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經濟和多元化社會環境下,雙語幼兒園蓬勃興起,對雙語幼師的需求空前緊張,特別是對雙語幼師的英語能力有著更多的要求。探索高職雙語人才英語能力標準及培養途徑,以培養合格的高職學前雙語人才。
關鍵詞:高職學前雙語英語;素質英語;能力
全球化經濟和多元化社會成為我國幼兒“外語”“雙語”熱潮的重要原因,同時,隨著人們對幼兒階段語言學習方面的心理與生理優勢的普遍認同,英語教育越來越低齡化。更多的幼兒園開設英語課,各種雙語特色幼兒園也在三、四線城市如雨后春筍,雙語教育蓬勃興起。教育市場對雙語幼師呈現出空前的需求,特別是對雙語幼師的英語能力有著更多的要求。
一、 雙語人才英語綜合素質與能力要求
雖然雙語幼師就業前景廣闊,但人們對學前雙語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具備良好雙語技能的學前人才嚴重缺乏,不能很好地滿足國內雙語幼兒園對雙語幼師的大量需求。在學前雙語人才需求調查中發現,大約74%以上的雙語幼兒園對高職學前雙語畢業生提出良好的英語技能要求。在對雙語幼兒園的調查中也得知,大多數雙語幼兒園的雙語教師主要來自外籍教師、幼教專業畢業或英語專業畢業生,這種情況在三、四線城市幼兒園尤為突出。分析這些師資條件,各有優勢與劣勢。外籍教師具有英語語言與自身文化的優勢,但不熟悉幼教知識以及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幼教專業畢業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幼教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但是在英語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存在發音面貌差、語言不規范、英語能力差等突出問題,所以這類教師在幼兒雙語教學中很難熟練、流利地使用英語開展幼兒雙語教育活動;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有相應的語言知識與能力,但不熟悉幼教知識以及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把幼兒雙語教學學科化與小學化。因此,根據以上分析,這幾類幼兒雙語人才承擔的幼兒雙語教育都不能很好地滿足我國幼兒雙語教育的標準,體現出幼兒雙語教育的特點,從而不能最終實現幼兒雙語教育目標,所以,需要培養大量的綜合素質較高的、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的學前雙語人才。
(一) 雙語人才綜合素質要求。學前雙語師資的專業素養是指雙語教師完成幼兒園雙語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因此,雙語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漢雙語的語言應用能力,在實踐中能夠將英漢雙語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能夠在工作中熟練使用英漢雙語組織幼兒雙語教育活動、能夠創設幼兒雙語環境的能力,只有具備以上雙語能力,才能成為高素質的幼兒雙語教師,才能較好地勝任幼兒雙語教學工作。
在企業人才需求調查中發現,在專業素質方面,幼兒園都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要求畢業生具備扎實的幼教專業知識與專業基本功,掌握幼兒身心發育特點、了解幼兒心理發展規律;同時,幼兒園也強調雙語教師應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英語語言規范,語音標準,具有良好的語音與口語能力;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具備良好的雙語教學技能,能用英語組織課堂教育活動。其次是注重幼兒英語游戲設計能力的培養,通過游戲調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所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學前雙語教師必須首先要了解與掌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其次,能夠流利地使用英漢雙語安排幼兒日常生活作息、組織幼兒游戲、開展其他相關幼兒雙語教育活動;同時,還應有先進的學前雙語教育理念、具備復合型的幼兒雙語專業知識結構以及較好的學前雙語教育與教學能力。如,在雙語教學實踐中,能依據幼兒心理發展特點與規律以及幼兒雙語教育目標來制定幼兒雙語教育教學計劃,確定雙語教學內容,設計生動活潑的幼兒雙語教育活動等。
(二) 高職學前雙語人才英語能力規格要求。高職學前雙語人才培養目標:首先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幼兒教育的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能夠很好地勝任幼兒雙語教學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1. 在英語教學方面
(1) 幼兒雙語教師必須首先具有先進的英語教育與教學理論知識。了解國內外先進的幼兒雙語教育理論與教學理念;熟知適合幼兒的各種英語教學法或英語教學流派,比如,對直接教學法、全身反應教學法、聽說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深入學習,了解這些流派產生的背景及各自的理論依據,比較分析優缺點,并能結合幼兒雙語教育的新動向或最新成果,理論聯系實際,探索幼兒雙語教學的有效方法。
(2) 具備用英語進行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的能力。能夠結合英語教學的新動向與幼兒教育的最新成果,對傳統幼兒雙語教學模式進行變革,探索適合幼兒的雙語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并發展每一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創設符合幼兒特點的雙語教學活動,如,設計生動活潑的幼兒動作表演、童話故事或動畫語音模仿活動,利用雙語圖片、組織觀看幼兒雙語動畫片等一系列激發幼兒興趣的、豐富多彩的雙語活動。
(3) 高職雙語人才還應具備一定的雙語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能在雙語教育實踐中進行教育觀察,反思教育實踐,以問題為導向,結合雙語教學理論、幼兒心理發展特點,開展行動研究,將成果升華為理論,不斷提升教育理論水平,從而更好地指導雙語教學實踐。
2. 在英語語言能力方面。合格的幼兒雙語教師必備過硬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英語應用能力,良好的師資是幼兒雙語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幼兒雙語教師是幼兒英語學習的啟蒙教師,所以,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語音與口語能力,雙語人才必須首先通過“語音關”,并能在實際教學中用英語進行課堂組織、用英語開展雙語教學活動。其次,“語言文化關”。了解英語文化,熟知中西方文化差異,具有相應的國際文化視野,能用英語創設西方文化氛圍,培養幼兒雙語文化意識。最后,“英語技能關”。必須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與語言應用能力,在教學實際中游刃有余。因此,必須在語音、聽說讀寫等方面達到以下要求:
