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婧
摘要:由于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有效措施,小學生課外閱讀要求落到實處有一定難度。江陰市環南路小學推行深度閱讀,旨在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提高學生感受、欣賞、理解和評價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練筆素材,增加他們的文化底蘊,培育其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悟性和靈性。學校運用深度閱讀喚醒學生閱讀欲望,提升學生閱讀品質,優化學生閱讀理念,打造學?!靶W校,深閱讀”的教育特色。
關鍵詞:深度閱讀;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5A-0069-04
江陰市環南路小學是一所普通的完小,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質量為中心,深化教研教改,努力打造書香校園,確立了“日記育人 閱讀立品”的辦學理念。
一、深度閱讀研究的緣起
我國歷代文人對閱讀都十分重視。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敝逃覅问逑嫦壬J為:課外閱讀的功效占百分之七十,而課內閱讀的功效只能占到百分之三十?!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規定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讀物的選擇,實施的方法、時間、評價考查的辦法等,所以真正將課程標準中關于課外閱讀的要求落到實處有一定難度。而綜觀小學生的閱讀實踐,卻存在動漫圖畫式的閱讀行為、囫圇吞棗式的閱讀行為、專讀作文選的閱讀行為等現狀,從而使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體悟、引發學生閱讀思考的效率較低,并亟待提高。
二、深度閱讀的內涵
深度閱讀,是指在課內與課外學習中,小學生在理解閱讀材料基本內容的前提下,能潛心會文,對閱讀材料有更深層次意義的理解,能對閱讀材料開展個性化的、合理的理解、感受或推測,在閱讀時學會獨立思考,能夠走出文字,深悟、深思出文字背后所隱藏的意義世界,明確人生價值,完善人格培養,以追求真的品格、善的心靈和美的情懷。深度閱讀與淺閱讀相比,提高了知識源的覆蓋面,擴展了知識的縱深,增強了知識點之間的語義關聯,降低了學生學習成本,實現了智能知識推薦,在課文或者書籍內容理解和閱讀行為理解的前提下,實現個性化知識推薦和具有情景感知能力的知識推薦。“小學生深度閱讀”就是以提升素養,培養理論思維、語文能力為目的的深層次閱讀形式。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語言的意義具有雙層結構,即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在國外,研究者們對學生閱讀理解過程進行了相關研究,如高夫的自下而上的閱讀指導模式。他認為人們閱讀是從字母的解碼開始的,而后是詞、短語和句子的加工,最后達到獲取文章的意義。古德曼提出的自上而下閱讀指導模式又強調在閱讀中預期那些沒有看到的東西的能力最重要,即深度閱讀。在國內,萊州市的張趙輝老師提出了“層進式”閱讀教學結構。他指出:研讀文章,要先通過全篇,得其大體,再重點研讀,品其精華,最后還得通覽全文,悟其所以,這樣方能通透閱讀文本。而安徽的陳運琰遵循思維的由“疑”到“無疑”的規律,對學生進行“四層次”質疑教學法研究,即表層質疑、里層質疑、深層質疑、聯想質疑,引導學生精讀深究文章,來提高其閱讀效率。這些研究只強調閱讀過程中閱讀理解的結果,而不注重對學生進行深度閱讀指導的方法、策略研究,影響并制約了學生深度閱讀水平的發展和提高。
三、深度閱讀的方式
學校推行“深度閱讀”,希冀在當今信息量激增的時代,讓小學生學會搜集處理閱讀信息,以多種形式呈現思考感悟,借此推動學校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逐步形成學校特色品牌。閱讀方式如下。
(一)立體式閱讀
立體式閱讀與傳統閱讀的聽說讀寫聯系在一起,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方法,并把能力因素和動力因素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如低年級小學生好奇心強且愛好廣泛,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師就從這點出發設計想象寫話,于是學生的寫話作品就會表現出想象豐富獨特,充滿創造色彩,彰顯無窮靈性。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讀了《小鳥和牽牛花》這個故事,我覺得胖胖的自己就是一株南瓜藤,也在努力往上爬呀爬,爬到樹頂小鳥的窩邊,用大大的綠葉為小鳥扇扇風,用葉兒上的露珠給小鳥解解渴,用甜甜的嗓音給小鳥唱唱歌……
(二)多途徑閱讀
繪本閱讀、詩詞閱讀、名作閱讀和網絡閱讀等都讓學生對人生哲理與生命價值追求產生深遠的思索。低年級小學生對繪本故事甚為迷戀,翻開書頁,認真指讀,總感覺故事快樂有趣含寓意。
如《小羊和蝴蝶》讓學生感受包容尊重,《亞歷山大和發條老鼠》讓學生懂得分享快樂,《這不是我的帽子》告訴學生友好相處,《禮物來啦》引導學生互相關愛。
中年級學生學習古詩《春日偶成》后,教師就引導學生把詩改寫為散文,以增強學生對古詩的感受能力,深化對古詩的理解。
