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衛國
摘要:我國隨著農林產業構造的調整和以特征林果業為主的林業產業體系的開展,林果業已逐步成為我區農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果樹栽培管理中卻存在不少問題,過多施用硝態氮會形成果實的硝酸鹽含量升高,自覺施用含氯化肥極大的影響了果實的原有風味,過多施用化肥毀壞了土壤的微生物系統,易惹起根部病害等問題。本文詳細闡述了果樹栽培防護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果樹栽培;防護措施;對策
一、果樹主要栽培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一)建園園址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建園園址的選擇決議果品能否受自然環境和四周污染源的影響。園址的環境污染將會形成果品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及有毒物質的危害。因而,果園的選址要遠離一切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是指與果樹生長和果品發育息息相關的土壤、水質和空氣等的污染,主要是指以下幾種狀況:農藥消費廠家、化肥廠、制釘廠、發電廠及造紙廠等等,這些工廠不只會分發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形成空氣污染,而且排放出的廢液會嚴重污染公開水源,進而毒害果樹,使果品對人體產生危害。因而,在選擇園址時,既要調查果園周邊的自然環境,還要對果園的灌溉用水的水質進行質量察看和測定。
(二)苗木種類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果樹栽培種類的選擇上,應選擇順應性強、早果豐產、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種類。栽培時選擇無病壯苗。如從外地引進的苗木,應嚴厲執行產地檢疫制度,及時地剔除病苗,剪除病部,并用70%的甲基硫菌靈或10%的硫酸銅溶液消毒苗木,浸苗后再栽植。
(三)果實實行套袋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1.套袋能夠減少病蟲害的入侵時機。多年來的消費理論標明,套袋對在果面產卵的蛀果害蟲。如桃小食心蟲、卷葉蛾類、葉螨類、及玷污果實外表的木虱類、蝽象類,都有較好的隔離效果;對病害類,如輪紋病、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全年噴藥次數減少了三至五次,能夠降低果品中農藥殘留量。測定標明:套袋結果實的殘留量僅為0.045毫克/公斤,而不套袋果實農藥殘留量為0.24毫克/公斤,兩者相比,農藥殘留量降低了6倍。
2.套袋能夠延長果實的貯藏期。內部水分是經過皮層及角質層裂痕向外流失的,角質層是氣體交流的主要通道。套袋后,果皮的發育環境穩定緩和,平均分歧,從而使果實外表的皮孔少而小,角質層散布平均分歧,果實不易失水變皺,同時套袋的袋料隔離了病蟲害的侵染,使貯藏期的病害也相應地減少,大大地進步了耐貯性。
3.套袋能夠進步果實內在質量和商品價值。套袋后能夠避免灰塵、農藥污染果實外表,減少鳥類、蝽象、金龜子等害蟲叮咬果面,機械碰撞傷害果面,同時由于果實發育的部分小環境得到改善,還避免了裂果現象的發作。近幾年來的市場調查標明。套袋果品比不套袋果品市場價高出3倍左右。
(四)土肥管理方面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化肥的施用將招致果品重金屬含量超標及其他不良危害。施用過多的氮素化肥,在土壤中易產生有毒反作用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以至還污染四周水體,增加了果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降低果實質量,因而,在消費中制止運用硝酸銨、硝酸磷肥等硝態氮肥。還有一些氮肥,如硫酸氨、氯化銨屬生理性酸性肥料,長期施用會招致土壤板結,即便是尿素以及磷酸二氫鉀和過磷酸鈣等,在消費綠色產品時,也僅僅允許限量運用,而且還應該與有機肥混合運用,最后一次施肥必需在采收前20天完成。
(五)病蟲草害的防治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農藥的運用將直接形成果品的安全危害。施農藥時,只要10%的藥液附著在樹體上,其他90%經過各種方式向四周環境擴散,特別是一些性能穩定、殘效期長、合成后仍有毒反作用的農藥,進人人體后不易排出,在人體內濃縮積聚,極大危害人體安康,并形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而在果品消費過程中要嚴禁運用高毒、高殘留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農藥。
二、果樹種植技術對策
(一)選址
果樹種植要選擇在遠離污染源的中央建園。
(二)肥料施用品種
消費綠色安全果品主要運用的肥料,一類是農家肥、綠肥及未污染的餅肥。農家肥中廄肥、牛羊糞、雞糞、人糞尿、秸稈生物肥等需經腐熟施用;果園綠肥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三葉草、田菁等禾本科草類,是改進土壤、維持生態均衡、清潔又安全的肥料。另一類肥料是非化學合成的商品肥。如腐植酸、微生物肥料等。對允許限量運用的化學肥料,如尿素、硫酸鉀、磷酸二氫鉀,應與有機肥配合運用,有機氮與無機氮比為1:1;也可與微生物肥配合運用。但最后1次追肥應在采果前30天?;手袘孟鯌B氮肥。
(三)痛蟲防治
1.選用抗病蟲種類及脫毒苗木。選用曾經檢疫的無病蟲為害的強健苗木,同時請求種類抗病蟲,加強樹體營養,進步抗病蟲性,堅持樹體強健,減少打藥次數。
2.采用物理、農業防治法。如燈光、顏色殺蟲,樹干涂白,肅清病蟲枝、葉、果,刮除翹皮,清算果園。防護林防止選用與果樹有共同病蟲害或可作為中間寄主的樹種。
3.采用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昆蟲生長調理劑防治病蟲害。使應用較多的有核多體病毒、白僵菌、生物桿菌(Bt)等。新型高效生物農藥阿維菌素能有效防治螨類、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的害蟲。Bt殺蟲劑,由于本錢低、高效安全、不傷天敵、不污染環境,可取代1605、敵百蟲、菊酯類農藥,還可與昆蟲生長調理劑類農藥如滅幼脲3號、殺鈴脲交替運用,防治鱗翅目為主的害蟲。植物源藥劑有除蟲菊素、煙草水、魚藤根、大蒜、苦楝等。在害蟲捕捉器中運用昆蟲外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動植物源誘惑劑。另外,植物源制劑如生物膜(高脂膜),噴灑后構成的分子膜層,雖不具殺蟲、殺菌作用,但可起到驅避害蟲、抑卵孵化,預防空氣污染、防治小型害蟲等成效。
4.施行套袋栽培技術。果實套袋是消費綠色安全果品的重要措施。但果袋價錢較貴,且套袋較費工。因而,大面積推行尚有一定難度,今后應進一步研討開發高效、低本錢套袋技術應用于消費。
5.禁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對劇毒、高殘留的農藥應絕對禁用,如福美砷、賽力散、滴滴涕、六六六、殺蟲脒等。另外,各種遺傳工程微生物制劑(GEH)也應嚴厲控制。
6.加快果品安全質量與規范體系的建立。依照綠色果品的規范來消費。制定統一的果品食用安全衛生規范(強迫),包括水果品種、主要種類、必檢農殘的品種、農殘限量、重金屬品種及限量、氟、氯和(亞)硝酸根的限量等。
三、完畢語
總之,果品消費大量施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已嚴重影響到果質量安全,招致了果質量及加工品質量降落,影響到我國果品的國際信譽和進出口貿易。因而要嚴把果品消費關,控制果樹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消費出安康安全的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