學大綱實施,以科學發展觀的理念為指導,做到教學秩序穩定、教學質量逐步提高,為促進教學建設和改革提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新時代下,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方面也應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完善,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總體來看,一部分是因為時代的轉變,另一部分是因為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教材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層出不窮,相對老教材更替和換版周期變短,以我校近兩年來看,雖然教材都是征訂的“十二五”“十三五”類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優秀教材,但學校每學期征訂的教材當中有20至30種老教材改版修訂的,且各出版社的教材巡展中也不斷地推出最新的優秀教材,以及各供貨商饋贈的教材征訂目錄,拓寬了教師選擇教材的縱度與深度。
面對新形勢下學校未來發展,我校院系不斷地增設,招生規模也持續擴大,一方面是學科、專業增加相應的教材種類、數量增大,另一方面新教材和老教材之間銜接困難,庫存教材積壓數量也有所增加,使得教材管理工作難度增高,人員工作強度也隨之增大等一些實際困難。鑒于上述原因如何在新形勢下合理改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及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機制,在工作質量和效益方面切實提高教材管理者的綜合能力。我認為針對上述問題合理的解決,就必須做好以下“四個管理一個保證”的重要工作:
一、 精品教材選用管理
客觀上來說優秀教材的選用是任何一所高校必須要做好的工作,可以說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與優秀教材的選用存在不可或缺的重要聯系。當然對于即將參加評估和待評估的高校,優秀的教材選用和使用率更是作為高校教學水平和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十三五”時期高校教育建設的工作任務更為艱巨,高校教材建設應本著擇優選擇和科學管理的原則,以持續推進高校精品教材的選用,切實提高優質教材使用效益。同時高校內部也應當建立健全教材有效選用機制,教務處就必須把好這道關,加強教材的審核及精品教材的推廣和使用工作,有效使用教學資源,為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顯著作用。那么如何完備精品教材征訂的重要機制呢?
首先,教師必然是選用教材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應當縱觀教材的使用率是否符合教學大綱,選用教材與現有教材進行比較,合理做出選擇并說明選擇的理由,教研室進行審定。其次,教研室需綜合考慮科學化管理,既要使得目前教材版本符合課程的設置,又要在現有版本的教材中挑選出精品教材,同時對教師的選擇進行認真審核并提出相關建議。教務處應當針對教師對教材選擇寬度作出規范性的規定,對教師已選擇的教材,應根據精品教材的選用機制由教研室再一次進行復審,復審通過后由各院教研室上報教務處進行統計并征訂。再次,教材的使用對象應與教學適用層次相互對應,而各學院教學質量評估應當建立在教學管理部門對各院優秀教材的選用率以及重點教材的使用率作為審查中的一項重要指標。精品課程教材的選用方面當以省部級優秀教材、國家級規劃教材及近三年各大高校使用率較高的教材為最優先級選擇。同時領導的重視也是精品教材的選用機制落實的根本保障,有效選擇教材和科學化管理是提高質量的根本目的,同時也是任何高等院校教學評估的關鍵要素之一。
最后,在重視精品教材選用和科學化管理的同時,也應支持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自編教材或講義。他們多年來的授課經驗和授課理念非常適合南疆高校的實際情況。從自身工作角度來觀察,近幾年本校教師的自編教程趨于下降趨勢,有的也大多是一些新教師為評職稱,從自身利益出發才不得不進行教材編訂。因此我認為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還是應實行積極有效的獎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內在潛力去鞭策教師根據本校的地域特色、民俗特色等編訂教材,使所編訂的教材能發揮有效的實用性、知識性、長遠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扎實提升教學質量。
二、 教材征訂與發放管理
要實現科學化教材征訂工作前期就必須要做好早計劃、早征訂工作。教材征訂與選用工作應該當以充分發揮教師們的積極性,同時也要兼顧各學院、學科學生們的意見,再由各院教研室通過審核工作,最后上報學校教材科,校教材科需確定教材庫庫存和學期學生人數再進行匯總教材的征訂計劃。
我校就是在征訂教材時提前一個月進行這項工作,與各學院進行及時溝通。預定的教參和教材應當仔細核對,必須與執行計劃相互吻合,征訂時不誤訂、不漏訂做到零失誤。當然在教材征訂過程中從上報計劃、征訂、教材入庫、發放一系列時間較長,如教學計劃的調整、選修課增設、任課教師變動,或是學校擴招學生人數發生變動等等,期間存在的可變因素較多,所以在教材征訂前教材管理人員必須要綜合分析,全面考慮屆時提前做好相應準備。
新形勢下教育的發展模式,普遍開始擴大招生規模,如本校今年又擴招了600人,學校由原來的8個學院增設為10個學院。面對學校學生人數的迅速增長,教材管理工作人員應做好全面準備,針對每年春秋季入學教材發放工作相對集中,且時間緊任務重,在完成高要求零失誤的標準下,應在教材發放前對征訂計劃、教學計劃和教材入庫情況三方面認真核對,避免漏發和錯發,切實做到準確有序的發放,從而保證教材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 教材網絡信息化管理
現今在網絡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中,使用互聯網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優勢與便捷越來越被人們所公認。將計算機信息處理運用到教材管理中可為教材管理工作提供強效有力的支撐,在教材建設方面來說從教材的研究、選用、調劑到訂購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校內部也應建立教材管理的內部局域網,一方面它可以幫助教材管理部門更為快捷、高效的進行管理,一方面能為財務部門、出版社以及各學院對學生用書及時提供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教材管理部門可以快速整合教材庫存信息,也可快速為各學院提供所需教材的庫存信息,便于學生提供所學專業缺失以及需求書籍的信息檢索。
為做好教材管理工作,那么教材管理就必須和網絡信息管理相結合。日常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把訂購和入庫教材及時錄入電腦整合并上傳校內教材管理局域網,便于教材的出入庫管理工作一目了然做到“征入”公開。為高校教學教材工作改革、探討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給予充分保證。
四、 教材庫房科學化管理
教材庫房是保證學校教學的重要場所也是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為滿足高校教學用書