如今是一個網絡資源共享的時代,網絡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逐漸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獲得新知的途徑。正因網絡閱讀有著閱讀方便、成本不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喜愛。學校電子閱讀課就是學生網絡閱讀評論的最佳時機,短短40分鐘的深度閱讀課堂上,學生品讀《蘇東坡傳》的幾個片段,就悟出了蘇東坡的幽默機智、熱愛生活、情感豐富、剛正不阿和幸福滿足等精神與智慧。
(三)多元化呈現閱讀
學校以習作的形式與其他系列的表演形式對閱讀進行理解感悟和思想呈現。唐代詩人杜甫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嘧x書、善讀書、好讀書對習作必有幫助,寫文章就得心應手。讀后寫讓學生學會揣摩作品的表達順序,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甚至開始質疑文中的觀點。讀后演通過有趣的表演訓練及情景中的角色扮演,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力、肢體表現力,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使他們集中注意力,建立自信心,提高語言理解能力。
四、深度閱讀的特征表現
理想的教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深度閱讀能充分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其特征表現如下。
(一)深在閱讀指向
深度閱讀已不單追求此前慣用的方式方法,還追求師生素養的提升與閱讀后獲取的人生感悟,由淺入深,拾級而上,獲取豐富的營養。在多讀書,博聞廣識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的產生就是逐漸由一知半解到透徹之悟的過程。深度閱讀是獲取知識營養的一個重要手段,邊讀邊思,就如同在知識浩瀚海洋中的航行,不僅領略大海的表面風光,而且還能洞察奇異的海底世界。
(二)深在閱讀內容
深度閱讀不僅進行淺顯的文本閱讀,更趨向于生活閱讀及人生閱讀,在閱讀中引導熱愛生活,珍惜生活,愉悅創造,體現自身價值。閱讀書籍,可以使人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詩詞里可隨李白縱酒放歌,也可如辛棄疾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散文里可感受清麗脫俗有哲思的文字帶來的享受,沉醉于文學的深邃悠遠,小說中有哲人指點方向,助你規劃人生。
(三)深在閱讀廣度
深度閱讀不再是語文學科中的專利,而是成為向外拓展延伸至多學科的閱讀系統。深度閱讀活動讓閱讀更顯非凡魅力:閱讀與學科結合,讓數學更奇妙,讓英語更奇特,讓科學更奇幻;閱讀與課程結合,讓社團活動變得生機盎然,人氣超然;閱讀與德育結合,讓學生且讀且思,且感且悟,叩擊心靈,守正揚善。
五、促進小學生深度閱讀的策略研究
倡導深度閱讀,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為此,學校積極營造校園閱讀氛圍,引師生入知識殿堂,養成閱讀習慣,拓寬閱讀視野,提高感受、欣賞、理解和評價能力,為大家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練筆素材,增加學生文化底蘊,培育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悟性和靈性。學校運用深度閱讀喚醒閱讀欲望,探索閱讀品質,提升閱讀理念,把閱讀揉進平常學習的脈絡,以滋養人生,豐富人生,同時實現校園閱讀的環境化、課程化、常態化、活動化、全員化、科學化,打造“小學校 深閱讀”的教育特色。
(一)環境雅致清新
學校的閱讀畫廊介紹優秀名著,拓寬學生閱讀視野。閱讀主題,推薦名人名作,介紹名家名篇。暢銷新書,激發閱讀興趣,滿足閱讀需要。閱讀網絡,開辟推薦版塊,傳送悠悠書香。整個校園就是開放的閱讀場所。校園草坪、花壇、走廊、操場都可進行“陽光漫讀”,校園轉角書柜洋溢書香,桂花樹下方廊浸潤書香,墻面閱讀宣傳欄飄散書香……師生置身讀書的氛圍中,享受書的熏陶。閱讀環境的創設,豐富了閱讀時空,創造出理想的閱讀氛圍。
(二)課程推陳出新
1.引讀小古文。朱熹云:“詩須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小古文與生俱來就有著與現代文截然不同的魅力,學校小古文閱讀課程所選文言文大多是成語典故、傳說故事,短小精悍,且含有深刻的寓意。閱讀小古文,有助于培養學生高雅的氣質和脫俗的審美觀,培養文言語感。學生在摘抄本上積累古文中的精彩句段、成語典故等,并簡單運用文言詞語。這些融進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生活,使其欣賞文學的品位有所提高。
2.推名家名篇。課題研究啟動后,很多名家名篇被推薦為優秀課外讀物,這些文章文質兼美,既是學生學習規范語言的典范,又能給予文化熏陶和審美愉悅。學校名家名篇閱讀課程就是讓學生在一篇篇經典作品中,與作者共同經歷一件件打動人心的往事,結識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與作者齊賞美景,聽作者暢談坎坷,在習作本上寫下悟出的人生啟示。閱讀名家名篇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更有助于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語言鑒賞力的培養。
3.設繪本課程。曹文軒說過:“繪本是大善大美大智慧,是所有文學藝術門類中最靠近哲學的一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學校繪本課程的設置著重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讀繪本《討厭黑夜的席奶奶》時,學生通過看封面插圖上的大眼貓頭鷹猜想席奶奶為什么會感到害怕,先寫下猜想的種種理由,再來仔細觀察圖畫就可打開認知廣度,加深繪本閱讀的思考。繪本《一只有教養的狼》讓學生在質疑中從故事里找尋答案,培養發散思維,讓故事所隱藏的道理更加深入學生內心。
