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深化拓展“民心黨建”工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_陳松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文葉飛
德江縣深化拓展“民心黨建”工程,鞏固基層戰斗堡壘,提升攻堅克難動力,凝聚鄉村發展力量。全縣今年在31.4萬畝原有經濟作物的基礎上,調增29.3萬畝經濟作物,新增肉牛養殖3萬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突破。
初夏時節,草木葳蕤。在“中國儺戲之鄉”德江,一批批黨員干部走進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進行政策宣傳、產業規劃及科技服務,與當地群眾一道勞作,有序推進產業革命與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越往后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越離不開黨建引領的力量。近年來,德江縣深化拓展“民心黨建”工程,鞏固基層戰斗堡壘,提升攻堅克難動力,凝聚鄉村發展力量。
“作為一名黨員,參加黨內教育,接受紅色文化洗禮,更加堅定了我投身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在德江縣平原鎮“營養星期五+秉燭星期二”學習活動上,鎮扶貧站負責人冉鑫說。
心有明燈,行有方向。去年以來,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德江縣大興學習之風,各級基層黨組織開展專題學習、專題研討3100余場,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總書記話兒記心上”宣講活動820余場,1.5萬名黨員定期參加學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同時,持續深入落實“四嚴五不準”要求,即嚴抓黨風、嚴改政風、嚴督家風、嚴治社風,不準鄉鎮干部周一至周五“走讀”,不準干部搞小圈子相互吃請,不準干部聚眾賭博,不準干部吃、拿、卡、要,不準干部說假話。推行“黃賭毒”“違規操辦酒席”有獎舉報,狠剎歪風邪氣,樹立新風正氣。
此外,抓牢黨建責任的“牛鼻子”,通過推行“黨建派遣單”,探索開展書記抓黨建專題、點題、問題“三題”述職,按季度召開“書記抓黨建·點上評”現場觀摩會,壓實黨組織書記抓黨建的第一責任。2017年,德江縣在楠木園社區探索推行移民黨建“六有”模式,組建移民黨小組,開展就業技能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幫助移民就業3000余人(次)。
“以干部‘營養餐’關愛行動為抓手,狠抓教育衛生系統黨的建設,下大力氣解決信念不堅定、宗旨不牢、作風不正、隊伍不純等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德江縣委書記商友江多次強調,要盯緊黨建薄弱環節,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全面過硬、全面進步。
“只要群眾滿意,苦點累點沒什么?!钡陆h泉口鎮豬場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副主任田維濤對豬場村原“第一書記”胡加余說。
2017年7月,已連續工作多日的田維濤從鎮里返回村里,路上所騎的三輪車側翻,導致右腳粉碎性骨折,在醫院一躺就是數月。
今年1月,田維濤出院回家休養,看著干部群眾忙碌的身影,閑不住的他不顧勸說堅持要到村里幫忙。幾個月來,從了解精準扶貧、養老保險、土地確權、危房改造等政策落實情況,再到給村民一個個打電話核實,田維濤不顧病痛忙個不停。
“2017年整村出列以來,我們又籌備養殖300頭山東雜交牛,種植400畝花椒、320畝烤煙?!币姷健袄洗顧n”胡加余,田維濤十分高興,一個勁地介紹村里的發展情況。
田維濤的事跡在全縣傳播開后,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激發黨建活力,就是要關心關愛基層干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钡陆h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唐虹說。
2017年下半年,德江首批籌資100萬元,建立脫貧攻堅一線干部人身意外傷害和特殊疾病風險保障基金,對田維濤這樣因公受傷的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給予醫療救助。同時,從黨建經費中列支150萬元,推進50個貧困村的“五小”工程建設。一年來,全縣提拔脫貧攻堅一線干部139名,涌現出銅仁市、德江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田維濤和“貴州好人”“博士支書”熊勁松等先進典型。

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政治上關懷,2018年,德江縣通過“月考、季評”的方式,落實村干部每月400元績效工資和每月500元脫貧攻堅績效考核獎勵,村干部月工資達2300元至2500元。
“哎呀,開始不懂技術虧大了,幸好有黨員董仕洋教我養殖技術。”說起當初養牛的經歷,德江縣平原鎮坳田村養牛大戶彭飛記憶猶新。
前些年,彭飛看見村里的大戶養牛賺了錢,也跟著養,一開始因為不懂技術吃盡苦頭,后來在黨員養殖大戶的技術支持下慢慢發展起來。如今,彭飛常年養牛40余頭,住上新房、買了貨車、開了酒廠,生活越過越滋潤。
“戶戶都養牛,家家不下20頭?!苯陙?,坳田村通過“協會+支部+農戶”的模式,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建在專業合作社中,示范帶動村民依靠養牛走上致富路。如今,全村有穩定肉牛養殖戶280戶,年存欄數達400余頭,養殖大戶中黨員占了三分之二。2016年,坳田村實現整村出列,成為當年全縣16個出列村之一。
2017年以來,德江縣不斷探索“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體制改革,新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42個,覆蓋企業230家、社會組織14個,開展勞動力全員技術培訓,深化黨員群眾結對幫扶,實現50個貧困村出列,1.3萬余人脫貧,全縣344個村(社區)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積累。
合興鎮通過“數據黨建”平臺協調各村剩余勞動力,使勞動力得到最大化流通,解決了各村勞動力不均衡,務工人手不夠等問題,解決日均采茶用工1100人、蔬菜用工820人、花椒用工560人、天麻用工450人,真正把組織工作覆蓋到產業鏈上。朝陽村通過“村集體經濟+貧困戶+技術”模式,養殖蜜蜂200箱,實現貧困戶增收14萬元,村集體收入4萬元,管理員收入2萬元。
類似這樣,今年來,德江縣聚焦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以100%的村組建集體經濟合作組織、100%的貧困戶鏈接集體經濟合作組織、100%的實體合作經濟組織組建專業技術團隊、100%的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上、100%貧困戶有穩定的脫貧致富門路“五個100%”為目標,推動產業革命。
桶井鄉依托39個專業合作社,采取支部聯建、村社共建、黨員示范、大戶引領、農戶參與的模式,種植高效經濟作物。目前已種植1.5萬畝花椒和8000畝經果林,套種5000畝紫紅薯,發展80萬棒食用菌,建成4個生豬養殖場、5個育牛場和2個養雞場,2萬村民從中受益。
“民心黨建”工程的深化拓展,為德江縣營造出勤勉干事、務實為民的喜人局面,激發起廣大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同心干”的豪情壯志。截至目前,全縣在31.4萬畝原有經濟作物的基礎上,調增29.3萬畝經濟作物,新增肉牛養殖3萬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