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肖飛
摘 要:突泉縣位于大興安嶺南麓,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抬升,海拔高度由最南端的突泉鎮的250m升高至西北部寶石鎮的793m,熱量資源呈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的趨勢,水分資源呈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的趨勢。本文主要根據突泉縣地理區域氣候環境特征,對突泉縣馬鈴薯生長期機場出現的連陰雨、冰雹、干旱等氣象災害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御措施,進一步提高突泉縣馬鈴薯的品質與產量。
關鍵詞:馬鈴薯生長期 氣象災害 防御 措施
中圖分類號:TH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12-02
1 概況(地理環境)
突泉縣位于大興安嶺南麓,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抬升,海拔高度由最南端的突泉鎮的250m升高至西北部寶石鎮的793m,熱量資源呈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的趨勢,水分資源呈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的趨勢。
2 歷年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期
突泉縣歷年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期具體如表1所示。
3 馬鈴薯生長期氣象災害分析
3.1 冰雹
突泉縣馬鈴薯種植區域為寶石鎮一帶,由于地理的特殊性,冰雹成為馬鈴薯生長期(5~8月)的主要氣象災害,冰雹災害破壞性較強,危害性較大,并常常伴有大風天氣,使馬鈴薯的莖稈、枝葉受損嚴重,一旦在馬鈴薯生長期出現冰雹災害,導致地面上部的植株莖葉受損,造成植株傷口易染病菌,導致馬鈴薯的產量大大減少,如2015年。
3.2 連陰雨
連陰雨天氣一般出現在7月份,正是馬鈴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出現陰雨天氣,土壤相對濕度一般都在90%以上,有時達到100%,再加上連陰雨過后的高溫天氣,高溫高濕疊加,會引發青枯病,晚瘟病、果脛病,有時在洼地由于土壤水分過多,造成馬鈴薯的薯塊腐爛,不利于馬鈴薯淀粉積累,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收到影響,由于馬鈴薯的薯塊水分過大,給貯藏帶來一定的困難。
3.3 干旱
就突泉縣而言,在馬鈴薯生長期常常出現干旱,干旱份春旱和卡脖旱。春旱:在春季(3~5月),一般指5月份發生的干旱,此時正是馬鈴薯的播種期和幼苗期,如果出現干旱,會導致出苗困難,而幼苗由于干旱,造成蹲苗時間過長,嚴重影響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發育。干旱出現在7~8月份,成為卡脖旱。此時是正是馬鈴薯生長發育需水的關鍵時期,若長時間出現高溫干旱天氣,勢必導致馬鈴薯薯塊缺水,植株萎小,若在結薯以及塊莖膨大期出現干旱,塊莖小,屑薯率增大,嚴重地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及品質。
4 防御措施
4.1 冰雹的災害防御措施
加強冰雹災害天氣預報研究工作,密切關注雷達天氣圖,提高冰雹災害預報預警水平,適時開展人工防雹工作,降低冰雹災害給馬鈴薯造成危害。
4.2 連陰雨的防御措施
針對連陰雨天氣災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產鏜和培土,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加強對青枯病、晚瘟病等馬鈴薯的病害進行科學防治,促進馬鈴薯的正常生長發育。
4.3 干旱災害的防御措施
針對干旱災害,要在干旱災害發生頻繁的區域,實行噴灌以及膜下滴灌等節水技術,還要針對旱情程度,做好農田節水設施的改造以及節水技術的推廣,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建立完善抗旱基礎設施,提高水資源調控能力,以緩解干旱造成的馬鈴薯缺水問題,另外還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及時緩解旱情。
參考文獻
[1] 韋劍鋒,吳炫柯,韋冬萍,等.廣西冬種馬鈴薯的氣候條件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1(23):155-157.
[2] 王自上.春馬鈴薯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 2008(9):47.
[3] 董占強,王海鋒,張海霞.邯鄲主要農作物的農業氣象災害服務[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生態氣象業務建設與農業氣象災害預警分會場論文集[C].2007.
[4] 胡玲,王春風,于愛玲.慶云縣農業氣象災害特征及成因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干旱與減災——第六屆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學術研討會分會場論文集[C]. 2008.
[5] 屈振江,郭江峰,等.陜西市縣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業務系統研究[A].糧食安全與現代農業氣象業務發展——2008年全國農業氣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
[6] 盧麗萍,劉偉東,程叢蘭.我國農業氣象災害時空特征與糧食安全的研究[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與糧食安全分會場論文集[C].2009.
[7] 張秋躍,龔乃弘,廖宏.宜春市農業氣象災害情報預報服務系統[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
[8] 內蒙古地區干旱風險區劃[A].付麗娟,宮春寧,德勒格日瑪.S5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影響[C]. 2012.
[9] 王加義,陳家金,徐宗煥,等.福建農業旱澇災害風險評估中影響因子的分析[A].S10氣象與現代農業發展[C].2012.
[10] 謝遠玉,李青,陳穎.基于GIS技術的贛南臍橙凍害氣候風險區劃[A].S10氣象與現代農業發展[C].2012.
[11]曹杰,周兆基,崔海榮.徐州市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及區劃[A].201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2.
[12]馬東來,劉興朋,張繼權,等.安徽省沿淮地區農業暴雨洪澇災害風險區劃[A].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的創新理論和方法——中國災害防御協會風險分析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12.
[13]趙思健,張峭.東北三省農作物自然災害時空風險評估[A].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的創新理論和方法——中國災害防御協會風險分析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