(三)活動風采卓然
1.繪本劇演出。繪本是展開閱讀培育的重要載體,而繪本劇是將繪本內容以舞臺扮演的方式呈現,從而使學生與故事中的人物一起體驗、思考和反省。高年級學生送繪本,低年級學生演繪本。在繪本劇《老鼠娶新娘》的演出中,低年級小學生精彩的表演將每一只老鼠的個性都鮮明地展現出來,演繹自信天真,令人耳目一新。
2.主題閱讀節。在“品三國”主題閱讀節中,學生查查古漢字,猜猜歇后語,賞賞人物,說說成語,背背詩歌,講講故事?;顒幼寣W生思維更有含金量,產生富有個性的感受,表達欲望更加強烈。
3.課本劇編演。藝術表演引入課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等,同時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精神。小學生從讀課文到編劇本再到演劇本,借助課外書籍,充分發揮想象力,活用語言材料,真正讓課文“活”了起來。中年級學生自編課本劇《狐假虎威》,低年級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道具,展示森林里所發生的故事,表演入情入境,語言惟妙惟肖。他們的表演告誡大家,要善于去偽存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弄清真相。
4.學生論壇會。學生講壇是學校一大品牌活動。每年春季,高年級的“閱讀之星”向大家呈現個人獨特深入的閱讀體驗。學生講壇給他們提供了平臺,引導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并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形成文字,以演講的方式跟同學匯報和交流。該活動既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又鍛煉演講能力,同時樹立讀書榜樣,以身邊真實事例影響更多學生,喚醒他們的閱讀期待,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5.齊聲唱經典。中華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精粹,內容博大精深。有感于央視將詩歌寓教于唱的活動,學校也將詩歌化作朗朗上口的歌聲傳遞于學生。國旗下,陽光下,各班學生不僅齊唱耳熟能詳的《詠鵝》《春曉》,還詠唱了《敕勒歌》《游子吟》,最后全校吟唱袁枚的《苔》,勉勵自己在人生路上擁有苔的精神,不放棄,不自卑?;顒幼寣W生對詩歌的內涵和外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6.評論影視劇。優秀的影視劇作品能給學生心靈上帶來反思與感悟。學生們練習寫短影評,有益于培養胸懷天下、放眼世界的博大胸襟,可以提升藝術修養,豐富文化知識,提高對文學的欣賞水平和鑒別能力。如在《尋夢環游記》的短評中,學生寫出了一些深刻領悟:有時候只有愛才可以克服所有困難;死亡永遠不會是愛的終點,我們所愛的人永遠都會活在我們的心中;世界上真正擁有永恒生命力的是家庭和親情……
要讓學生閱讀思維由淺薄走向深刻,由感性走向理性,深度閱讀是必由之路。只有靜心閱讀,用心感悟,辯證思考,用各種方式去深入探究、認真實踐,我們才能聆聽到智慧拔節的聲響,彰顯“深度”的魅力。閱讀正一點一滴地揉進學生平常學習的脈絡,滋養著人生,豐富著人生。
責任編輯:石萍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Pupils Deep Reading
MAO Jing
(Jiangyin Huannanlu Primary School, Jiangyin 214400, China)
Abstract: For lack of concrete, operable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some trouble in putting thei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to actions. Our school starts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of deep reading to expand students reading views and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perception, appreciation, comprehension and evaluation, so that it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Meanwhile, rich and colorful activities of reading have been done to enrich students writing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ir cultural knowledge, and to develop their inspiration and flexibility for their native language. Application of deep reading arouses students desires for reading, heightens their reading qualities, optimizes their reading ideas and creates the educational features of “small school with deep reading”.
Key words: deep reading;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