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學
秦地多才俊,長安宿驕人。
戴永法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名美術界被尊稱為“戴老”宿將。他的畫,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萬種詩情化丹青,一山一水有靈性。他筆下的花鳥山水、丘陵小景色、山寨人家、云夢澤國、蒲葦鶴舞,一入先生的畫,都脫去了已往的塵埃,無不給人以詩的遐想,情的陶醉。畫家是一位抒情詩人,對這自然而非塵俗的一景一物總能低吟著、沉思著、傾訴著,也留戀著。
熟悉戴永法的人都知道,他好酒懂酒善品酒,一如他對墨香的癡迷,一段時間不品酒揮墨,也同樣不自在,這就是戴永法,墨香酒香一樣都不能少。他喜歡說笑,喜歡喝酒,甚是親和,但是談到畫的時候,卻只是用了兩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癲狂與虛心,一如他的畫作與字體。作為中國書協(xié)會員的戴永法,他的字有著別樣的風情與個性,和他的人一樣棱角分明兼具性格溫潤委婉,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出這字體出自誰手,這樣的情況與其說是種狀態(tài)還不如說是種心境。
與戴永法接觸久了,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在畫作或者是字體上他依然尋求創(chuàng)新,可在骨子里,他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人,并且他酷愛傳統(tǒng)。他的畫作講究的是中庸之道,很多時候,面對很多事情,戴永法更愿意用寧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對于功名,對于利益,他看得很是輕白,甚至有些不屑,而對于畫作,對于晚輩,對于品酒,他卻看得比什么都重。畫作要仔細,晚輩要提攜,品酒要痛快,這就是戴永法的生活,當然也是他的摯愛。
戴永法近幾年來沉浸于自我意識的洗煉與名山大川的交融當中,深得自然之靈氣,體味情景交合的神韻。脫胎于造化之物景,挖掘心靈深處的意象,努力開拓國畫的新境界。以舒展的線條來表現(xiàn)蜿蜒于深山間的白云、寺廟與古塔,將云流懷抱著疊翠峰林,真可謂是舞線寄情涌云來,竭力塑造著墨韻托風云霧去。
他除了對墨韻與舞線的探索之外,對國畫的構圖形式也是極為講究,以彩色塑造型體與川線造型法鑄成一體,并從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為此,他的國畫探索便是以寓意、墨韻、線條、色彩,構圖集于豪情之中拓展的。癡迷點線面點、線、面是他醉心的世界,反反復復地錘煉自己的藝術語言,探索屬于自己的富有個性的絕招。從畫作上可以發(fā)現(xiàn),鐘愛飛揚、飄逸、似斷還續(xù)富有韻律的墨線,他擅長運用濕潤、多變、濃淡相間、若有若無的墨層,營造出虛虛實實的意境,常常能以韻味取勝。還嘗試了一種富有擴張力、隨機性又很強的點濺,從而增強了畫面的靈動感和表現(xiàn)性,在水墨的基礎上,他大膽地融進了色彩,相得益彰,于是畫作就變得似真似幻,以動取靜煥發(fā)出東方美學的神韻,展示出一種獨特的審美視覺效果。
為了畫上表現(xiàn)出一種輕快的韻律,將繁雜無章的客觀物像加以簡化、抽象,用流暢的長線和大塊的潑墨以及富有擴張力與隨機性的點濺來構建畫面。流動的曲線自下而上,淋漓的淡墨團塊隨曲線的走失在畫面上部漲出,山脈的動勢和洶涌的潮水連成一體。濃淡不同的點濺皴也隨山的走向由下而上,跳躍于山脈和潮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