(1) 語音與口語方面:首先,注重培養幼兒雙語教師的語音面貌與口語能力。要求雙語幼師掌握英語語音規則,如,掌握英語音標的讀音,連讀、弱讀、重讀等讀音規則,能夠達到發音準確、語調標準。英語口語能力方面,要求能用英語流利地進行日常簡單的口語會話,并能熟練使用英語課堂用語,能用英語組織與創設幼兒雙語教育與教學活動。
(2) 基本的英語詞匯知識與要求。要求至少具備3000~4000的單詞量,其中能熟練運用3000左右單詞;至少會唱20~30首幼兒英文歌曲;能用英語講英語童話故事,創編與表演英語童話故事等。
(3) 英語聽、讀、寫等其他語言技能方面。在英語聽力方面:要求高職雙語人才能夠聽懂大學一年級或與之難度相等的英語聽力材料,能夠聽懂BBC、VOA等慢速英語新聞。在英語閱讀方面:能夠讀懂大學一年級或與之難度相等的英語閱讀材料。能借助英語詞典閱讀國內外相關雙語教學改革與成果資料。在英語寫作能力方面:能夠熟練地作英文筆記或提綱,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寫出百字詞英語短文,能夠書寫英文短信、便條等常用實用文;能夠編寫英語教案等。
(4) 能夠使用英語創設英語文化活動。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關,所以在學習語言時,將語言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高職學前雙語人才還應了解一些主要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教育、文化、風俗習慣等。只有在文化背景下學習語言與運用語言,才能做到語言表達更為準確與得體。
二、 學前“雙語”教師英語能力培養
雙語幼師英語能力的培養圍繞著“語音關”“文化關”“語言技能關”,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
(一) 以課程為載體。改革雙語課程體系,突出課程的實用性、職業針對性。注重系統專業知識體系的構成,聯系理論知識,培養語言能力。通過課程學習,掌握幼兒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知識。所以,必須首先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培養英漢雙語教學能力,同時,了解中西文化知識及文化差異。其次注重幼兒英語游戲設計能力的培養。理論為基礎。重視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培養,在語音、詞匯,基本句法、語法知識等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做到。雙語幼師必須掌握幼兒課堂用語、開展幼兒游戲、組織英語兒歌及幼兒英語故事等活動的相關專業術語等,了解雙語教學與英語游戲設計知識,培養較強的學前雙語教師綜合素質與教育教學能力。應注重培養高職學前雙語畢業生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構建專業知識體系,提高英語口語、英語兒歌和英語故事等語言技能。
(二) 以活動為抓手。以活動為抓手來培養高職學前雙語人才的英語能力。語言是一門實踐學科,雙語教師語言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實踐這一途徑才能達成。通過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夯實語言技能。課內外組織豐富的活動。改革語言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與中心地位,創設情境與活動,鼓勵學生參與,鍛煉語言能力;課外利用第二課堂,系統化設計三年的語言技能活動,打造一系列的語言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平臺與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英語技能大賽;創建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英語角,在班級或系院層面組織學習小組或學生社團,定期組織開展英語專題活動,以提高高職學前雙語人才的語言交際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從中體驗學習之樂,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順利通過“語音關”“文化關”“語言技能關”。
(三) 提升信息素養。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已經發生變革?!跋啾扔趥鹘y教育,豐富的教育資源,高效的獲取方式,可控的學習時間以及更低的學習成本使得互聯網教育發展迅速”“互聯網教育更強調知識的平等和共享,通過使更多人低成本的獲取名師的課程,互聯網教育破除了傳統方式的壟斷”。教育形態上,既可以表現為傳統課堂的師生面對面教學,也可以表現為線上溝通交流,當然還存在混合式方式。自主化、在線化、個性化、可視化、互動化,讓學生按照個體需要進行動態學習。而正在生成的虛擬教學環境,能夠全面調動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系統,其體驗式的學習方式,給學習者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形成沒有時空限制、自由地從互聯網教育資源空間獲取所需,并掌握運用。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教育資源開展英語學習,培養英語能力;同時可以要求學生了解英語教學目標,并能根據英語教學要求來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其次能有效使用學習策略并監控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能自己監控與評估英語學習的過程。
三、 結語
高職學前雙語人才英語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從新生入學時就強調雙語學習的重要性及必須達到的素質與能力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培養高職學前雙語人才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內外相結合,線下、線上一體,通過豐富的學習途徑及大量語言實踐培養高職學前雙語人才的英語能力,培養合格的幼兒雙語教師。
參考文獻:
[1] 俞曉強.學前教育專業雙語師資英語教育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科教創新,2012(5):79-80.
[2] 湯靜怡.論合格學前雙語師資的專業素養[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
[3] 朱珈儀,朱恪鈞.大數據掀起的教育變革:一波漣漪還是一陣巨浪[J].理論與改革,2016(5):118-123.
[4] 馬強.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瓶頸及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20-24.
[5] 徐錦芬,徐麗.自主學習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77-79.
作者簡介:劉潔,湖北省襄陽市,襄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