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琨
摘 要:當前的職業學校學生的狀況是缺少創新精神、缺少學習方法、對學習缺少興趣、基礎差、底子薄。對于這樣的學生如何開發以實踐為中心的一體化課程通過對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理清職業教育的方向,對專業課程進行改革,符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從專業調研、專業再造和課程在造著手進行探索研究,從而在教學中實施改革。
關鍵詞:一體化課程 專業調研 專業再造 課程再造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75-04
職業教育的特點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培養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作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
而傳統教學模式是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分別進行,各自為政,互不干涉。理論教師注重理論知識講解,實習教師注重實際操作,再加上課程進度不一,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嚴重脫節,不但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困難,也造成了重復教學和資源浪費,更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應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現有三段式(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訓)技能培訓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
當前的學生狀況是缺少創新精神、缺少學習方法、對學習缺少興趣、基礎差、底子薄。對于這樣的學生如何開發以實踐為中心的一體化課程:我們從三個階段著手進行開發。
1 專業調研
1.1 調研對象
為全方位了解廣東地區對廣告專業中職畢業生的需求,調研組走訪了省行業協會,廣州市行業協會,調研對象為行業協會負責人;走訪了廣東省廣告有限公司、廣州圣一廣告、北京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廣州分公司等十幾家企業,調研對象包括企業管理人員、一線員工,在企業中特別針對本校及同類中職畢業生進行調研;走訪了廣東外語職業藝術學院、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等,調研對象為為招生就業部門、教學部門的工作人員;對畢業生進行了電話、問卷調研。
1.2 調研方法
為保證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調研組查閱了與廣告專業相關的文獻資料,與市行業協會,共同制定了調查問卷。
課題組對調研對象主要采取了以下調研方法:專題訪談;問卷調查;電話訪問;電子郵件;實地參觀等。
1.3 調研內容
調研圍繞兩個方面的內容展開,一是廣告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后從事的崗位群以及人才企業成長規律,二是完成這些崗位群的工作所應具備的能力,以此掌握企業對技工院校的人才需求狀況,達到廣告專業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目的。具體調研內容包括以下方面:(1)廣東地區廣告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2)廣東地區廣告專業對應企業各級用人層次及需求數量。(3)廣告專業職業崗位群及工作職責。(4)廣告類職業崗位群對應的能力要求。(5)廣告類專業崗位群人才成長規律。
1.4 就業領域與和就業崗位分析
經過廣泛的調研證實,廣告專業畢業生就業對應的崗位群主要如下:(見圖1)
2 專業再造
2.1 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和重組課程體系
2.1.1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對應崗位
我校平面廣告畢業生就業主要集中在廣告公司、各類媒體甚至是自主創業。而廣告企業發展迅猛、行業更替速度快、人員流動性強使得廣告類人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與我校學歷層次對應的人員崗位包括:插畫師、繪圖員、視覺設計、完稿員、正稿員、計算機繪圖員、文案等職位都有相應的工作內容、專業技能、知識要求,對應各類國家平面廣告職業資格。
2.1.2 學習領域與職業能力、典型工作任務的關系分析 (具體見圖2)
2.1.3 課程進階(具體見圖3)
3 課程再造
現在以《圖形圖像處理》為例作為精品課程進行課程再造。
3.1 課程建設目標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建設應根據企業、社會的需求以及技術發展的趨勢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體現以就業為指導,以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為主線的思想。課程建設的主要目標是。
(1)培養學生具備與圖像處理、制作的相關職業崗位群所需的基本職業素養、操作技術與技能的應用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圖像處理和制作的方法;(2)培養學生的圖像處理能力,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觀念,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3)使學生盡快地適應企業需求、適應就業崗位的要求,提供學生持續發展的需要。
3.2 課程建設原則
校企共建,以項目實踐法為原則。必須充分發揮校企“兩種資源、兩支隊伍、兩個課堂”的作用。
3.3 課程建設內容
3.3.1 校企合作開展課程調研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調研是對傳統課程的一次改革,本課程的建設應打破以往教師不深入企業,閉門造車的課程建設方式。課程應當如何建設,廣告企業及從事廣告專業的技術人員最有發言權。因此本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就是要充分聽取和采納廣告企業的意見,只有他們的參與才有可能建成適應企業的職位崗位群需求的課程,才有可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廣告人才。通過和合作的企業制定《圖形圖像處理》核心課程建設方案和教學設計,使課程的知識體系與能力素質體系與企業中實際工位、工作環境完全相同或幾乎相似,使學生在學完本課程后走入實際工作崗位不用再培訓。參與本課程建設的教師要深入到企業,對廣告企業的職業崗位群進行調研、分析,對廣告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整理,形成職業崗位(任務分解)調研報告。
3.3.2 課程標準制定
根據企業崗位群的需求合作制定《圖形圖像處理》核心課程標準。該標準時本課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在課程標準中要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進行規定,并提出本課程指導性的教學原則,提出教學評價、教材建設、教學資源利用等實施性建議。要把對學生的考核形式明確地納入課程標準,應當是“做事”與“做人”兩種能力的考核。
3.3.3 教學設計與教學手段
課程的教學設計以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為核心:課程任務的設計是以職業活動為基礎,提煉出典型的工作任務,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項目任務的實施使學生逐漸養成職業修養。
教學項目的開發“以生為本”,教師只是發揮導向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對學會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而實施的主體是學生,學生通過以分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學習,并且在主動學習、解決問題中的過程中養成職業習慣。
工學結合:參照行業操作規則,通過校企合作,與企業共同完成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由學校專職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完成課程標準的制定、工作任務的開發、學習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實施和職業技術能力考核評價標準的制定,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具體教學任務與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要求一致。
做中學,學中做:以完成任務為目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學生一邊做任務,一邊學習新的知識。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老師提供的學習素材、查閱資料和及時請教老師來解決問題,同時利用學到的新知識來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知識學習的過程。而且還鍛煉了學生在職業崗位中所必需的一些職業能力,如愛崗敬業精神、高度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能力等,養成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和安全操作規程的習慣,保持工作環境清潔有序等良好職業素養。
課程的開發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考證:本課程具有鮮明的職業特點,在學習的同時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考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學會了簡單應用任務的制作,同時也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具備了考取《圖形圖像處理》資格證書的基本資格。
3.3.4 課程考核
改進評價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實施過程評價、階段評價和總結評價。
過程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中的態度和參與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與同學協作的能力,對新的應用環境的適應能力,社會活動能力,使用技術的責任心和道德規范、安全意識等方面的評價。
階段評價:是對學生完成課程某一階段學習任務的評價,通過檢查某一“工作任務模塊”的完成情況,對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程度進行評價。
總結評價: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和圖像圖像處理鑒定技術課程特點,課程考核由圖形圖像處理鑒定操作技能考試和圖像圖像處理鑒定理論綜合考試兩部分組成,成績各占本課程總成績的50%。
3.4 課程建設的步驟和進度計劃(具體見表1)
4 結語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還要不斷的深入探索研究,根據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我們要不斷調整我們的教學模式,進行專業調研、專業再造 、課程再造,盡量縮小職業院校與企業、行業的距離,達到真正與企業接軌,這樣的職業教育才有生命力和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徐步均主編.職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0.
[2] 席東梅,杜愛玲,文梅齡,著.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職教發展[M].北京;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出版社,2002.
[3] 段燁著.學習設計與課程開發[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