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杰
摘要:在新課改下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應當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運用于課堂。幫助高中生在高中這個關鍵性的階段,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按照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教師應該摒棄那些傳統的模式來教學。這樣才能高效率的進行工作開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高中物理;途徑新探
高考可以算得上是學生中的一大考。十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高考而做的準備。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希望能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贏得高考,才不辜負這十年的寒窗苦讀。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不是光靠勤奮就學得了的。很多學生覺得上課聽懂了,聽明白了,可是下課一拿著題卻還是不會做。這是現在學生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身為物理教師的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采用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將會有效地改善這個問題。本文就新課改下有效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途徑展開論述。
一、采用多媒體講課法
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聲音和視頻,將知識點傳達給學生。在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中,多媒體教學是最具有時代性與代表性的一種。學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識點,也可以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這不僅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講授法,也是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講課法。通過教師的講解來讓學生獲取知識點,學生能更好地去理解知識點。從而提高課堂質量改善課堂效率,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
(一)講課內容應具有科學性與邏輯性
教師應當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點來講解,這樣能更好地讓學生跟緊老師的步伐走。通過講解課文上的知識,能更有依據性,而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也應該具有科學性與邏輯性。具有科學性與邏輯性的知識點,學生能更好地獲取知識內容,也能激發其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物理這門學科的知識。
(二)講述語言,條理清楚
在采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自身講授語言的條理性。除了電子白板上播放的PPT視頻以外,教師應當做出適當的補充與知識點的講解,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點。教師講述語言應當條理清晰,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專注于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講述過程善于提問,多做演示
物理這門學科,不只是簡單的記憶。更多的是理解與實際操作。在講解牛頓第三定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力拍桌子,學生會感覺到力度越大,手的疼痛度越強,從而總結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過做這個小小的實驗,不僅能讓學生參與其中,調動其主動性,還能讓學生更喜愛物理這門學科,專注于物理課堂上的每個實驗與整個教學。
教師也應該在課堂上多提問,提問能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當時教師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之處時,便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突破重難點,便能更好地獲取知識,取得好的成績。
(四)講授應該多擴展知識內容
為了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讓學生不覺得物理這門學科枯燥。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并且多擴展知識內容,這樣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波的偏振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來擴展知識。告訴學生3D電影的眼鏡兒,其實是兩片偏振片組成,這樣就能達到3D效果。將知識點與生活所結合,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課堂。也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
二、實驗法理解知識
物理實驗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還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不會讓物理這門學科變得枯燥無味。比如說:在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向實驗室借多個彈簧,讓學生分成小組來做實驗,記錄實驗結果。教師來做最后的總結,讓同學們自己去發現規律,不僅能有助于其理解與記憶,還能提高其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在今后的物理教學過程中,能夠為有效的進行工作。
當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時,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分組實驗法,來探究這個定理。物理上有很多的實驗,教師應當讓學生分組來做或者自己在講臺上做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的過程。能更為有效的學習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三、多留時間給學生課堂討論
在新時期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為主體。教師不應該一節課都講解知識,而應該多留時間給學生課堂討論。討論就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學生之間通過分享知識,尋找問題,來達到一個揚長補短的效果。
(一)討論的問題有針對性
在高中這個擁有緊張氛圍的時刻,教師應該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來幫助學生。課堂討論的問題,必須有針對性,應該符合本節課的主題。這樣才能達到討論的真正目的。如果偏離本節課的主題,不僅浪費了學生與老師的時間,還不利于今后的課堂學習。所以說,教師應當了解本節課的主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
(二)討論問題,難度適中
由于剛剛學該知識點,教師所布置的討論題,不僅應該緊扣主題,難度也應該適中。難度太強,對于思維敏捷的學生來說或許具有挑戰性。但對于一般學生來說,難度太高會讓其喪失自信。難度太低,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沒有討論的意義,會在今后的討論過程中造成不良的影響。
四、多做題,由量變達到質變
在高中這個階段,不僅僅是學生成長的三年,也是老師成長的三年。教師應當不斷地改善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物理這門學科不比英語,需要的是更多的邏輯性與思維性。而邏輯性思維性,只能在練題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為什么大部分學生上課能聽懂,課下題卻不會做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當采用題海戰術。
(一)題海戰術
物理這門學科,沒有太多的文字上的記憶。需要瘋狂的刷題,來檢測你是否掌握了知識點。通過題海戰術,學生能掌握自己的薄弱環節與不同點。突破了自己的薄弱環節,就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二)多做錯題總結分析問題所在
錯題就是一個薄弱環節,一個學生要想突破自己,首先應該了解到自己的薄弱環節所在之處。突破了薄弱環節,就能突破自己。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去尋找自己的薄弱環節。多讓學生做自己錯過的題。就能突破自己,由量變達到質變。
物理這門學科,要采用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再結合題海戰術,就能取得一定的突破。本文是本人的經驗之談,希望對各位老師有所幫助。在新的學期里,幫助學生取得好的成績,不辜負家長對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