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芝
摘要:轉化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工程。后進生的缺點、錯誤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個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因此對他們的轉化教育工作也是一個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要找準時機反復抓。教師應多渠道想辦法,爭取使每一位后進生都有所進步,達到大綱所要求的水平。
關鍵詞:后進生;成因;對策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中學數學后進生的比例相應地增多。在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今天,廣大教師應當更新觀念,重視后進生,研究后進生,針對性地指導后進生,以提高教育質量。要改變后進生,幫助后進生,首先要分析后進生的成因。
一、造成數學后進生學習困難的常見因素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對數學的學習不夠重視,不懂就不問,怕被人認為笨,長期的積累造成了基礎知識的薄弱;學習習慣不良,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概括能力差,思維僵化,腦子只想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不再去思維;學習不踏實,怕苦,不是知難而上,而是見難就退,缺乏堅強的意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教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要求過高,造成他們的壓力過大,結果屢試屢敗,學習情緒低落,喪失了學習興趣。
二、幫助后進生,提高學習質量的對策
為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作法:
1.精心備課,使其明確目標。高中數學大綱的教學目的是這樣規定的:“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代數、幾何的基礎知識和概率統計,微積分的初步知識,并形成基本技能……”從中明顯看出,重視數學知識應用,是《新大綱》強調的重點,也是近年來數學教改的熱點。新編教材在加強數學應用方面也作了改進,把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貫穿在教材編寫的始終,在教材各章的章頭圖或閱讀材料中注意提供有實際背景的問題,及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相關學科和生活、生產實際中去。教材的正文一般都注意從實際引入概念,從實際提出問題,例習題也增加一些實際的內容,這樣在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完成“實習作業”和“探究性課題”的研究過程中, 認真備課,針對后進生的接受程度,花很大的精力對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讓每一位都能領會到數學是來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引發其產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使其在思想上重視數學的學習,明確學習的目標,從而提高后進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
2.實行“低、小、多、快”的課堂教學方法,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信心。學習困難的學生,主要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基礎知識的薄弱及解決問題時反復失敗造成了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不足。但他們也同其他的學生一樣具有很大的潛力,同樣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作為教師,不能再有“教得好不好是教師的責任,至于學得好不好是學生的責任”的觀點,應從自己教學方面尋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針對我校的情況,借鑒了上海閘北八中成功教育的基本模式,我采用了“低、小、多、快”的課堂教學方法:
低起點。備課時不僅備大綱、教材,而更應備學生,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的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減小坡度,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確定適當的教學起點。
小步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教學步子要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然后分層漸進使學生每步都有進展,每時每刻都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感到自己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動機。
多活動。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注意力時間短,記憶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點,改變教師大段講解的傾向,使師生活動交替進行。調節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大量參與活動,自我表現的機會多了,能力的發展也逐步而得以實現。
快反饋。在每個層次的教學過程中,既有教師的“講”,也有學生的“練”,還有教師的“查”,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事實,使之受到鼓勵,樂于接受下一個個任務,又及時以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乃至調節教學進度和教學手段。
3.適當的重復訓練,鞏固雙基。學習是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的不斷領悟,才能功到自然成。而許多后進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練習不注重基礎、不認真,只求數量,不講究質量,解題時喜歡討論,不愿意獨立思考,從而掩蓋了知識上的缺陷,解題后熱衷于對答案,缺少解題評價,不重視解題后的反思,對教師批改后的作業不認真分析,不愿訂正,造成了能力訓練不落實。而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訓練是學生成才的重要保證。針對后進生的這種情況,對他們適當的科學地“重復訓練”是必要的,并且能夠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延長他們的記憶時間。從心理學角度上說,超額學習能阻止短時記憶的遺忘,重復可以看作鞏固原有知識的過程,如果沒有重復記憶痕跡,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退。練是硬道理,教學過程中,在傳授新的知識前,對前面相關的內容的復習都是一種重復練習,這時應注意學生的反饋,給予肯定或糾正,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自信心。但重復練習并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應根據學生智力上的差異,給學生不同的重復練習,難度、進度的適時調整以便達到預期的效果,重復練習對后進生是相當有益的,但要注意心防止過度,切勿急于求成,欲速而不達。
4.目標教育,鼓勵個人設定目標和結果。鼓勵學生設定他們自己的目標,計劃他們自己的未來,如果他們知道了自己要達到什么水平,那么他們的奮斗目標也就明確了,就如人們所說有了偉大的目標就會產生偉大的動力。后進生的普遍水平都很低,在教學中除了“低、小、多、快”的課堂教學方法,我還實施了目標教學。一種是階段目標,既根據學生原有的水平和實際,指導學生根據上次測試成績的基礎上適當提高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通過階段的努力,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時就如貝蒂·B·楊斯在《自我尊重的六個關鍵要素》中寫到:當學生達到他們的目標時,動力和能力就會猛增。再結合這次測試和階段的學習,與學生共同分析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問題,應采取解決的措施并制定下一階段的目標及行動方向。另一種是課堂目標,課前給出目標,然后通過一節課的教與學使學生明確應掌握的知識,并實現目標。如此反復地進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力,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
總之,數學后進生學習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作為教師應多渠道想辦法,爭取使每一位后進生都有所進步,達到大綱所要求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成功教育的基本模式》上海市閘北八中 劉京海著。
[2]《試談激發差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周正華,《數學教師》。
[3]《談中學數學教學的“重復練習”》 趙大雄,《上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