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謙
典范教育法,是借助正面人物的高尚情操、模范行為和優秀事跡的激勵作用來實現對個體思想、感情和行為的喚醒、調整、矯正的一種教育方法。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看到了這一點。孔子教育弟子們“見賢思齊”,朱熹教育弟子“學習圣賢”,諸葛亮要求晚輩“慕先賢”。夸美紐斯強調“要用良好的榜樣教育學生”,洛克認為“對兒童行為產生最大影響的依然是他周圍的同伴,是他的監護人行為的榜樣”。
中學階段是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學生在當今社會多元價值取向面前容易無所適從。針對這種情況,在中學德育中利用典范所具有的情感熏陶功能、行為暗示功能、激勵導向功能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我校始終把“典范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充分利用學校的地緣特點和傳統文化,建立“借他人智慧,華自身人格”的典范育德課程體系,開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徑。
我校典范育德課程分為三個模塊:偉人的人格教育、知名校友的勵志教育、當代學生的自我教育。
一、追憶老一輩革命家風范,傳承革命精神,以人格養成人格
1994年元月,學校與中共梅園新村紀念館共同創設了全國首個“鄧穎超班”。23年來,“鄧穎超班”的創建與“鄧穎超獎”的評選活動,不僅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更成為學校構建具有開放性、創新性、整體性德育工作體系的有力支點。
1.爭創“鄧穎超班”,擴大輻射作用
學校每年組織各班開展爭創“鄧穎超班”的活動,各班圍繞爭創活動,積極創建優秀班集體。迄今,先后有60個班風優良、團結進取、成績顯著的班集體被光榮地授予“鄧穎超班”的稱號。歷屆鄧穎超班的同學都在校園生活中體現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帶動全校師生共同創建更加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
2.爭創“鄧穎超獎”,建設校園文化
為了鼓勵學生更好地了解偉人,學習偉人,自強自立,奮發進取,不斷完善自己,學校每學年組織全校同學開展“學習鄧穎超,爭創鄧穎超獎”的活動,授予在文化學習、特長發展、社會實踐等專項方面成績突出的同學“鄧穎超學生獎”。獎項設置覆蓋面較廣,充分考慮到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特長發展的需要,充分體現了九中一貫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特色。
二、發掘校友資源,開展勵志教育,以成就促成成績
我校是一所有著93年辦學歷史的名校,在這93年的歷程中,培養了一大批有成就的、活躍在國內外各領域的人才。近年來,學校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創建特色德育課程,開展勵志教育。
1.建設知名校友勵志牌
文化引領的作用往往是潛移默化的,校園的環境建設對學生氣質的養成尤為重要。學校在原先景點外增設了知名校友勵志牌。這些無聲的文化,具有濃濃的育人氣氛和鮮明的文化個性,引領學生自覺追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增強全校師生對學校文化的自豪感和集體認同感。
2.設立知名校友勵志獎學金
2010年為感謝母校教育,同時也是回饋社會,我校1960屆校友、上海師范大學楊德廣校長,捐出變賣房產的100萬元,在母校設立“楊德廣獎學金。2012年我校1961屆校友,國家著名玉米育種專家胡學愛又在學校設立“學農愛農基金”。2015年我校1990年代7位校友建立“玄武震旦教育基金會”,85屆校友德基集團董事長吳鐵軍設立“德基獎教獎學金”,60屆校友黃漢僑設立“黃漢僑獎學金”,2017年張大春校友又捐贈100萬用于表彰獎勵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的老師。
3.邀請知名校友開設勵志講座
近年來,學校挖掘校友中的教育資源,先后邀請了中科院院士邢定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知名教育家朱小蔓、慈善校長楊德廣、“兩彈一星”專家劉明山將軍、著名軍事專家徐光裕少將等知名校友參加開學典禮,與師生座談。哈佛女博士魏艷兩次回校為學弟學妹們開設講座,傳授學習經驗。校友們向在校學生匯報自己的成長經歷,對學生進行人生理想教育。由校友們支撐起的九中特色校本課程,是校友們回饋母校的無形財富。
三、學習同輩典范,交流經驗方法,以優秀引領風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促進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向身邊優秀的同學學習,然后將優長內化為自身的素養,變“學他”為“自省”,才能真正養成完善的人格,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個體。樹立同齡人中的榜樣,營造比學趕幫的氛圍,讓優秀學生引領風范。
1.設立名生廊宣傳身邊典范
名生廊介紹了優秀的畢業生和在校生,讓學生面對勤學善思的學長和同學形象,更加堅定自身的追求,更加熱愛腳下的土地。每天在九中校園里,你會“遇”到來自哈佛、清華、北大的學長,你會“遇”到來自不同班級的優干和三好,同輩的優秀事跡和優良作風對學生自我教育起到潛移默化之功效。
2.利用校刊《九歌》促進思想交流
學校每年組織剛畢業的同學,暢談對高中學習生活的感悟,并出版校刊《九歌》專輯。同學們有的總結學習經驗,希望對學弟學妹們有一些參考借鑒價值;有的則描述自己的“崢嶸歲月”,希望對學弟學妹們順利進入高三備戰狀態有些幫助;有的將曾經的點滴收藏,融入自己的思考,對學弟學妹們今后人生道路的選擇有點啟發,同學們讀后很受教育和鼓舞。
3.通過自我教育讓自己成為典范
高中生的自我教育主要體現在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方面,我們堅持利用學涯規劃,讓學生在樹立目標的基礎上,每學期通過自我總結,不斷校正自己的航向,同時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控能力都不斷提高。學生通過“自我教育”個人素質不斷完善,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某方面的典范。
如今,學校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底蘊,積極創建特色德育課程,使學校特色教育資源能充分滿足學校發展的需要。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