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 馬志君
摘 要:研究目的:通過深入分析研究,探討目前“體醫結合”的發展狀況,找出目前制約其有效發展的瓶頸問題,并進行實踐研究,進一步探討“體醫結合”的實際效果。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等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研究得出,目前“體醫結合”相關研究以取得階段性成果,成果多集中在相關理論層面,而可以進行實踐推廣的具體模式相對較少,這正是目前研究的重點所在。
關鍵詞:體醫結合 健康促進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a)-0000-00
“體醫結合”是將體育手段與醫學手段有機結合,將運動人體科學所包含的的運動醫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康復學、運動處方等與醫學所包括的康復醫學、營養學、康復醫學、康復評定等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互滲透,達到多學科綜合。“體醫結合”的服務對象更加廣泛,未病之時,疾病之際,病愈之后均可適時介入。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們的追求隨之提升到對健康的追求。人口老齡化,老而不健康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國家在不同時期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辦法,有效緩解健康問題給社會帶來的各種壓力。
本文針對“體醫結合”相關理論進行深入研究,探討體育與醫學的有機結合點,以期通過體育手段促進人的健康,給醫學以輔助。同時亦用醫學相應理論去科學指導大眾健身。促進“體醫”融合的快速發展,根據目前體育與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現狀,及其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發展態勢,找出目前制約“體醫”結合深層次發展的瓶頸問題,并解決問題探索科學應對方案,為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提高人民群眾參與體育健身的積極性以及不提高市民身體素質,為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快速發展,促進體育和醫療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在前期理論研究基礎上將進行實踐驗證研究,選取老年人群身體健康干預進行實驗驗證,驗證“體醫”結合的實踐應用效果。通過多學科的融合與交叉,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進行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形成合力。構建起一條“體醫”結合的健康促進新模式,旨在為體育與醫療衛生協同快速發展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實驗研究需要,在社區體檢中心選取實驗對象20人進行實驗究,擬通過為期12周的運動干預,探討“體醫結合”手段對老年人健康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1.2 研究方法
根據研究需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等進行深入研究。首先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分析了解目前“體醫結合”方法對健康所帶來的促進作用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并對實驗對象進行為期12周的實踐研究,探討“體醫結合”對健康帶來的促進作用。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為了驗證體醫結合對老年人健康干預的影響,本文特進行實驗研究,深入分析“體醫結合”對老年人健康促進影響。
2.1 “體醫結合”對老年人健康促進研究結果分析
根據研究需要,按相關實驗操作要求,最終確定15名研究對象進行實踐研究。通過研究的出一下結果。
表1 “體醫結合”干預實驗前身體機能測試指標的影響分析統計表
測試指標 肺活量 血壓 脈搏
舒張壓 收縮壓
對照組 2758.20±100.58 84.20±4.49 123.20±5.17 75.40±1.67
實驗組 2749.00±113.05 82.20±4.44 121.00±3.81 75.80±0.84
(p<0.05差異顯著用*,p<0.01差異非常顯著用**)
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相關測試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進行實驗研究。
表2 “體醫結合”干預實驗后對照組身體機能測試指標的影響分析統計表
測試指標 肺活量 血壓 脈搏
舒張壓 收縮壓
2758.20±100.58 84.20±4.49 123.20±5.17 75.40±1.67
2765.00±94.07 83.20±2.95 122.203.70 75.40±0.89
(p<0.05差異顯著用*,p<0.01差異非常顯著用**)
通過為期12周的“體醫結合”干預,對照組各項測試指標有所變化,但不顯著。對照組的肺活量由2758.20±100.58上升到2765.00±94.07,舒張壓由84.20±4.49下降到83.20±2.95 ,但通過統計學分析均無顯著差異。
表3 “體醫結合”干預實驗后實驗組身體機能測試指標的影響分析統計表
測試指標 肺活量 血壓 脈搏
舒張壓 收縮壓
2749.00±113.05 82.20±4.44 121.00±3.8 75.80±0.84
2778.00±97.57* 80.60±4.56* 121.20±3.56 75.00±1.22*
(p<0.05差異顯著用*,p<0.01差異非常顯著用**)
實驗組通過為期12周的“體醫結合”干預后各項測試指標出現變化,肺活量由2749.00±113.05上升到2778.00±97.57,舒張壓由82.20±4.44下降到80.60±4.56,脈搏由75.80±0.84下降到75.00±1.22,各項測試指標經過統計學分析,差異顯著,證明系統的“體醫結合”干預對身體機能帶來了積極影響。
3 結語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及所進行的實踐研究,“體醫結合”對老年人健康帶來了積極促進作用,有利于促進老年人健康提升,有效緩解社會醫療壓力。但研究也發現,目前我國“體醫結合”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如干預實施的指導者,數量少,層次低。目前“體醫結合”多處于理論階段研究,實踐應用研究相對較少,缺少研究的成熟經驗。還沒有提煉出切實可行的干預模式可以進行大面積推廣。如何探討出行之有效,便于推廣的“體醫結合”路徑正式現階段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崔杰,朱艷艷,張本俊,徐從體醫體結合”模式下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5,03:160-163.
[2] 黃亞茹,梅濤,郭靜.“醫體結合”強化運動促進健康的指導——基于對美國運動促進健康指導服務平臺的考察[J].中國體育科技,2015,06:3-9.
[3] 鄧建偉,林騰,孫從永,劉軍,陳丹.“醫體結合”在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發展中的應用[J].體育科研,2013,05:91-94.
[4] 房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發展路徑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探究[J].體育與科學,2011,05: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