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張俊
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標準組建扶貧工作隊,選派干部到松桃苗族自治縣6個貧困村(社區)開展駐村幫扶,著力幫助當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帶領村民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
“現在村里路修通了,網絡也有了,可以在網上賣自家種的土特產,腰包一天天鼓起來,感謝省食藥監局駐村干部對我們的幫扶?!彼商易灾慰h妙隘鄉長灘村村民劉永勝對記者說。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省委的安排,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省食藥監局”) 選派優秀干部組建同步小康扶貧工作隊,分別到松桃苗族自治縣的普覺鎮棉花山村、妙隘鄉長灘村、迓駕鎮馬安村、世昌鄉頭谷社區、盤石鎮響水洞村、盤信鎮長坪村任村“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與村支“兩委”緊密團結,帶領當地干部群眾加快經濟發展,共筑和諧社會,認真開展精準扶貧各項工作。
省食藥監局黨組把脫貧攻堅任務與中心任務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指導扶貧工作隊抓住群眾最關心的“吃、住、用、行、學、醫”等民生實事,擬定幫扶工作計劃,積極爭取項目,夯實幫扶村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共向省市縣三級爭取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資金(含貼息貸款)2000多萬元。
聯通水、電、路。爭取到財政、發改資金,企業捐款、扶貧項目、國土整治項目資金600多萬元,幫助棉花山村建成近3000米防洪渠,120米排洪隧洞;新增2公里產業供電線路;修建、接通3公里產業路、斷頭路。幫助頭谷社區修建完善全村自來水工程,協調5萬元資金修繕轄區便民橋、灌溉溝渠;完成轄區2公里通組硬化路,完成龍亭水庫3.5公里范圍內的征地拆遷工作。爭取資金20萬元,幫助馬安村修建浮橋、修復河堤,向鎮政府積極爭取一事一議項目,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協調小康通訊資金26萬元,幫助響水洞村換代升級村內通訊設備。
長灘村3.7公里長惠及700多人的村級公路竣工時,“第一書記”吳海濤哭了,他說:“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很多,但群眾的支持讓我覺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p>
完善學、醫、住。利用各類項目和企業捐贈資金,為棉花山村建成教師周轉房12套,修建面積2000平方米的孤老婦幼關愛中心。積極爭取銅仁市政府的支持,將長灘村完小五人制足球場列入規劃;爭取縣衛計委支持,修建中心衛生室,方便村民就醫。爭取4萬元資金,為長坪村修建村級文化小廣場;向銅仁市委組織部協調資金30萬元,新建便民服務中心。省食藥監局出資5萬元,幫助馬安村完小完善食堂相關配套設施。積極聯系省財政廳,爭取資金25萬元,幫助響水洞村對村完小進行維修;易地扶貧搬遷建設項目已完工18棟70套,實現搬遷入住。
白花花的自來水、亮堂堂的路燈、平整寬闊的馬路,孩子在村里就能讀書,生病在村里就能治療……村民心里踏實了,發展產業忙致富的干勁更足了。
省食藥監局黨組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一“內生動力”,指導鼓勵村民充分利用精準扶貧政策,發展創收增收產業。
搞合作,促增收。幫助棉花山村協調各類資金560余萬元,打造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擴種黃金茶園100畝;修建年出欄生豬3000頭和年出欄肉牛1000頭的養殖場各一個,種植牧草100多畝,經果林近200畝;建設一個6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工業辣椒育苗基地,并在全縣推廣種植工業辣椒。幫助長灘村協調資金60萬元,修建農旅服務中心,建造水碾、荷花池、生態循環游泳池,種植玫瑰、大棚蔬菜、桃樹等。幫助頭谷社區投入50萬元修建年出欄肉牛300頭的養殖場一個,完善污水處理池一個,種植經果林500畝,并套種中藥材實現短期收益。

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宇峰(前排右)在幫扶點了解扶貧工作開展情況。(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供圖)
強培訓,謀新路。幫助長坪村以入股分紅形式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訂單養殖泥鰍和牛蛙,目前已有10戶村民參股,相關養殖技術人員接受系統培訓。幫助響水洞村聯系職業培訓學校開展“中式烹飪”分期培訓,為發展農家樂奠定基礎,目前已培訓120人(次)。
配項目,促旅游。幫助馬安村爭取扶貧、補助資金230萬元,圍繞村堰塞湖項目建設規劃,著力打造百畝荷花觀賞園、環湖觀光步道、垂釣者樂園、千畝楠竹種植園、花生種植園、李子園等。響水洞村以開發響水洞瀑布、觀光梯田旅游項目為主,著力打造縣城周邊精品旅游文化項目,促進特色旅游商品“貢米”增產增收。長灘村被列入松桃自治縣“十三五”旅游專項規劃及旅游總規,同時被省旅發委納入“百千萬旅游扶貧”工程,進入國家旅游局鄉村旅游扶貧工程基礎情況目錄。
幫助村民謀劃產業、找準出路,駐村干部功不可沒,長灘村村支書劉少旭說:“駐村干部站位高、想得遠,能根據我們村的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發展的產業項目,并結合市場讓村民獲得更多經濟效益?!?/p>
脫貧不只是經濟上的脫貧,精神上也要脫貧。省食藥監局駐村工作隊在幫助當地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改善村容村貌和宣傳身邊的典型案例,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質。
夯基礎,美村容。在棉花山村組織黨員、一般低保戶打掃村公路衛生,改善村容村貌。為長灘村爭取到環境整治公益性崗位,既維護村容又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定制度,強意識。為促進鄉村文明建設,棉花山村制定并嚴格執行《棉花山村村規民約》,提升村民自治意識。馬安村召開村民大會,組織修改《馬安村村規民約》,進一步加強村民的誠信意識和文明意識。
獻愛心,傾情扶。組織社會愛心人士在長灘村完小開展“你的心愿,我來完成”活動,關愛留守兒童。為頭谷社區協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縣九洲醫院提供2.2萬元資金,購買生活、學習用品看望留守兒童及貧困學生;協調資金2.8萬元,購買生活物資,看望慰問貧困戶;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幫助6名貧困學生圓大學夢。在長坪村開展“萬家藥店進農村,安全用藥到農戶”活動,甄選略懂醫療知識的貧困戶經營藥店,保障村民用藥安全的同時促進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幫助馬安村聯系愛心企業玫琳凱貴州分公司為村完小捐贈物資,建設愛心連線室方便留守兒童與父母聯系。
“省食藥監局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貧困群眾不甘落后的苦干實干精神,離不開駐村黨員干部發揮的先鋒模范作用,更離不開黨委政府的精心謀劃和總體統籌部署。”貴州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宇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