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爽超 王斌
摘要: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它的豐富多彩吸引著廣大青年學生,不僅向?qū)W生傳授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同時還擔負著向?qū)W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如何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高效務實的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體育教學之中,需要每一名體育教師總結反思。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體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它的豐富多彩吸引著廣大青年學生,不僅向?qū)W生傳授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同時還擔負著向?qū)W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通過運動,特別是結合各種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和要求,能較全面地實現(xiàn)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個性培養(yǎng)。如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體育教學之中呢?其實在體育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處處滲透著思想政治教育。
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體育課堂常規(guī)之中
課堂常規(guī)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也是向?qū)W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徑,通過課堂常規(guī)的建立和貫徹,向?qū)W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時期、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guī)的內(nèi)容和講禮貌、講道德、守紀律等結合起來,久而久之,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遵守規(guī)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的良好習慣與品質(zhì)。例如,課前整隊集合,體育委員向教師報告人數(shù),隊列、隊形的合理調(diào)動、變換,練習過程中同學之間的相互保護與幫助等都有具體的要求,都蘊涵著生動的育人因素,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對培養(yǎng)學生遵守社會和生活的各種準則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
二、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法之中
體育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研究和對組織教法的準確把握,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例如在開展體操、田徑這類項目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頑強拼搏的精神,要在這些項目的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到戰(zhàn)勝自我,獲得成功后的喜悅感,樹立自信心。再如,在各種球類項目教學過程中,通過競賽激勵學生力爭上游、奮勇拼搏的競爭意識。競賽中的各種規(guī)則教育,形式上是為了保證競賽的正常進行,實際上是對學生進行了最好的法制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的法制觀念,使學生懂得,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guī)則的范圍內(nèi)進行,否則將會受到懲罰,競賽規(guī)則為學生形成遵紀守法的意識打下了基礎。同時對在比賽中擔當裁判的學生也是一種教育,要公正、公平,不徇私情,養(yǎng)成一心秉公、公正無私的思想品德。另外,在各種練習的教法運用上可以采取設置困難環(huán)節(jié),如適當增加器材的高度、重量和數(shù)量,相應提高動作的次數(shù)、難度和質(zhì)量標準,適當改變動作的節(jié)奏、幅度和重心,增加動作的障礙和對抗因素等,鼓勵學生在面對困難時,要敢于拼搏,勇于挑戰(zhàn),不斷戰(zhàn)勝自我。
三、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處理好偶發(fā)事件之中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偶發(fā)事件時有發(fā)生,這是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思想和行動的真實流露與表現(xiàn)。不經(jīng)意間的磕磕碰碰,有時導致語言過激,甚至動手打架,惡作劇等。這些情況有時是針對教師的,有時是針對同學的,此時教師要保持頭腦冷靜,善于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和表現(xiàn),在分析主客觀原因的基礎上,及時化解和引導事情向好的方面發(fā)展。處理好有代表性的偶發(fā)事件,不失時機恰當?shù)呐u或表揚,會提高學生的是非標準和判斷能力,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的教育和引導的目的。如在籃球教學比賽中,有學生被絆倒,又能不顧疼痛,爬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這種勇敢拼搏的精神,應及時予以鼓勵表揚,以達教育全體之目的,這就是榜樣的激勵作用。
四、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師言傳身教之中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nèi)容的體現(xiàn)者和表現(xiàn)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品德、自身修養(yǎng)、業(yè)務能力、言談舉止和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等都會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體育教師的神態(tài)氣質(zhì)甚至習性,無不作為信息傳達到學生的大腦,反饋于教學過程中,帶動著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冬天在室外上體育課時,寒風刺骨,學生有畏難情緒,而體育教師筆挺的身姿、洪亮的聲音,將無時無刻地感召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在教師的榜樣作用下完成課堂學習;夏天的操場上,烈日炎炎,體育教師汗流滿面、認真講解動作要領,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幫助學生進行練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是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表率。這必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贏得學生的信賴與尊重。因此,教師要以良好的師德、真誠的情感、精湛的教法去教育、啟迪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這樣,學生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這種嚴謹、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五、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之中
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是體育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它不僅是學生提高運動技術和鍛煉手段,養(yǎng)成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過程,而且是學生踐行體育道德規(guī)范,培養(yǎng)體育道德作風的過程。在課外體育活動競賽中,學生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品德作風充分地暴露出來,教師就應該抓住這些機會,通過體育活動應遵循的道德和比賽規(guī)則不失時機地進行教育。例如,精心組織一年一度的田徑運動會、大型體育節(jié)和各項競賽活動,賽前要求學生刻苦訓練、團結合作、彼此鼓勵;賽中教育學生誠實守信、恪守體育道德,為勝利者鼓掌、喝彩,為堅持到底者加油、吶喊;賽后做好總結,調(diào)整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通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規(guī)則允許的,什么是“犯規(guī)”等,借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有競賽必有輸贏,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勝負,培養(yǎng)學生戰(zhàn)勝困難、不甘失敗、不怕挫折的良好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經(jīng)得起失敗的考驗,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總之,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做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體育教學之中,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練就一副健康的體魄,同時具有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zhì)。要讓體育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將學生培養(yǎng)成體魄健康的高素質(zhì)技術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