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發 汪振鳳 劉家偉
摘 要 在優勢校企合作基礎上,探索實施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課程體系,通過對企業和學校調研,及學生的對比測評,構建了“四段式”課程體系。
關鍵詞 中高職院校 學情分析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3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operation of superior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t has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 the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vergenc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automotiv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majo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and the students' comparative evaluation, the “four-stage” curriculum system was constructed.
Key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cademic analysis; curriculum system
校企深入合作是困擾大多數學校的問題,怎么充分發揮企業和學校優勢,真正的把校企合作做到實處,使企業真正參與到人才培養。在優勢校企合作基礎上,以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開發為例,構建校企合作下的“四段式”課程體系。
1 中等職業院校的調研
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在人才培養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在課程設置、實踐技能、教材選用等環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和雷同現象,如中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初級實踐技能設置雷同較多,教材內容交疊重復較多,理論深度前后遞進和有效銜接不夠明顯等,在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教學資源重復浪費,降低了辦學效益。中職學校學習過的理論和技能在高職院校里又重復學習,不僅不能使學生產生求知的興趣,而且浪費了求學者的時間和金錢,久而久之就會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吸引力。為構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課程體系,調研了幾家學校和企業,并做了比對分析。
1.1 黑龍江省中等職業院校的調研情況
對黑龍江省8所中等職業院校進行了調研。在中職院校的3年培養中,課程安排基本上是一年基礎課程,一年專業課程,一年頂崗實習。第一年的基礎課程一般是高中的知識,第二年專業課程包括汽車發動機、底盤和電器等,也學習一些機械類的課程,個別學校也開設汽車營銷類課程作為拓展崗位知識;第三年都是頂崗實習(見圖1)。
通過對8所院校的調研后,中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基本如圖1所示,課程基本被分為基礎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基礎公共課程在這里不再贅述。各學校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專業課程的設置主要圍繞學校的實訓設備而開展的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專業課程的設置學校根據自己情況而設。通過8所院校的調研來看,汽車運用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汽車電器和汽車保養等。
通過對中等職業院校了解,依據地域、經濟等的不同,開設的同一門課程,在教授內容上有一定的側重,在哈爾濱市區域以外地區,大部分學校專業課程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比較少,因為他們學生以升學為主,而哈爾濱市區域學校的學生以就業為主,升學比例小。如圖2區域中職學校平均升學比例圖。在專業課程相同的情況下,地域不同的中職學生專業底蘊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中高職課程銜接的課程體系中,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地域差異。
1.2 企業調研情況
為設置課程合理,防止實踐技能重復訓練,對哈爾濱市區汽車維修企業進行了調研反饋,針對中職院校畢業生情況進行了深入訪談了解。在企業調研的過程,在汽車保養的項目方面,如換機油、空氣濾和剎車片等基本技能存在操作規范的差異,都不能獨立操作,必須經過師傅一個月左右指導后,能獨立上手操作。其他操作復雜的一些工作必須經過一到兩年后能獨立操作。普遍反饋中職學生動手能力提升空間還是很大,基本保養、基本工具設備使用等尚需加強訓練,車輛的故障排除必須加強。對6家企業的18名中職院校畢業的員工進行了企業測評,測評內容包括實踐技能滿意度,與他人溝通能力,團隊合作意識,追求上進等方面,如圖3。
通過企業走訪調研,中職院校畢業生實踐能力有待提高,專業知識的故障診斷與排除急需加強,對中高課程的銜接設置有指導作用,明確實踐教學內容,實訓項目學時合理分配,避免實訓項目重復設置,使教學資源得以有效合理使用,學時分配科學合理。
2 學情分析
