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并且正日益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新媒體的發展對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新媒體特點、社會責任缺失現狀的分析以及應對策略的詳細闡述,明確了全新的歷史時期和嶄新的時代新媒體在我國社會展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所應承擔的重要歷史責任。
關鍵詞:新時代;新媒體;社會責任
新媒體作為一種日漸強大的黨和人民群眾直接發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正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同時這也是新媒體的社會責任所在。特別是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媒體也勢必在這一新的歷史時期承載更為重要的社會責任。
一、新時代新媒體的特點
自從互聯網引入我國后,網絡媒體已滲透到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并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如何發揮并利用新媒體自身的優勢,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建設,是新媒體發展研究課題中的重要任務。
(一)新媒體的出現使新聞的輸送方與接受方邊界變得模糊。新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它的出現使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的界限很容易被打破,傳播者輕易就能變成受傳者,而受傳者在繼續傳播信息過程中又變成傳播者,這種傳與受之間角色的轉換使得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邊界變得越發模糊。每一位受傳者都有可能在下一秒變成受眾的傳播者。
(二)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很強的及時性。及時性是新媒體的靈魂,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終端的飛速發展其應用范圍也變得更為寬泛,傳播速度快,信息來源廣,制作發布信息便捷等特點使得新媒體比傳統媒體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和認可。尤其是網絡平臺的出現,可以隨時發布新聞,極大地滿足人們對信息又快又準的要求,也有助于他們在第一時間得到對事件最全面的了解。
二、新媒體社會責任缺失的主要表現
新的歷史時期新媒體在飛速發展的同時開拓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廣闊天地,但在履行應有社會責任的時候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最典型的要數社會責任缺失問題。
(一)經濟利益最大化導致社會功能缺失。
在現實情況下,新媒體為了謀求自身生存發展的客觀需要,往往會根據市場經濟的優勝劣汰、從業者的薪資要求等因素,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從而導致了社會責任缺失這一社會現狀。在當今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務的大背景下,許多媒體從業者放棄了職業操守視,以關注度為生命,想盡一切辦法提高點擊率,甚至不惜傳播低俗新聞進行與事實嚴重不符的虛假報道。這些行為嚴重破壞了新媒體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平衡。新媒體屬于市場大環境下具有獨立特性的企業,背負著巨大的社會責任,如何準確把握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間的關系,成為新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的前提和基礎。
(二)盲目追求新聞及時性而導致新聞失實。
新聞的特點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真實性。新聞從業人員職業操守中最基本的一項就是在對新聞信息進行傳播時必須保證所傳播信息的真實性與及時性。而在現實生活中新聞的及時性與真實性往往是矛盾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媒體從業者為了提高關注度,不得不追想盡辦法力求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新聞信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些人往往將社會責任拋之腦后,甚至在未經調查核實信息來源的情況下就進行發布,造成虛假新聞泛濫的同時也極大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進而放縱虛假新聞的產生。
三、新時代如何強化新媒體在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近年來西方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一直試圖通過顏色革命來顛覆我黨的執政地位,甚至有人喊出了“互聯網的出現使我們有了新的顛覆中國紅色政權手段”的口號。因此在這個全新的歷史時期新媒體更應當負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一)新媒體應積極扮演社會輿論引導者的角色。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觀念各種文化洶涌來襲,常常讓人們感到信息過量、知識匱乏,w無所適從的感覺。針對此種現象新媒體更應當從專業的視角、獨特的方式幫助廣大受眾分析解釋社會事件,客觀公正的進行報道。并發揮媒體正能量的引導作用積極影響社會和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而社會也必須對新聞媒體有更客觀的認識和相應的約束,對新聞事件的社會價值做出正確的判定。一個負責任的新聞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過程中一定會從社會價值考慮新聞傳播的可行性,突出新聞傳播的社會價值,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信息,為國家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新媒體要爭做社會輿論的監督者。
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媒體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評議的重要途徑,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輿論監督的要旨在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根據憲法所賦予的“言論自由”的權利,發表自己的議論、觀點和意見,通過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輿論工具,實現人民的監督權和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權利。對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出現的違反公共道德,以及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缺點、錯誤和瀆職行為乃至以權謀私、違法失職、官僚主義、貪污受賄等各種違法和腐敗現象進行評價、揭露、抨擊、譴責和批評,并督促有關機關對此予以處理和糾正從而達到對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運行中的偏差行為的矯正和制約。
(三)新媒體要努力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被傳播的文化才是有生命的文化,這是由文化的社會性決定的。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必須有載體,而在現代社會中,媒體就是文化傳播最重要、最高效的載體。媒體既是文化的主體又是傳播文化的主渠道,擔負著為文化傳承、融合、創新、發展、繁榮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的重要使命。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這些民族瑰寶是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的,在這個全新的歷史時期,新媒體必定要擔負起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承這一歷史重任,使我們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作為一種新興力量新媒體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廣闊而遠大的發展前景。我們要正確認識并積極解決當下我國新媒體凸顯的許多問題,解決好新媒體責任缺失的社會現狀,加強和提升新媒體社會責任,使其在這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和嶄新的時代為我國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1]靳為如.淺析我國傳媒社會責任缺失的成因[J].新聞天地,2011,(1).
[2]劉瑞生.新媒體發展的態勢與基本特征[J].新聞戰線,2010,(11).
作者簡介:王海濤,(1976.11)男,河北省皖縣,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生,媒體輿論導向研究、互聯網+、責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