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芳 夏慧瓊
摘 要:地理信息科學是一門與當今信息社會結合非常緊密的專業,由于專業特點在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涉及涉密保密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保密工作的特點,在教學、科研工作中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涉密、泄密事件發生。
關鍵詞:地理信息科學 高等學校 保密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 (A)-0000-00
地理信息科學主要研究在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信息進行處理、存儲、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過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人們熟知的地圖、GPS導航等都屬于地理信息科學研究的內容,高校是開放的環境,在教學、科研工作中涉密載體、涉密計算機的保密十分重要。但高校對于保密工作的認識還不夠,保密防范技術也落后。現通過對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特點提出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保密工作的一點對策和建議。
1 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特點
近年來,地理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國土、建設、規劃、交通、公安、民政、水利等行業,成為精確掌握國情國力、提供管理決策水平的重要工具。隨著網絡技術和3S技術的進步,地理信息產業迅猛發展,巨大的市場需求要求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數據,開設地信信息科學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幾百所高校設立有地理信息科學專業【1】。高校不同于專業的科研機構,它具有開放性、流動性、模糊性、分散性、渠道多樣性等特點,保密工作更加嚴峻在教學科研環節中將會涉及大量的地理信息數據,學生在查閱資料、實際操作中也會涉及地理數據,如測繪類專業有時會使用測量儀器測定一些地區的經緯度等地理信息。同時,各高校地信專業一般都有專門的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配備了必要的GIS硬件和軟件,而且在實踐或實習過程中所用到的數據資料【2】【3】就會涉及保密工作。因此,高校地理信息專業在注重教學科研的同時,特別需要加強保密安全防范意識。
2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在教學、科研工作中保密形勢
2.1 地理信息保密常識
地理信息通常被描述為與地理空間位置相關的自然現象、經濟現象和人為現象的信息總稱;可細分為自然地理信息、經濟地理信息、人文地理信息和待整治利用的基礎地理信息,其中基礎地理信息是自然地理信息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其他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基礎和信息載體。基礎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理數據和地形數據: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數據和各種多尺度的基礎地形數據庫、基礎航空攝影資料、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衛星遙感資料、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等【4】。特別是地形圖和測量成果,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產品或普通出版物,尤其是包含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等重要的空間地理信息數據【5】【6】。由于涉及我國領土、疆域的主權和國防安全等重大問題,歷來作為機密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有關規定,國家測繪局會同國家保密局對測繪管理工作的國家秘密范圍(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做出了明確規定(國測辦字[2003]17號):
a)絕密級基礎地理信息
包括:1:10000、1:50000全國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
b)機密級范圍
①涉及軍事禁區的大于或等于1:10000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及其數字化成果;
②1:20000、1:50000和1:100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及其數字化成果;
③空間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圍相當于上述機密基礎測繪成果的非基礎測繪成果。
c)秘密級范圍
①構成環線或線路長度超過1km的國家等級水準網成果資料;
②非軍事區1:5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
形圖,或多張連續的覆蓋范圍超過6km2的大于1:5000的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及其數字化成果。
普通地圖是依據國家基本地形圖編繪而成,主要以表示地面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的地圖,沒有嚴密的地貌特征和地理坐標數據。地圖上主要表示水系、居民地、交通線、境界線等,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要素。如人們常見《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和各省市的行政區劃地圖等。專題地圖是按照一定的編制原則,突出而完善地表示與主題相關的一種或幾種要素,淡化其他要素。如:交通圖、城市地圖和旅游地圖等等。專題地圖的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既能提供教學與科研的需求,又能滿足國民經濟、國防建設以及規劃決策等等多方面的各種專門用途的要求【7】【8】【9】。
2.2 網絡信息化環境下地理信息專業保密面臨的形勢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但地理信息保密問題常常被人們忽視,泄密事件很多是通過互聯網傳播、移動存儲介質使用不當造成【10】。高校是個開放性的環境,教師和學生查閱資料、信息溝通都是通過開放的網絡連接。網絡信息化環境下,保密工作非常嚴峻。