課程體系的構建,我們必須了解學生情況,進行學情分析調研測試,做到了解學生,根據人才培養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減少教學資源浪費。下面是課題項目團隊,針對2015級學生普高和職高生源,隨機抽取兩種生源各30名,進行了新生入學專業基礎能力綜合測試和面試。在測試中,動手能力利用的是鐵絲按圖塑形。通過面試反映出了中職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非常渴望被認可等優秀的品質。下面就測試對比進行了分析歸納。
2.1 實踐動手能力比較強
動手能力測試是在前面進行,題目:用金屬絲按照幾何形狀進行彎曲造型。可以使用鉗子和直尺。該動手能力測試題借鑒中德SGAVE項目試題。圖形如圖4所示,在測試中,評分標準為制作圖形與原圖吻合程度(滿分10)和制作圖形的平整度(滿分10)。吻合程度評分標準:圖形外方框基本吻合得 4 分;圖形中間方框基本吻合得 4 分;圖形外三角基本吻合得 2 分;滿分為 10 分,8 分為優秀平整度的評分標準圖形任意一邊出現不平整扣 1 分,以此類推,滿分為 10 分,8 分為優秀。通過測試中職學生平均綜合分13分,普高學生平均綜合分10分,如圖5。動手能力中職學生高于普高學生,因中職生源在入校前,就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實踐課程在中職學習期間一般是占專業課的70%左右,動手能力要比普高學生強一些。
通過對比測試,中職生源的動手能力強一些,這在課程體系構建中,要充分考慮實踐教學項目和訓練課時安排等。
2.2 渴望被認可
在專業基礎能力綜合測試和面試過程中,表現出了中職生源學生不服輸,希望自己被老師認可,表現欲望比較強。該項測試印證了,在教學中,專任教師經常反饋情況,“中職考上的孩子,領著他們練習呢。” 這不單單是對這部分孩子動手能力的認可,也是在教學中,教師對他們的認可和信任,激發了他們興趣,他們得到了其他同學的認可,也證明了他們自己可以做到“領導”位置。在面試中,對于問題“你對你的任課教師,有什么要求?”有17名學生提出了,“老師不要瞧不起我們”,在這個回答中,這些學生是多么的渴望被認可,在以往是受到了許多次的刺激和打擊,才留下了這樣的烙印。
“渴望被認可”這種心態,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課堂活動的實施等方面有著指導作用,促進課堂過程教學的有效實施。
2.3 期望值不高
中職生源和普高生源在職業期望和未來規劃中,例如畢業1年后的月薪大部分3500元以上,占了60%的比例,這對將來畢業的留職率會受到影響,也不利用他們的將來的職業發展。中職生源學生對職業期望不是很高,對畢業1年后的月薪大部分1500元以上,二組對比差了2000元,可以看出該部分學生還比較了解汽車售后企業,基本了解自己要從事的職業情況,因為他們在中職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了一定的定位。
期望值不高是提升畢業生就業穩定率和專業對口率的重要保障,員工在企業能腳踏實地工作,也是用人單位希望看到的局面。期望值不高不是沒有追求,是對自己和行業有客觀了解,不急于求成,腳踏實地做事。在課程定位中,這部分學生課程崗位能力培養方面要加強。
3 “四段式”課程體系的構建
按照國際認證標準,校企共同構建課程體系,把寶馬、長安福特、一汽大眾、中德SGAVE等項目課程標準融入人才培養當中,搭建“四段式”課程體系(如圖6所示);第一階段通識教育課程由人文、政治、法律等通識課程組成,是專業群人才培養的必修課程,促進“定性”培養,提升人文素養、創新創業和職業意識。第二階段職業引導課程是各專業崗位群的專業基礎和品牌方向課程,例如:歡迎加入寶馬、車型知識、汽車液壓技術、汽車電工電子和汽車理論等課程。通過第二階段課程的培養,使學生具備一定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認同職業方向和品牌企業,形成堅定的職業向往和加入品牌企業的渴望。第三階段崗位培訓課程是專業群在“定崗”培養中校企合作融入的課程,按照項目和企業需求和人才培養規格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和開發的課程,通過第三階段課程的培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崗位能力和職業生存能力。第四階段認證考核課程根據認證考核證書的要求,企業等級認證集中訓練課程,職業資格等級認證強化訓練課程,以及國際聯合培訓的國外等級資格認證訓練課程。
實踐教學在4個階段層層推進,逐步提升人才的崗位適應能力,如圖7。在第一階段通識教育課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通過工科通修焊接、鉗工、車工和銑刨磨等實習,企業1周的崗位認識實習,開啟學生的職業思想,正視職業規矩,明確職業認識。在第二階段職業引導課程中激發學生的職業向往,通過汽車單項的訓練,例如汽車更換機油、防凍液、制動液和變速器油等實踐技能的練習,考量學生的職業態度,強化職業認識,激發學生的職業向往。在第三階段崗位培訓課程中鍛造學生的職業生存技巧和能力,當學生進入“定崗”階段也就是以一個準員工的身份進入了企業,明確了自己從事的崗位,在“定崗”階段的實踐教學針對崗位需求的能力和技能進行訓練,把項目的機電維修工、服務接待、理賠專員等崗位技能掌握熟練,增強學生的職業向往,打造職業生存能力。通過以上實踐教學活動和認證考核集中強化訓練,進入項目的考核認證,根據項目的培養目標,認證為寶馬2級維修技師、長安福特的1.2和3級技師等,在畢業后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
4 結束語
深入校企合作下的“四段式”課程體系,在我校已實施2年,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了企業的參與度,提高了企業資源利用率,增強了專業知識的定向性,縮短了學生與企業崗位能力距離。“四段式”課程體系的實施必須在與企業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優質校企合作項目數量多一些,師資隊伍具備企業培訓師資格,使課程實施過程具備企業導向性。“四段式”課程體系良好循環,必須尋求更多優質校企合作項目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