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種由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慢性病,主要癥狀為胃灼熱和反流,其因抗反流防御機制削弱,反流物起攻擊作用所致,可導致反流性食管炎或食管外組織損害[1]。GERD癥狀的頻繁出現(xiàn),不僅會給病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還會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化的、整體的、有效的新型護理模式,不僅能夠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還能夠推動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2]。良好的人性化護理對于提高GERD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效果顯著,并直接關系到GERD病人的健康狀況[3]。本研究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GERD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呼吸科、消化科收治的60例GERD病人。納入標準:①病人有不明原因反復嘔吐、咽下困難、反復發(fā)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難治性哮喘、生長發(fā)育遲緩、反復出現(xiàn)窒息、呼吸暫停等癥狀,通過輔助檢查獲得明確診斷;②知情并同意。遵照病人意愿將病人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30歲~69歲(42.3歲±6.2歲);病程1年~5年;研究組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33歲~70歲(43.8歲±5.7歲);病程1年~5年。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健康指導,藥物治療包括H2受體阻斷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尼扎替丁)、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等抑酸藥物,鋁碳酸鎂(鋁碳酸鎂能結合反流的膽酸,減少其對黏膜的損傷,并能作為物理屏障黏附于黏膜表面)等黏膜保護藥及促胃腸動力藥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必利、左舒必利、紅霉素等);健康指導包括避免攝入高脂肪食物,減輕體重,少食多餐,睡前4 h不宜進食,戒煙戒酒,少食巧克力,少喝咖啡等。
1.2.2 研究組
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健康指導的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2.1 疾病知識教育
護理人員詳細向GERD病人講述GERD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使病人對疾病知識及應對措施獲得科學、全面了解;仔細講解相關藥物效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項,使病人更好地掌握用藥時間,確保藥物治療效果。
1.2.2.2 心理疏導
GERD屬于慢性疾病,病人長期伴有反酸、呃逆、返食、有酸味或苦味等癥狀,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問題[4]。而心理疏導療法以辨證施治為原則,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古代心理疏導的思想、方法為主導,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tǒng)論為基礎[5],通過全面分析病人心理問題,聯(lián)系現(xiàn)實情況,采取恰當?shù)母深A治療,可以對病人的消極情緒起到促進作用,從而有效提高病人心理狀況[6]。針對GERD病人的個體化心理特點,護理人員積極與病人溝通,鼓勵病人傾吐心聲,疏導其不良情緒;鼓勵病人參加戶外活動以促進新陳代謝、減少反流[7];糾正病人對疾病的錯誤認知,通過語言、行為等積極暗示,增強病人康復信心。
1.2.2.3 生活方式指導
充分與病人溝通,告知病人在飲食方面要避免高脂肪、高熱量、辛辣刺激等食物的攝入,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告知病人飯后30 min盡量選擇站立位,可選擇散步等運動方式以減少胃內容物反流。
1.2.2.4 膈肌生物反饋訓練
膈肌生物反饋訓練是通過膈肌訓練加強食管胃連接部抗反流作用,從而達到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目的的輔助方法,該方法能顯著改善GERD病人反流癥狀,縮短用藥時間,減少病人對抑酸藥物的依賴性[8]。進行膈肌生物反饋訓練時病人需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中取坐位,將放置于腹肌和膈肌的體表電極與生物反饋治療儀連接,記錄腹肌和膈肌的肌電活動,通過計算機將肌電信號轉換為可視圖形,病人在可視圖像指導下進行訓練。訓練期間指導病人進行腹式呼吸,每日2次,每次15 min。
護理6個月后,采用GERD病人自我管理行為量表對病人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疾病知識管理、健康行為管理、治療依從性管理、情緒管理4個維度,26個條目。量表總分為26分~104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越強[9]。經檢驗,量表信度為0.914,內容效度指數(shù)為0.837。


表1 兩組病人自我管理行為得分 分
GERD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熱等臨床癥狀,導致食管、氣管、咽喉等組織受到損害的病變,它是消化系統(tǒng)的常見慢性病,病情遷延,癥狀反復,不僅使病人生活質量急劇下降,也給病人本人及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傳統(tǒng)醫(yī)療保健系統(tǒng)和醫(yī)療保健服務在解決慢性病問題方面作用有限、費用昂貴,因此,慢性病預防及保健活動常常在社區(qū)和家庭中進行[10]。慢性病自我管理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病人教育研究中心提出,它強調病人以自己關注的問題為導向,醫(yī)患雙方首先需識別出病人最關心的問題,然后再去使用病人自我管理的方法來解決[11]。
本研究中護理人員給予GERD病人人性化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研究組病人疾病知識管理、健康行為管理、治療依從性管理、情緒管理4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人性化護理可以增強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識教育通過增加病人對慢性病相關專業(yè)知識的了解,能夠幫助病人理性看待疾病發(fā)生及發(fā)展,增強病人治療信心,有效控制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從而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給予病人心理疏導,不僅可以改變病人消極情緒,還可以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性;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控的根本,也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策略[12],通過對病人生活方式給予指導,倡導和傳播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可以提高GERD病人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能力,告知病人合理飲食、戒酒限煙、清淡飲食,有利于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刺激,減輕病人消化道癥狀,飯后散步等有利于加快胃內容物消化吸收,避免反流食物對食管的刺激,促進病人康復;通過膈肌生物反饋訓練則可以有效增加膈腳和食管胃連接部(EGJ)張力,加強EGJ抗反流屏障,減少反流事件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