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從龍
摘 要: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迅速,我們享受到計算機網絡化帶給我們的便利,與之同時,也遭受著計算機網絡化給我們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因此,為了確保社會經濟的安全性,要確保計算機網絡化的安全性,對信息的獲取及傳輸做好安全控制工作,避免計算機網絡化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出現各類安全問題。本文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進行簡要概述,并提出了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論述計算機病毒防護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安全 病毒防護
中圖分類號:TH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006-02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被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帶領人類進入到信息化時代,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了較大的便利,給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升了信息獲取的速度,推進了現代文明的發展。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嚴重的網絡病毒、黑客等因素影響,給人們使用計算機帶來較大的威脅。因此,加大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及病毒防護研究具有必要性,有助于確保計算機網絡的健康發展。
1 計算機網絡安全概述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所展現出來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計算機硬件及軟件是引發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通過對網絡數據進行破壞、篡改、盜取及毀損等,對個人及企業生產生活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網絡安全要求要確保信息的完整,做好信息保密工作。現階段,計算機網絡信息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一旦發生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將會給企業及個人造成極大的損失。因此,加強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及病毒防護工作具有必要性[1]。
2 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原因
2.1 安全漏洞
計算機安全漏洞是引發網絡安全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增加了計算機的網絡安全隱患。現階段,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支持多用戶操作,用戶能夠在網絡上進行數據信息的共享及傳輸,為網絡安全漏洞的出現增加了機會,極大地影響著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另外,計算機網絡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相關軟件,導致系統出現較多的漏洞,增加了計算機系統的不安全因素,容易遭受到黑客的攻擊,影響著計算機網絡化的正常使用,給用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2.2 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引發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原因,黑客主要是指一些具有較高計算機水平的網絡技術人員,通過隱藏木馬程序在計算機中植入病毒,并使用特殊手段利用植入的計算機病毒,竊取用戶信息,破壞電腦的正常運行,增加了計算機系統的不安全性。目前,黑客在對計算機網路進行攻擊時,主要是采用郵件、電子誘餌、DOS以及IP地址等形式,來防止對計算機網絡進行攻擊,促使用戶信息出現大量的流失。在計算機網絡的推動下,黑客的攻擊手段日益多元化,僅是通過攻擊計算機網絡工具,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計算機病毒的防護要求[2]。
2.3 病毒威脅
病毒威脅是引發計算機網絡不安全的主要原因,病毒具有蔓延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展現出了較強的傳播性,導致計算機中的病毒難以快速清理干凈,增加了用戶上網的不安全性。另外,計算機病毒還會對計算機的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在病毒的侵襲下,會直接影響計算機系統的正常使用,導致計算機內部的個人信息出現大量的流失,給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的機會,增加了用戶信息的不安全性,對用戶的財產安全造成較大侵襲。出現該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用戶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經常會對信息進行共享及傳輸,同時還會在網頁上進行數據文件的接收及獲取,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機會,促使計算機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降低了計算機網絡的不安全性,導致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同時,用戶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為了滿足自身的使用需求,會在計算機上安裝一些軟件,這些軟件中有些是存在病毒的,在安裝過程中,便給計算機帶來較多病毒,并且這些病毒自身具有不以清除性及頑固性特征,會改寫計算機內部程序,增加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隱患。
3 計算機病毒防護方法
3.1 物理防火墻
運用物理防火墻來完成計算機病毒防護,完成了對計算機系統以及互聯網的隔離,通過使用對應內網以及對應外網兩個獨立的硬盤,運用隔離卡將兩個硬盤隔離開來,并通過不同的操作系統對硬盤進行控制,在兩個系統中分別采用獨立的接口來完成網絡連接,阻礙黑客進入到網絡系統內部。物理防火墻自身的特點是容易實現,被廣泛應用于局域網、寬帶、光纖等多種網絡環境中。但是在開放的信息環境下,該種安全措施自身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用戶在使用內網及外網時,需要頻繁進行網絡轉換,由于隔離卡的存在,增加了內外網信息的傳輸難度,給用戶使用計算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3]。
3.2 網絡加密技術
計算機網絡加密技術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隔離分析,加大對計算機用戶數據及信息資源進行保護。加密技術的基本原理是主要是運用技術手段,將重要的數據變成亂碼,再進行加密傳送,將數據信息傳送到指定地點后,運用解密手段。網絡加密技術的使用主要是針對網絡入侵者來實現的,要想及時解決計算機網絡惡意入侵,需要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了快速驅逐網絡病毒,要不斷優化網路加密系統,以確保計算機網路環境的安全性。計算機網絡加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兩種形式:第一,私鑰加密。該項技術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增加私人密鑰系統,該系統在實際構建過程中,應避免受到地點因素的限制,明確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運行環境,確保能夠滿足交易理念。第二,公鑰加密。該種加密主要被應用于密集的場所環境下,確保了網路信息的安全性。
3.3 安裝漏洞掃描系統
要想確保計算機系統運行的安全性,應明確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問題。通過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了解可知,系統自身較為復雜,在查找系統漏洞時,主要是通過網絡管理人員的經驗及技術來實現的,該系統在實際的運行及使用過程中,需要構建完善的漏洞掃描系統,對計算機網絡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漏洞進行掃描,確保能夠深入了解計算網絡中的安全隱患問題,結合計算機網絡的實際特點,制定出相應的防護措施,促進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4]。
4 結語
計算機的普及及應用,帶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方式,促使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信息獲取及信息接收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但是我們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也應該正視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漏洞、黑客攻擊及病毒威脅問題。針對計算機網路存在的問題,應使用物理防火墻、使用網絡加密技術、在系統內部安裝漏洞掃描系統,確保計算機網路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舸.探討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J].通訊世界,2016(8):22.
[2] 林小華.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關鍵技術之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6):181-182.
[3] 陳耿.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3(22):255.
[4] 袁赫.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病毒防護的主要措施之探索[J].電腦迷,2016(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