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李昌勤 康文藝
摘 要:目的 探索中藥炮制學實驗實踐性教學方法。方法 針對我國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現狀,提出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過程突出實踐性和中醫藥思維,結合我校實際確定我校中藥炮制學實驗內容。結果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提出了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內容重點從綜合性實驗到傳統炮制技術的轉變,增加設計性實驗,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中醫思維。結論 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內容側重于傳統炮制技術,可強化中藥炮制學科特色;增加設計性實驗,達到中藥學專業實踐型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中藥炮制學 傳統炮制技術 設計性實驗
中圖分類號:S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cience of Proces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ethod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cience of Proces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experimental teaching, ideas and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were put forward, new cours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put forward i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school.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switched from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to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 added design experiment,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analyz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results. Concusions This reform can exhib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ces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Science of proces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experiment; Design experiment
中藥炮制技術是我國最具原創性的一門傳統制藥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經驗積累。中藥材必須經過炮制之后才能入藥,是中醫用藥的特點之一,炮制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臨床療效,所以,中藥炮制學一直都是中藥及相關專業的重要專業課之一。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藥學專業中藥炮制學教學大綱明確要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中藥炮制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炮制品的性狀、特征等”[1],由此可見,中藥炮制學是一門實踐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在中藥炮制學的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在2016年7月參加全國中藥炮制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在和全國中醫藥院校中藥炮制學專業教師的溝通交流中,發現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普遍存在實驗教學學時不足(大多36學時,甚至有部分院校18學時)、傳統炮制驗證實驗太少而綜合性實驗較多等缺點,這一現狀和中藥炮制學專業的要求是明顯不符合的。故本文根據中藥學實驗教學的特點,結合從事中藥炮制學教學工作以來的教學改革,提出河南大學藥學院中藥學專業的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改革方案,進一步提高中藥學專業學生的中藥炮制技能,適應生產的需要。
1 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中藥學專業開設的中藥炮制學實驗課時較少,各院校實驗課時從36、24、18學時不等,內容包括傳統炮制技術和現代炮制實驗。傳統炮制技術為驗證性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基本的中藥炮制操作方法,比如切制、炒法、炙法、蒸煮燀法、煅法等;現代炮制實驗為綜合性實驗,教學內容多為采用分析化學、藥理學等知識探討炮制前后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變化。由于綜合性實驗多涉及到中藥活性成分提取、高效液相色譜的使用、動物模型的建立等內容,所需時間較長,每個綜合性實驗均需5小時以上,甚至8h,所以,很多院校都存在綜合性實驗所占課時比例大,而傳統炮制技術驗證實驗少的現狀。
目前,中藥飲片質量堪憂,除了藥材質量問題之外,另一個就是技術人才隊伍問題。隨著經驗豐富的老藥工的減少,而年輕人不愿意做,使得我國中藥炮制技術發展特別緩慢,炮制品質量不合格等現象時常出現。中藥炮制隊伍成了“熊貓隊伍”,中藥炮制亟需解決的首先就是傳承問題。2006年5月,中藥炮制技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經文化部確定,中國中醫科學院王孝濤研究員和中國中藥協會金世元教授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同仁堂、雷允上等一些知名的老企業采用多種形式傳承炮制的傳統工藝。
綜合性實驗中涉及到的分析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等檢測手段也廣泛用于分析化學、中藥化學、藥物分析、藥理學、中藥鑒定學等多學科中,傳承中藥炮制技術在中藥炮制實驗教學中就體現在傳統炮制技術試驗的開設,這也是中藥炮制學與其他學科主要的區別。所以,筆者認為若將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的重點放在綜合性實驗,而減少或忽視傳統炮制技術的操作實驗,學生無法真正掌握中藥炮制技術,無從談及傳承,在以后的工作中勢必也無法準確地炮制合格飲片。不合格飲片勢必影響其臨床療效,影響其對炮制技能的理解與研究,也影響中醫藥思維的建立,這顯然與中藥學專業大綱相悖。同時,學生上過中藥炮制學實驗后,感覺中藥炮制學和其他學科沒有區別,無法體現中藥炮制學的特色。
此外,在現代炮制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院校進行一種或兩種藥材炮制前后的成分分析或藥理實驗,學生只需要參照實驗課本內容和教師的講解,按步驟就能完成實驗,得到實驗結果。由于現代炮制實驗的方法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固定步驟,實驗知識沒有經過學生自身的大腦思考,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意識的能力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難以激發學生對中藥炮制原理的興趣和求知欲。
2 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實踐性和中醫思維的運用
2.1 實驗內容的改革
中藥炮制技術是首批入選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術,是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門技術。特別是隨著《本草中國》的熱播,中藥炮制漸漸進入國人的視線中。傳統中藥炮制技術的方法和內容非常豐富,而實驗課時是有限的,如何讓學生更全面地學習各種炮制方法,在有限的藥物中體現傳統炮制技術的特點,需要實驗教師在實驗內容上仔細斟酌和取舍。
