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戴飛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新創業。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這一群體創新創業發展的現狀以及面臨的困難后,提出通過眾籌方式進行創新創業的設想。通過對眾籌方式的深入分析,提出高職院校學生眾籌創業的幾種可能的模式并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創新創業 眾籌創業 高職院校學生 眾籌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b)-0191-02
近年來,為了滿足社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求,國內各大高職院校紛紛擴招,畢業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問題自然而然的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方面是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國內經濟發展速度放緩,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就業壓力陡然增加;另一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兩者使得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畢業生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釋放,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1 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發展現狀
1.1 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的目標以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主,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訓類的課程比重比較大。故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較強,綜合應用能力比較全面。同時,高職院校也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加入各種社團和學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在社團或學生會的運行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既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又可以結交一些興趣相同的朋友,相互學習、相互成長。另外,高職院校學生與社會接觸比較多,互動也比較頻繁。他們經常利用周末和假期時間做兼職,在兼職過程中學習、認識各行各業,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
1.2 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業現狀
在2015年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時,李克強總理曾批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2016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占了近90%,其中有20%的大學生有強烈的創業愿望。在涉及的創業領域上,主要是餐飲、農業、文化、科技等。這一數據和現象表明,大學生成了創業市場的主力軍,創業文化已經在大學生群體中留下了較深的印記。同時,對于高職院校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業熱情越來越高漲,有創業愿望的學生在逐年增加。在校期間,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業思維,提升大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發掘大學生的創業潛力,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機會與條件,開展創業活動,鼓勵大學生參加各式各樣的創業比賽。濃厚的校園創業氛圍,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心中萌發了創業的想法。
1.3 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的困難
毫無疑問,高職院校學生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以及創業知識儲備,有活躍的創業者思維,有充滿活力的無限精力,有著非常明顯的創業優勢。但是,他們的創業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
1.4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
大學的生活相對比較安逸,而在面對創業過程中出現的艱難兇險,高職院校學生往往會心生畏懼,手忙腳亂,無法向前,針對創業過程中的市場定位、商業模式、經營策略等缺乏經驗,目標迷茫。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學生在創業方面的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市場分析不夠精確,自我認知不夠全面,對創業的復雜性認識不夠深刻,導致創業初期準備不足,尤其是在創業過程中的抗挫折能力不強。
1.5 融資困難
融資困難是高職院校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困境。據雙創評估報告顯示,缺資金、缺管理、缺市場是大學生創業普遍面臨的障礙。從對“有創業愿望”的大學生創業面臨的困難調查中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認為缺資金是創業面臨最主要的困難。由此可見,資本是創業的根本,融資是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最大瓶頸。由于大學生創業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經濟能力,自身資源和社會資源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也就不能夠很好的按照傳統方式來通過直接融資渠道和間接融資渠道進行融資活動。但眾籌作為一種創新的融資方式,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大學生創業融資困難的局面。
2 眾籌的發展現狀
2.1 眾籌的概述
