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立娜
馬克思主義是在歐洲無產階級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充分遵循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以及共產黨執政規律的基礎上,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進行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時間和探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過程,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論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是工人階級的世界觀,是一種科學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國的運用與發展,指引著我國社會主義的前進和發展方向。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指路明燈,以建設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為最終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不斷證明其正確性和指導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過程中,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過程,這一過程經歷了兩個發展時期,發生了兩次理論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民主主義時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第一次實踐和探索,在這一時期,由于理論準備和實踐經驗都不足,對于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不甚了解,還不善于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使中國革命走了一些彎路,出現了嚴重的曲折。經歷了革命受挫之后,毛澤東同志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開始了對革命進程中正反兩個方面進行總結,以毛澤東同志為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艱辛地開始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從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二)建設中同特色社會主義時期
第一,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際,中國共產黨人遇到了第一次的嚴峻挑戰,黨的前進發展道路問題成為了困擾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個重要難題。針對這一問題,鄧小平同志批判否定了堅持“兩個凡是”主張的老路和盲目追求資產階級自由化,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黨的十幾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肯定了建設中國特色主義道路思想的正確性。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社會主義建設遇到了“姓資姓社”的問題。為了應對這個挑戰,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并發表了重要談話,提出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豐富并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方針和路線。鄧小平理論的創立,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第二,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黨的十五大召開前后,在鄧小平同志逝世的情況下,國內局勢出現了一定的動蕩,高舉什么旗幟的問題成為了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一時期,國內外都在觀察和探索中國何去何從。在這種社會發展形勢下,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國內外形勢和黨的歷史方位的新變化,堅持高舉社會主義旗幟不動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動搖,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第三,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進入新世紀發展階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遇到了新的嚴峻挑戰,受到了世界各種社會思潮的挑戰。在黨的十七大召開前期,主要有兩種社會思潮,其中一種是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既“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另一種是“新改革派思潮”,主張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否定中國特色主義道路。面對挑戰,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了我國的發展實踐,適應新的發展要求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問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第四,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階段;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社會環境、外部條件等各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國內安全問題、黨的建設、國際的挑戰等等。因此,新時代、新矛盾、新任務都需用新理論新思想來指導和引領新的實踐。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繼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是一個長期的發展和探索過程,經歷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我國的具體實踐與探索,更好地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