首先,高校的開放性使得信息交流更加頻繁,在實際交流過程中人們的防范保密意識也差,在網絡信息化下,我們可以方便的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地理信息服務,尤其是谷歌地圖的出現,使人們對地理信息保密產生誤區,認為地理信息觸手可得,保密沒有意義,導致高校里地信專業的保密意識更加淡泊。
其次,高校的地信專業由于專業特點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編程能力、網絡應用能力。教師和學生都通過計算機在互聯網上查閱大量的資料、傳送資料信息等。在互聯網下,我們每個人上傳我們感興趣的地理信息,下載方便我們的地理信息,在此過程中,應該牢記哪些地理信息涉及到國家秘密,不能隨意上傳。
3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保密認知問題
3.1 認識誤區一:保密意識淡薄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中,往往沒有專門的保密安全教育相關類課程,教師在講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往往忽略掉地理信息保密知識,導致學生對地理信息保密知識了解不夠,在學習過程沒有保密意識。
3.2 認識誤區二:過度保密,不利于教學科研
地理信息科學在實驗教學中,會運用到大量的地圖數據,在科研和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將會接觸到地形圖等涉密地信信息。如何既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實驗教學,又能做科研服務好社會是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在安全保密管理中面臨的首要問題。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保密處理技術的出現使得地形圖保密應用兩不誤,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校地信專業在實驗教學環節中運用地形圖時有關保密管理的難題【11】。
國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圖保密處理技術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完成,這一技術是對原本需要保密的地形圖中全部點位的大地坐標施加一種平移。經變換后地形圖數據,大地坐標得以保密,其絕對定位精度降低到軍事保密的范圍內。經過保密處理的地形圖,相對精度保持在國家規范規定的范圍內,能滿足一般工程建設、工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的需要,城市規劃、道路建設,GPS導航等等。即地圖進行脫密處理后可以完全滿足教學需求,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保密工作,不要將未脫密的地信數據提供給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在教學過程中將不會產生泄密等事件的發生。
4 高校地信專業保密管理的建議
高校地信專業的保密管理主要包括人員教育、數據資料管理、存儲介質、計算機和打印復制設備使用和維修等。
1、要在宣傳教育中堅持長效機制,在人員教育方面,要使人人有保密意識,要對地理信息的保密有初步的認識,了解地理信息保密的范疇,不會因無知而發生泄密事件。而高校學生流動性大,作為專業任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保密牢記于心,對學生要長教育、勤叮囑。建議新生入學都進行一次地理信息保密教育。
2、要有一定的制度約束,建立相應的臺賬,提高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生的保密意識和責任意識。當前社會,網絡化時代,地理信息保密問題,其實師生需要了解那些需要保密,平時應該如何防范,防微杜漸,平時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我們不能不用網絡,如何在網絡化時代運用好地理信息數據才能使我們工作和學習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3、在保密工作中充分利用新技術的優勢
雖然現在有很多技術手段可以有效的將地信數據進行脫密處理,但是合理有效的保密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高校地信專業高度重視,充分遵循信息化條件下信息資源利用和管理的客觀規律,建立科學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才能促進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地信專業從教學到科研都與地理數據密不可分,要把保密教育工作當做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保密工作做在前,才能充分利用好地理數據。
5 結語
高校地理信息專業的保密工作要加強認識,對保密工作重視,樹立“保密工作人人有責”的意識,才能使得高校地理信息專業在做好教學科研的同時,也將保密工作貫穿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得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樹立良好的保密意識。
參考文獻
[1] 伍李春,霍俊橦.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105-108.
[2] 周菊紅.高校科技保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9:36-38.
[3] 熊林華.高校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涉密問題與保密管理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2):197-199.
[4] 華玉民,廖祥春.國家空間地理信息資源的保密管理與開放使用中的幾個問題[J].地理空間信息,2004,2(1):3-7.
[5] 傅慧敏.測繪成果使用管理中的安全保密性探討[J].河南科技,2014,(7):223-224.
[6] 張清浦.地理信息保密政策研究[J].測繪科學,2008,33(1):14-20.
[7] 熊偉.測繪成果保密利弊淺析[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0,33(5):218-220.
[8] 張清浦.基礎地理信息的保密政策問題[J].地理信息世界,2007,(12):15-17.
[9] 劉瑩.淺談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資料檔案的保密工作[J].測繪技術裝備,2014,(3):76-77.
[10] 汪淼.網絡環境下的地理信息數據保密與安全[J].測繪與間地理信息,2012,35:72-73.
[11] 顧根全.涉密地理信息數據保密管理的對策研究[J].保密科學技術,2014,(1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