河南大學藥學院中藥學專業《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設置36學時,從2012年開始,筆者對中藥炮制學實驗內容進行改革,增加傳統炮制實驗的學時,內容上盡可能涵蓋中藥炮制的常用方法,除了清炒法、輔料炒法、炙法、燀法外,增加切制(潤藥、不同類型飲片的切制、干燥)、煅法(明煅法、煅淬法和煅炭法)、蒸煮燀法、提凈法、制霜法、水飛法、干餾法、煨法,大約需30學時,占總學時的83%,另有6學時設計一個綜合性實驗,讓學生了解中藥炮制的原理,理解中藥炮制前后性味、歸經、功效的改變,培養其中醫藥思維。通過這些改革,大量的傳統炮制實驗的開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每種炮制方法選取操作上有代表性的藥物,以使學生對中藥炮制技術有更全面的實踐體會。比如,燈心草有生用及煅炭用之分。燈心草質輕易燃,不宜用炒炭法,現今仍采用傳統煅炭法制取燈心炭,教材上描述其炮制方法“取凈燈心草,置鍋內,上扣一較小鍋,兩鍋連接處用鹽泥封固,上壓重物,并貼一塊白紙條或大米數粒,用文武火加熱,煅至白紙或大米呈深黃色時,停火,待鍋涼后,取出[2]”。通過這些文字敘述,學生自認為煅炭法很簡單,提問其操作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項時也都朗朗上口,但實際操作中卻問題百出,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去炮制?如何密封?到底是什么程度的黃色為深黃色?明明記得要待鍋涼后再取出,但由于緊張或疏忽,有部分學生沒等放涼直接打開上面的小鍋,造成燈心草燃燒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一樣重要,通過實驗教學可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學生只有自己動手去做,發現問題后,才可能去改正錯誤,在不斷改正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炮制技術,為將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鹽炙法選取杜仲和車前子兩個藥物,它們的操作方法不同,杜仲是先加輔料再炒藥,車前子是先炒藥再加輔料。此外,豆腐煮珍珠、干餾蛋黃油等一些經典、特色的中藥炮制技術也加入實驗中,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增加驗證性實驗的比重,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并選派我院馬艷茹等三名學生參加全國中藥類實驗技能大賽,中藥炮制環節得分86分,排名第7。
2.2 設計性實驗的改革
在綜合性實驗中,實驗方法、原理、目的和步驟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學生只需要參照實驗課本內容和教師的講解,按步驟就能完成實驗,得到實驗結果,很多學生只是簡單去做實驗,并不會動腦筋去思考,甚至有些學生明白其原理,偽造數據以得到實驗的高分。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意識的能力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難以激發學生對中藥炮制原理的興趣和求知欲。
在保持傳統炮制實驗的基礎上,開展設計性實驗,指導學生在傳統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查閱文獻,運用現代科學手段求證傳統炮制理論的原理和意圖,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展開小組討論,和老師溝通后確定實驗方案,并進行相關實驗、分析實驗結果。設計性實驗不再是按部就班得到實驗結果,而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討論確定的實驗方案,能夠把學生實驗的“被動狀態”變為“主動狀態”。
河南大學藥學院《中藥炮制學》于2015年獲批河南大學第一批過程性評價課程教改項目,課程改革方案中筆者設計了一些常用中藥,如決明子、馬兜鈴、艾葉、牛膝、地黃等作為自學環節,讓學生分組后,自己查閱文獻,制作PPT,并上講臺給學生講授。學生在查閱文獻、匯總分析時,有時會對所查的中藥研究提出一些想法,并有意愿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如馬兜鈴,是一味以腎毒性而聞名的中藥,臨床上常蜜炙后入藥,增強其潤肺止咳的功效。學生在對馬兜鈴炮制歷史沿革進行總結時,發現《雷公炮炙論》載:“凡使,采得后,去葉并蔓了……劈作片,取向里于,去隔膜并令凈,用子并皮,勿令去革膜不盡。”《扁鵲心書》:“去絲蒂”[3],而《中國藥典》一部并未做此要求。學生就提出疑問:馬兜鈴凈制時,去除隔膜是否必須?隔膜與其毒性是否相關?隔膜與皮、子的化學成分和功效是否有區別?為什么炮制前后其性味、功效會發生變化?帶著這些問題,學生主動查閱文獻,發現目前對馬兜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腎毒性和不同方法炮制后酚酸類化合物含量的變化上[4-6],而對凈制這一環節沒有報道。于是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行設計馬兜鈴不同部位、不同炮制方法處理后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變化這一綜合實驗。在整個實驗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實驗前自己準備實驗,實驗過程中自己動手實踐,對出現的問題盡量自己解決,教師給予適當指導。這一環節若時間需要耗費很長時間,安排在暑假實踐中進行,通過這一實驗,學生對馬兜鈴炮制前后臨床應用的特點理解的更加深入,中醫藥思維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此外,發芽法實驗也可以安排成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自行在宿舍完成。
設計性實驗更加注重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并認真分析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要求學生按照科研論文的格式撰寫實驗報告。這一改革有利于培養其中醫藥思維,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但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加深學生對炮制理論的理解,又能激發學生進行中藥炮制研究的濃厚興趣。
3 結語
在近幾年的中藥炮制學實驗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我院自有條件及學生特點,結合過程性評價的教學改革成果,加大中藥傳統炮制實驗的比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并為參加中藥傳統技能競賽奠定扎實的基礎,使中藥炮制這門學科的特色日益突出。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設計性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創新能力和中醫藥思維。通過改革和實踐以上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河南大學中藥炮制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以適應新形勢下教學改革的需要,為社會發展需求提供掌握中藥炮制方法和技術的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慧,黃金宇,鞠成國,等.基于實物及影響標本制作的中藥炮制學教學改革[J].藥學教育,2009,25(5):31-32.
[2] 龔千峰.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326.
[3] 董立莎,尚明英,蔡少青.馬兜鈴品種、產地考證及炮制歷史沿革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10):927-932.
[4] 楊標,李正紅,楊武亮,等.不同炮制方法對馬兜鈴中馬兜鈴酸類物質含量的影響.時珍國醫國藥,2012,23(10): 2553-2555.
[5] 龔千鋒,劉高勝,張的鳳,等.馬兜鈴炮制前后化學成分的研究.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8,20(1):95.
[6] 李正紅,楊標,楊武亮,等.蜜炙對馬兜鈴中馬兜鈴酸類物質含量的影響[J].中藥材,2013,36(40): 53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