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麗 張敏
摘要: 旅游生態系統是一個由自然和人文要素共同組成的自然—社會—經濟復雜的生態系統。文中根據旅游生態系統健康的定義,基于 DPSIR概念模型的內涵,從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五個子系統結合西藏林芝旅游實際構建了影響旅游生態系統健康的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可以為診斷環境脆弱的林芝旅游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Abstract: Tourism ecosystem is a natural - social - economic complex eco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natural and human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ourism ecosystem health,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DPSIR concept model, from the five subsystems of driving force, pressure, state, influence and response,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Linzhi tourism in Tibe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at affects the health of tourism eco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system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health of Linzhi tourism ecosystem with fragile environment.
關鍵詞: 旅游;生態系統健康;DPSIR模型;評價指標體系
Key words: tourism;ecosystem health;DPSIR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7-0035-02
0 引言
林芝是西藏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地處北緯26°52′-30°40′,東經92°09′-98°47′之間,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平均海拔3100米,景色宜人,氣候溫潤,被稱為西藏的江南。綺麗獨特的自然風景,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色彩濃厚的民俗文化,近幾年吸引著國內外大量的游客。根據《西藏林芝市統計年鑒》顯示2010年接待旅游人數為152.1萬人次,而2017年接待旅游人數上升至510萬人次。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業已成為林芝市絕對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進入生態環境脆弱的高原對于林芝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機遇,但是對于林芝生態旅游環境和自然資源勢必造成一定的壓力。旅游業的發展目標必須是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完善且易操作的生態旅游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對促進林芝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生態系統健康概況
生態系統健康是生態系統的綜合特性,這種特性可以理解為在人類活動干擾下生態系統本身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健康的生態系統是指該生態系統是活躍的、可維持組織結構的和在壓力下能自我恢復的,體現了該生態系統是穩定和可持續的[1]。實際上,生態系統健康的概念并不唯一,“健康”的內涵是生態系統健康概念框架的核心問題與爭論焦點,肖風勁等認為:雖然健康的概念本身不明晰,但可以用其他概念去解釋;如果生態系統是持久的、連續的或是可持續的,那么該生態系統就是健康的;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則不能推導出生態系統健康[2]。近年來,在旅游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方面還很少,尤其是對于西藏旅游生態健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旅游生態系統是一個由自然和人文要素共同組成的自然—社會—經濟復雜大系統。動態監控、評估與優化旅游生態系統健康,建立旅游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的協同作用機制,保證自然資源生態完整性、穩定性,促進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3]。旅游生態健康是指旅游地生態系統是穩定的、有活力的以及可持續的,能夠維持其組織結構,可以生產旅游產品和服務,并滿足旅游地持續發展的需求,在受到包括人類旅游活動在內的干擾后能夠在一段時間內自動恢復過來[4]。
2 DPSIR 概念模型
歐洲環境署(EEA)在 PSR 和 DSR 模型的基礎上,發展出一種新的概念模型,即DPSIR。它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待人和環境系統的相互作用,將表征一個自然系統的評價指標分成五個部分,分別為驅動力(Driving forces)、壓力(Pressure)、狀態(State)、影響(Impact)和響應(Response) 每個部分又通過若干指標項體現。DPSIR模型的優點是可以清晰地反應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之間的因果關系,同時也可以綜合體現環境、社會、經濟之間的互相制約關系,能較好說明經濟發展作為間接驅動力對環境的影響、環境改變所引發的社會反響和公眾意識對經濟的反饋[5]。其基本思想是社會、經濟或環境發展作為主要的驅動力對環境產生壓力,導致生態系統可持續狀態發生改變。這些改變又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及社會經濟結構等產生影響,社會基于這些影響作出響應反饋于驅動力、壓力、狀態及影響[6]。
DPSIR模型由于涵蓋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四大要素,逐漸成為了判斷和評價環境狀態和人為活動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有效工具。為旅游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DPSIR模型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歸功于其兩大特色:其一是它基于能夠反映環境管理問題的政策目標而建立的指標體系:其二,它以清晰的框架結構表明了各種事物的因果關系,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論依據[7]。
3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指標體系設計是遵循科學性與代表性原則、動態性與穩定性原則、系統性與層次性原則、可獲得性與可操作性原則。本文在查閱有關生態系統健康和生態旅游健康評價文獻的基礎上,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內涵,通過指標集中度篩選,對專家、旅游企業、主管部門、旅游者社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調查,最后建立林芝旅游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
文中根據生態系統健康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旅游生態健康的定義,結合DPSIR模型的內涵構建了判斷林芝旅游生態健康狀況的指標體系,為林芝旅游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科學地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劉焱序,彭建,汪安,等.生態系統健康研究進展.生態學報,2015,35(18):5920-5930.
[2]肖風勁,歐陽華,牛海山.生態系統健康與相關概念的邏輯關系[J].生態學雜志,2003,22(2):56-59.
[3]余子萍,張彥儒,張麗潔.基于PSR模型的旅游生態系統健康評價——以南京玄湖風景區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0):6029-6032.
[4]周彬,鐘林生,陳田,等.舟山群島旅游生態健康動態評價[J].地理研究,2015,34(2):306-318.
[5]魏君仙,羅文峰.基于DPSIR模型的成都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評價[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38(2):184-187.
[6]European Environmental Agency: Environmental Signals 2001 [M].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2001.
[7]艾云璐.基于DPSIR模型的旅游城市生態安全評價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