科學化管理必不可少。經過長時間的工作經驗結合我校校庫房管理現狀,我認為科學化管理主要體現在“供”與“用”的有機結合方面。教材庫房管理需本著合理組織、周密計劃、嚴格管控和全面統籌協調的規律開展工作,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教材庫房的使用率、人員工作效率,還進一步提高了教材的流通率。首先,教材入庫工作就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必須有一套嚴格且完善的驗收制度,是有效減少教材庫存損耗和提高教材發放效率的關鍵。此工作相對來說又是一項非常繁雜又必須謹慎細致的工作。要求教材管理人員在教材入庫前必須梳理好工作任務,熟悉工作流程再按照高校教材入庫的各項規定開展工作。教材入庫必須進行拆包驗收,認真盡責的核對好已經注明了的教材名稱、版本、作者版次和數量以及教材價格等。其次,教材入庫必須本著科學方法碼放,一般按照院系、學科、專業等分類上架。教材庫存入書時如有缺損、水浸等要及時給予退貨補發。最后,在新學期中高校教材的配發工作同樣需要嚴格的工作流程。例如在教材配發的工作中以一個書架的教材種類為單位,在書架上方掛放教材領取登記表,學生領書時必須由各院系的班級責任人清點所領教材的名稱及數量、價錢,查看后簽字領取。高校教材庫房的管理中須了解教材庫房空間有限,所以庫存教材上架前必須合理計劃、分類準確、排列有序,要及時了解校內各學院的人數變動、課程調整和現有教材的發行狀況,以及教師使用版本等,對教材數量、價格和種類及時進行調整以及庫架和庫位調整,便于縮短教材庫存占用時間、降低教材儲運資金以及減少教材損耗。針對個別待定的教材需預留出臨時存放庫架以免混淆,須制定出合理的庫存方法及庫存時間。
最后,管理者要切實了解教材科學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管理人員要熟知教材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到賬、物相符,教材進出心中有數,管理者絕不允許舞弊徇私修改教材賬務,私自出售教材。同時教材庫房內必須配有性能良好的消防設備,管理人員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教材管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杜絕安全隱患。這里管理者可以建立消防安全月報表,對教材庫的消防器材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每周一檢查,查出存在問題需進行登記并及時上報維修,在庫房管理的工作中有效提高庫房內各種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切實做好教材的安全防護。
五、 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是搞好教材管理工作和教學質量的保證
高等院校的教材工作包括教材管理、教材建設和教材研究三個方面。教材管理是實現“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關鍵環節,通過制定預定計劃,及時有效地提供各院師生所需的教材和講義,保證教學計劃的實施。教材建設是高校一項基本建設,直接影響高校的地位和聲譽。教材研究是不斷提高教材編寫及選用的保證,通過新近發行教材的舉薦,進而評定教材廣泛應用方法,切實控制教材質量。
當然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每年擴招以來,學生數量和專業的增加,院系的增加,使得教材種類多則千種。隨著科技信息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的使用也勢必要求教材管理人員不斷提高素質。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從教材使用計劃的制定到訂書、書籍入庫、發放教材自始至終都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還要根據供求矛盾的變化做出決定。隨著新時期新時代的到來,各高校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對教材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材管理人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可以到其他兄弟高校進行調研、考察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高校教學服務。
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同時也預示著中國新形勢的到來。在此新形勢下,高等院校教材管理這一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學院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需要各學院各級領導重視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從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保證和支持。教材管理人員不但要有較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基礎知識,而且要有組織管理和經營管理才能。同時在信息化新時代的今天,教材管理者必須要有熟練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應用計算機進行教材計劃的制定、財務管理、教材建設、教材研究、教材工作方向的預測等。將教材管理工作納入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的軌道,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教學改革日益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陳波.應用型本科院校教材建設的改革與發展[J].高教學刊,2015,24:172-173.
[2] 朱婧瑤.新形勢下高校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論研究,2013(25):110-111.
[3] 苑秀芹.高校教材管理現狀與對策[J].出版廣角,2014(8):14-15.
[4] 譚曉輝,王東濤.高校教材供應社會化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8,15:24-25.
[5] 袁桂亭,陳好.高校教材建設與管理模式的中外比較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7,11:118-120.
[6] 施菊花.新形勢下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設初探[J].教育探索,2006,177(3)69-70.
[7] 曾曉芬,陳輝.基于信息化背景的高校教材管理推進策略[J].文教資料,2016,737(33):111-113.
[8] 徐美鳳,梁敏雅,鐘福祥.高校教材管理現狀及新模式的構建[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2(6):1-4.
作者簡介:李惠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塔里木大學教務處教材科;
吳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