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華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現代化教育技術飛速進步,作為高科技產物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也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 聲音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性、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取得傳統教學無法取得的效果。
一、優化教學結構,抓住重點、難點
創設情境,提高學習興趣。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沒有興趣,就是學生再聽話,教師的講授再新穎,也是無濟于事的。CAI課件正為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有效地營造學生研究問題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問題。
如:在教學倍的概念中,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個動畫畫面,其背景是茂密的大森林,同時配上一些喜鵲的叫聲,畫面上出示2只小兔和6只松鼠,他們在做游戲。這樣,就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他們會隨著教師的講解,學習知識。教師會問:“誰能用一句話說明兔和松鼠的關系。”學生會說:“小兔比松鼠少4只,松鼠比兔子多4只。”教師會說:“松鼠的只數是小兔的3倍。”然后教師利用課件的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講解“倍”的概念。由于抓住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所以學生很快地掌握了“倍的概念。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課堂教學中,重點的把握和難點的理解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作為教師,往往要經過多次的重復講解,才能使學生弄明白,記得住。而學生則要在多次重復記憶強化后,才會運用它來解決問題。而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則解決了這一問題。它給學生一個形象的刺激,創造了一個真切的模擬環境,使學生再貼近自身生活的環境里,輕松的掌握知識。
如在相遇問題中,用速度和乘以兩物體同時行走的時間,求路程和。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觸,于是用多媒體顯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4分鐘相遇的畫面,然后用線段圖表示兩人走的路程和,接著閃現兩人每分鐘走的路程,并把它們合并成一條小線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鐘,有4個這樣的小線段,它們的總長度也是兩人所走的路程和。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借助計算機,便無聲的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達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的展示于學生面前。而這種傳遞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啟發性,使學生絲毫感覺不到由于思維產生障礙可能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反而卻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實踐證明:借用計算機媒體,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充分發揮傳媒潛在的傳遞教學與學信息的功能作用。開展教與學,學生在教師語言輔導下,直觀感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啟迪思維,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真正地走上成功之路,為培養素質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種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生動有趣的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強有力地吸引著學生,把學生帶進一個個嶄新的境界,創造出高昂、活潑的嘗試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保證了嘗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