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摘 要】目的:探究針對性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負性情緒及消化系統癥狀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負面情緒和消化系統癥狀。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一個月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惡心、噯氣、腹脹、食欲下降及早飽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減輕患者負面情緒,改善其消化系統癥狀,促進患者轉歸。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針對性護理;負性情緒;消化系統癥狀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腸胃病,伴有早飽、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噯氣及腹痛等癥狀,會持續或反復發作,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目前該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顯示,社會、環境及患者心理因素會影響并加重患者病情,多數研究傾向于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負性情緒所造成,應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措施,緩解其心理壓力及負性情緒[2]。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針對性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負性情緒及消化系統癥狀的影響。具體信息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治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8例,女22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46.36±4.18)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6.23±4.02)歲。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指導患者如何用藥,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導患者出院。觀察組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模式:①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功能性消化不良相關疾病知識及注意事項,介紹治療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②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發現患者負面情緒,采取適當方法引導患者走出負面情緒,不良情緒嚴重者,可邀請心理醫生進行干預;③根據患者的喜好為患者制定營養餐,并協助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調動患者家屬參與到監督工作中,促使患者早日康復;④若有嚴重心理障礙患者,可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教會患者如何調節情緒,避免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⑤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期復查,可采取定期電話回訪的方式了解患者近期身體狀況并再次強調相關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①干預1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情緒狀態,前者以50分為界值,后者以53分為界值,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焦慮狀態越嚴重[3]。②干預一個月后,采用癥狀評分法對惡心、噯氣、腹脹、食欲下降及早飽等消化系統癥狀進行比較,以2、4、6、8分表示輕微、輕中度、中度、重度,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負性情緒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一個月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消化系統癥狀 觀察組患者惡心、噯氣、腹脹、食欲下降及早飽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患者十二指腸和胃功能紊亂所造成,是常見的消化科疾病,發病率高于器質性消化不良,給患者帶來各種不適感,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造成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應及時干預治療[4]。
常規的護理措施,注重患者疾病的治療,往往忽視患者心理健康,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部分因心理壓力所造成,針對性護理措施不僅指導患者如何用藥,更注重關注患者心理狀態,主動積極地與患者溝通交流,若發現負性情緒,及時安慰引導,使患者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消化系統癥狀[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一個月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惡心、噯氣、腹脹、食欲下降及早飽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減少患者負性情緒的產生,積極配合治療,進而降低消化系統癥狀的發生,促進患者康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部分均受到負性情緒的影響,降低治療效果,針對性護理措施,要求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重患者心理健康,反復講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及相關癥狀,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體征;引導患者多出去散心,可選擇一些有氧運動,結交新朋友,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緩解其心理壓力;對于負面情緒嚴重的患者,可采取藥物治療并邀請心理醫生協助治療;患者出院后告知患者需定期復查,戒煙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定期電話回訪患者,詢問其近期身體狀況,做好相關記錄,再次強調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異常及時到醫院復查[6]。
綜上所述,給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減輕患者負面情緒,改善其消化系統癥狀,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胡玲,王寶香.心理干預護理對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應用及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106-108.
李瓊英.心理護理聯合胃動力治療儀對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心理障礙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02):66-69.
劉輝,夏常泉,姚璐,等.自我效能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7,9(07):859-861.
翁麗紅,顧秋娣,朱曉珠.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慮以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北京醫學,2016,38(10):1093-1095.
唐超.綜合干預對口腔癌患者負面情緒、生活質量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03):303-304,306.
王肖萍,李金花.綜合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5,37(07):108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