“眾籌”,源自國外crowdfunding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眾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微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等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眾籌一般由發起人、支持者和平臺三者構成。現代眾籌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為項目募集資金,相對于傳統的融資方式,現代眾籌顯得更為開放,很多項目都是通過眾籌的方式獲得了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
2.2 眾籌的運營模式
眾籌有四種運營模式,即股權眾籌、債權眾籌、回報眾籌和捐贈眾籌。股權眾籌(Equity-based crowd-funding)是指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獲得其一定比例的股權,也就是說我給你錢你給我公司股份。債權眾籌(Lending-based crowd-funding)是指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獲得其一定比例的債權,未來獲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也就是說我給你錢你之后還我本金和利息。回報眾籌(Reward-based crowd-funding)是指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獲得產品或服務。也就是說我給你錢你給我產品或服務。捐贈眾籌(Donate-based crowd-funding)是指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無償捐贈。也就是說我給你錢你什么都不用給我。
眾籌由于其門檻低、多樣性、依靠眾人力量、注重創意等特性,已經在餐飲、影視、農產品、金融、科技、房產等各行各業中有所發展。
2.3 眾籌在中國的發展
眾籌模式于2009年4月起源于美國紐約的眾籌網站Kickstarter,該網站是一個專為具有創意方案的企業籌資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創造力的人展示項目,通過公眾籌資,使得項目實行,夢想實現。2011年眾籌開始進入中國,但是經過近一年的時間,隨著眾籌在互聯網上的發展,才開始真正為大家的所關注,隨即在國內發展逐漸升溫,涌現了大量的眾籌平臺。從2011年第一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誕生,隨著互聯網金融概念的爆發,眾籌平臺增長顯著。據人創咨詢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8月,我國處于運營狀態的眾籌平臺共有368家,眾籌作為一種融資模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 高職院校學生眾籌創業的困境及模式建議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眾籌的發展也逐漸升溫,近年來出現了眾多眾籌平臺。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選擇眾籌創業存在一些困境。一是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眾籌平臺來確保融資的順利進行。挑選眾籌平臺是非常重要的,選對了就意味著能夠很輕松的找對投資者。二是眾籌創業籌什么。籌資金不是唯一的目的,對于高職學生而言,為了保證創業成功,籌到了資金還不夠,還需要籌人、籌智、籌力。
由于大學生這一身份的原因,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缺乏項目啟動資金,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缺經驗、缺知識、缺人脈、缺團隊、缺創意、缺市場等各種資源。因此,現在高職院校學生創業不僅籌資金,還通過籌創業所需的各類非資金資源,集思廣益,共同創業。
3.1 通過眾籌平臺籌資金
項目發起人把自己的創業想法和思路通過文字、圖片、表格、音頻、視頻等方式制作成創業方案,展示在眾籌平臺上吸引投資人,以獲得創業所需的資金支持,并通過協商實現雙方實現承諾的項目成果和投資回報。相比較傳統的融資方式,這種方式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方便、快捷的解決了創業者創業的初始資金問題,而且由于其籌資對象廣泛,所以公眾平攤的金額小、風險低,更加容易促進籌資成功。只要有較為完整的產品、創意或技術,就能夠通過眾籌平臺“零門檻”的獲得創業項目的啟動資金。
3.2 通過眾籌平臺籌資源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眾籌除了要籌集項目啟動資金外,還要能夠籌集各類非資金資源。由于近幾年眾籌平臺的迅猛發展,投資資金非常活躍,加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團隊實力不足、缺乏智慧和經驗等問題日益明顯。因此,除了眾籌資金,眾籌平臺還實現了為創業者與投資人、專家牽線搭橋,使創業者獲取到了投資人的智慧和經驗,獲得了更多更為專業的創業指導,完成了發展創業團隊、提升市場知名度等目標。
3.3 典型的眾籌平臺
(1)點名時間眾籌平臺。該眾籌平臺成立于2011年7月,是中國最早也是最深入了解智能硬件產業的專業平臺。自2012年起,點名時間與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硬件團隊進行深度交流,并深入分析國內外數千個智能項目在眾籌平臺、銷售渠道的數據表現,通過線下《點名時間10x10大會》和大家分享,幫助硬件團隊了解市場需求,掌握未來趨勢,在業界已經建立起一定的口碑。
(2)京東眾籌平臺。該眾籌平臺成立于2014年7月,是京東金融第五大業務板塊,旨在打造出門檻極低、新奇好玩、全民都有真實參與感的眾籌平臺。目前,京東眾籌主要分為四大類,產品眾籌、公益眾籌、股權眾籌、債權眾籌。京東眾籌的特點,是優選聚集好的創意,出資人找到好玩、有趣的項目,其身份不僅是消費者、投資者,更是參與者。
4 結語
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既有優勢,也面臨著挑戰。眾籌模式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創業的資金保障,還實現了創業所需的團隊、人脈、智慧、市場等各類非資金資源的眾籌,使得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學生有機會將自己的創業想法變為現實,為他們培養了創業的健康環境,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林雪治,謝鳳.大學生創業融資困境及對策探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5):52-54.
[2] 黃正明.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理念推動更高質量就業[J].中國就業,2016(7):52-53.
[3] 鞠冉.利用眾籌構建大學生創業融資機制的研究[J].資本運營,2015(21):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