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朗
課程改革使識字教學充滿活力,在教學觀上,倡導互動的師生關系,關注教師角色的轉換。同時,強調經歷過程與得出結論同樣重要,而且加強了書本知識與學生生活世界的聯系;在學生觀上,注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權利,強調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在學習觀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評價觀上,視野更為廣泛,方法更為多樣。在我們每位教師的每一次教學中,要綜合運用這些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指導下,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本著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學生獨立識字取代教師分析的宗旨,以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使原本枯燥、費時費力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充滿情趣,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
一、正確把握識字教材內容
字形由簡單到復雜,再配上色彩鮮艷的圖畫,兒童就樂意學。漢字中幾十、上百的獨體字,字形簡單,又有獨立的意義,便于用圖形表達字義,有不少獨體字還是以后學合體字的組成部分,看圖識字便應運而生,經久不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低年級的課文,句子短,篇幅小,同時,有故事性、趣味性,讀起來瑯瑯上口,再配上插圖,圖文并茂,很能吸引兒童。教材內容符合兒童認知規律,只是提供了學習的條件,要靠教師去貫徹實施。如果教學中不遵循兒童認識規律,仍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兒童學習積極性。如機械地讀、抄、寫,兒童從精神到肉體都會感到疲倦、厭煩,影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因此,越是在低年級,越是在學齡初期,越要講究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越要善于組織兒童學習,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兒童的實際,盡可能地采用實物、標本、模型、圖畫、幻燈片、錄音、動作、表情或語言描繪等手段,把生字詞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兒童的腦海里;還要引導兒童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參與獲得新知識的活動,瞧一瞧,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摸一摸,做一做,有時候遠遠勝過單純的聽、記、背。因為這樣做,強化了漢字音、形、義的聯系,符合兒童愛動、好奇,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點。
二、正確把握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規定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材料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根據這一理念,識字教學科學化與人性化,教師要把握以下三個策略:
(一)充分利用兒童熟知的知識、生活經驗進行識字教學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漢字是我們書面交流的必備工具,在開始學習漢字時,小學生已經通過口頭語言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口頭詞匯。而這些詞匯就為學齡兒童以后的識字和閱讀奠定了基礎。在識字教學中充分運用兒童已經熟識的語言材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絢麗多姿的大自然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開放的自主的識字課堂。對于孩子來說,這樣的課堂更具有吸引力。
(二)注重教給兒童識字的方法,使之逐步形成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不僅僅是把我們的教科書上規定的那幾個生字教給學生,其最終目的是讓我們的學生學會獨立認字、獨立識字。教師在教學中按照學齡兒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引導他們發現并掌握識字規律和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借助工具書獨立識字的能力,鼓勵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識字。在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的探究能力,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并會用更高的熱情,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去創新。
(三)力求識用結合,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識字能力
中國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佟樂泉老師指出:兒童的語言發展是綜合能力的發展,并不是某個階段只發展識字能力,而另一個階段只發展閱讀能力。所以,學過的字力求與運用相結合,要在閱讀和作文中得到運用,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目的。作為老師,不僅要把所教的新字、新詞放到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教,同時在課后還要為學生創設練習,運用所學新字新詞做作業。學生練的多了,運用的熟了,自然就掌握了。學用結合,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按照學齡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生活需要進行訓練。例如,組詞、造句、寫話等,在發展學生全面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了識字能力。
三、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喜歡識字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處在一種凌駕于學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動輒發號施令、指揮學生,這無疑會壓制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上造成靜悄悄的局面。在課堂生活中,學生不是仆人,他們有主動意識和主動性,有欲望,有熱情;學生不是游人,課堂不是游樂場,學習不是走馬觀花,輕松愉快不是新課堂的本質特征;學生不是成人,應當用兒童的眼光去觀察,用兒童的心靈去體驗,用兒童的方式去研究,應當給學生更多的理解、支持、寬容和關愛。課堂不能單純追求熱鬧。理想的課堂,必須營造主動、有效、利于創新的思維場地,追求積極的思維文化。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氣氛下進行的學習,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表揚鼓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老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受到批評,則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我們常掛嘴邊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特別是學生說得好時,教師和學生一起鼓掌,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更濃。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小學識字教學的探索與研究”成果的部分內容。課題批準號:2017-JKGHYB-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