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晉華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變,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經濟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既面臨有利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遭遇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有效的經濟管理創新工作來僅僅把握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地調動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是企業普遍關注和探索的問題。文章在對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進行創新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的前提下,就實現經濟管理工作創新的有效策略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以促進新形勢下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的長期健康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階段。新的階段,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所指出的“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對于企業來說,這種轉型階段的發展蘊含著豐富的創新機遇,同時也隱含著一定的發展風險。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企業只有通過對經濟管理工作進行相應的創新,來提升發展的綜合實力,才能夠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1.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從高質量發展的視角來看,經濟管理創新是企業需要長期持續開展的工作,也是保證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變革中穩定自身發展地位的“殺手锏”。而對于創新實踐來說,相關部門和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企業開展經濟管理創新工作的必要性,才能夠有足夠的動力和信息來開展相應的創新工作,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具體來說,當前企業開展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經濟管理創新是應對激烈市場競爭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國家推出了諸如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振興等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戰略,為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也使得更多的經濟主體通過自身所擁有的資源融入到了經濟發展之中。而這在激活經濟發展活動的同時,也加劇了行業間的競爭,使得創新逐漸成為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只有通過有效的經濟管理創新來對自身所擁有的資金進行優化整合,以相對的優勢超越競爭對手,才能夠贏得市場競爭的短暫勝利。
經濟管理創新是有效把握市場發展機遇的關鍵方式。雖然目前改革開放工作的深入開發釋放出了諸多的新的經濟發展點,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輕易地“搭上車”,換句話說,只有那些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才能夠憑借自身的實力來有效把握市場發展的機遇,實現自身的良好轉型。并且對于創新來說,是否能夠瞄準創新的點也十分關鍵,如果企業開展的經濟管理創新是盲目性的創新,勢必會削弱企業發展的實力,反過來制約企業的穩定發展。
經濟管理創新是適應經濟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伴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挖掘和滿足人民群眾在美好生活方面的需要逐漸成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人民群眾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同時也是企業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其真正需要的內容,并通過自身的資源整合功能來最大程度地滿足其需求,才能夠實現自身在市場經濟中的穩定發展。而這些任務的實現最終要著力于經濟管理的創新,即以創新的方式和手段來把握和滿足人民的消費需求。
2.新形勢下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策略
通過對新形勢下企業開展經濟管理創新工作必要性的分析可以發現,創新既是企業保持長期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又是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而對于創新工作來說,最難的問題就是“如何創新”,即如何通過有效創新活動來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這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重點思考和實踐的內容。
緊跟市場發展。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圍繞市場開展的,只有科學、合理地掌握市場的相關信息,才能夠做出準確的創新決策,也才能夠保證創新工作落到實處。而對于市場發展的關注則更多地應當放在消費者即人民的需求方面,根據企業所掌握的信息來分析、挖掘市場的消費發展趨勢和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所可能采取的措施,進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優化自身的發展方案,緊跟市場發展步伐。
立足自身實際。任何企業都是在一定的行業內憑借自身的資源和實力來進行運作的,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進行相關創新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自身的實際情況。一方面,企業要對目前的發展實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保證經濟管理創新的目標及其實現符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避免不切實際的創新;另一方面,企業要盡可能多地掌握本行業或者本區域內經濟發展的規律,根據相應的信息來開展精細化的創新,保障創新能夠給企業帶來相應的效益。
為了適應經濟管理創新和發展的需要,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制定一定周期的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某一時間段內所應當采取的創新工作及所要達到的目標,確保企業的發展能夠緊跟戰略發展的要求。
突出經濟管理創新的實效性。所謂的實效性是指企業所實施的經濟管理創新活動最終要有具體的效果產生,避免出現無用功的情況。首先,企業要明確經濟管理創新的具體部門和人員職責,確保創新工作能夠常態化地運作起來;其次,要根據創新目標和任務制訂相應的考核方案,督促創新工作開展進度,對于那些缺乏實效性的創新內容要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第三,要從制度、資源等方面加大對創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證創新工作開展所需要的各項條件都能夠得到及時地滿足,避免因為資源配備不到位而導致創新工作產生停滯。
同時,企業要注重對創新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的分析和總結,對那些有礙于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關鍵因素進行集中性的解決,確保創新工作能夠常態化地開展。
企業作為經濟發展活動開展中的重要主體,其在新形勢下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長期高質量發展目標實現的要求,企業只有在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來制訂和實施科學的創新方案,才能夠確保自身發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也才能夠克服發展中的不利因素,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