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茜 黃偉
摘 要:本文結合C#語言課程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學方法方式,在國內外優秀的、領先的教學方法模式之上,論述了如何能夠形成分層次的“C#程序設計基礎”實踐教學模式,能夠使國內外的先進模式與當今模式相吸收。分層次的“C#程序設計基礎”實踐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
關鍵詞:分層次 C#程序設計基礎 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84-02
截至目前,現代教學教育中,課堂基于理論文化知識與動手實踐二者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現代教學迫切需要研究出新的教學模式來達到將理論知識能夠融于實踐教學當中去。
1 “C#程序設計基礎”教學模式的現狀
1.1 在目前“C#程序設計基礎”教學中,教師占主導
目前,“C#程序設計基礎”的教學形式還是老師傳授于學生,老師將其所會、所懂、所備好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的理論知識都學的非常通透、了然。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學生處在了只一味的接受現有的理論知識,而不能將它能夠完全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去,這樣,實在不利于學生為畢業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更不能提高學生們主動學習和熱愛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1.2 在目前“C#程序設計基礎”教學中,以語法教學為重點
“C#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其自身的命令中所、語法繁雜、規范苛刻。然而,教師還是依據課本的內容將眾多的枯燥的名詞、規定、程序語句、名利、方法教給學生,一次性的將知識理論教給學生,不能分清學習的重點,不能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分層次的教育學生,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學得特別到位,然而,實際操作卻差強人意,無法處理好實際所存在的困境。
2 “C#程序設計基礎”教學模式的分層次教學的方法
針對現在的“C#程序設計基礎”的課堂教學現狀,我們研究出分層次的“C#程序設計基礎”教學模式,將每一階段的教學按照理論知識的深淺程度,由淺及深、由難及易來進行分層次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更加快速的接受理論知識以及語法、命令等。
2.1 對“C#程序設計基礎”進行實驗驗證的方法教學
驗證性教學作為“C#程序設計基礎”教學模式的學習基礎,能夠使學生初步對知識理論進行初步的理解以及掌握。當學生們初次了解本學科的時候,都需要一個由易及難的認知過程。使用這種教學方式來進行實踐學習,完全符合剛剛接觸這門學科的學生的需要。
驗證性教學模式,即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點、提供一些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學生們圍繞這個問題一步一步的通過教師給出的引導性的思維方式、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推到以及解決教師提供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糾正性和引導性的作用,當發現學生們遇到了困境或者是誤入了錯誤的方法思路,要及時進行引導和糾正,使學生能夠更加正確的學習理論內涵、掌握語句和命令、了解開發創作的網絡環境。
如果一開始就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調動學生想要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這樣一來,有一些簡單的環境背景作為基礎,逐步地使學生研究和推導出新的語句、命令,可以大大的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度,引出他們潛在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加一些比較少難得問題來是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學生來進行學習研究,做到每個學生都可以從課堂上得到收獲。在驗證性教學模式中讓學生們初步了解C#、了解語言化境和命令語句,為以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對“C#程序設計基礎”進行實驗訓練的方法教學
在學生們有了對C#程序設計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基礎的理論文化知識以后,應當開始進行訓練性教學。教師提出各種環境下的問題,要求學生能夠針對多種問題進行思路訓練。這一階段的學習的重點就是訓練,以訓練來達到學生們進一步掌握所學內容,反復的運用所學知識,使之深刻的印在腦海里。
教師應該提出不同環境下如何使用不同種解決思路來解決問題,以及在統一環境下,如何使用不同種解決思路來解決現有問題。使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熟練地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模式,應對不同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決方法。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主要圍繞訓練學生們的解題思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知識,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2.3 對“C#程序設計基礎”進行實驗設計的方法教學
當學生通過大量的訓練,熟練地掌握各種解決思路之后,這時該進行設計性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提出問題,學生們運用已有知識以及掌握的大量解決思路來獨立進行方法設計,教師不提供任何思路上的指導。這樣就可以驗證之前兩個階段的教學是否成功,學生們掌握知識的牢固性、掌握思路的熟練性、應對實際問題的靈活變通型[4]。
此時,各種解題思路經過上一階段的大量訓練之后,學生們可以自由結成小組,自由討論各自的思維思路,小組內部分享對教師提出問題的創新型解題思路,結合每位同學的思路的優點,組合成新的、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最后達到最優組合,來進行對實際問題的處理。這樣,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思路,不同的思路擦出絢爛的火花,從而,推動C#程序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2.4 對“C#程序設計基礎”進行實驗創造的方法教學
基于以上三個階段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熟練地掌握了各種解題思路以及敢于面對新問題提出新思路……那么,就到了進行最后的一個階段,創造性教學。這一階段的教學,教師不再給出具體的題目了,教師提供一些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情況以及環境,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或者,讓學生結合切身的生活體驗,從而提出自己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放到課堂上來,有大家一同思考問題思路去解決。這時,以上三個階段的學習為這一階段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這個可以放在學期的結束段來進行,也可作為學生的刻下作業來完成,形成系統的報告以及解決方案,一次來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來進行檢驗,作為學生的成績的審核。
結論:經過這四個階段的學習,相信學生們能夠熟練地掌握了理論知識,并熟練的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這樣,能夠更好的為學生們理解、吸收和運用所學知識,為以后工作奠定基礎,為計算機的更加快速的發展做出貢獻以及更好的造福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徐洪智,張彬連,鐘鍵.《C++程序設計》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7(15):50-53.
[2] 汪瀅.基于能力培養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9):97-98.
[3] 呂雅麗,徐燕文,王昂.分層次的“C#程序設計基礎”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6(7):78-79.
[4] 張玉軍,楊丹.《C++程序設計》課程的多元化理論和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13(15):104.
[5] 盧玲,陳媛,王曉云.程序設計基礎實踐教學模式的分類評價與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1(24):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