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航
摘要:臺詞在舞臺表演中是富有生命力的語言形式,演員脫離了劇中人物思維和感情的臺詞,只會成為聲音的空殼,在舞臺表演過程中要求演員在假定性與規定情境的過程中應該具有劇中人物應有的心理狀態、性格因素,在這些條件的前提下并要求表演員聲音形式與臺詞內容要完美結合。一下將以節奏在臺詞中的變化來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臺詞;節奏變化
一、節奏在獨白中的運用
節奏是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進行的完整運動形式。用了反復、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后連貫的有序的整體即是節奏。節奏是話劇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的變化是有聲語言藝術進行發展的根本,是有聲語言藝術的靈魂。
舞臺語言闡釋的節奏來自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和語言行動,在舞臺上說臺詞時語言節奏的變化并非只是演員語速上的快慢,還包括聲音形式明暗的對比,語氣、語調的情感色彩,演員通過情緒的變化、語勢明暗的對比、節奏的快慢等規律性的運動來增添臺詞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紅色風暴》這部電影中施洋大律師的獨白是非常典型的一段男聲獨白片段,因此在拿到這段獨白時首要是對它進行基調的確定,劇中人物的語言反映著他對人、對事的態度,是最能表達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是我們了解人物的第一要素,因此要從劇中施洋律師的人物語言中去尋找人物性格。從劇中人物語言可以看出,施洋律師的性格剛正不阿,為了普通工人的切身利益可以在法庭上言辭確鑿的指控被告。并且以清晰的思緒一一列舉被告“魏處長的父親”所造成的悲慘事故發生的原委。在這段臺詞獨白處理過程中,確定了獨白的基調,人物性格,了解故事發展后,便要確定臺詞語言的節奏類型,在《紅色風暴》這個獨白片段中首先要確定主導性的節奏,通過分析人物性格,我們可以確定主導性的節奏為“高亢型”,聲音首先要明亮高亢,語言氣勢多為一揚再揚,氣勢要宏大,語速略微偏快,重點處的語調、語言氣勢的轉換也需要大多是昂揚積極的。其次在整體臺詞節奏的處理中又要加入凝重、低沉和舒緩的語言節奏形勢。
二、確定節奏的方法
(1)欲升先降,欲降先升
在確定了節奏的主要類型和次要類型后,則要確定節奏的運用原則及方法,在《紅色風暴》這段獨白的開篇我們要用“欲升先降”來調整后面高昂的情緒節奏的起伏,開篇“施洋律師”以沉穩有力的聲音緩緩告訴大家這場人命官司的原委,獨白從開篇“本律師今天接受死難者家屬和江岸鐵路工會的委托,...去替魏處長的父親開壓道車。首段臺詞平鋪直敘需要突出幾個關鍵的重音,其他則以“降”作“升”的鋪墊,為引起這場慘案事故的經過做一個概述。“魏處長的父親因急于要去新市場看女伶風騷潑旦...從后開始聲音上揚以高亢有力的聲音開始控訴這個老人的無理,和仗著兒子的一官半職來欺侮底層人的蠻橫和霸道,直到律師講完了全案的經過。后面語勢轉折加入疑問,三個并列的疑問句拋出,“這難道還不明白嗎?真正的殺人兇犯是誰呢?難道是黃得發嗎?這三個問句的拋出是為了讓觀眾聽到后面緊接的答案“兇手是那位已經死去了的魏處長的父親”,節奏放慢重音強調。但是在句語勢一定是高亢向上的,以便后面講述這個被害者悲慘的家庭和作為底層人面對魏處長這樣有權勢的無奈,語勢的下降來呼吁在場觀眾對這個被害者家庭的同情和激起對魏處長這種人的憤慨,這里節奏的運用應該做到以“降”作“升”的鋪墊,就加大了升降的變化的幅度,以不同程度的“欲升先降,欲降先升”組合起來的節奏轉換和承接,觀眾才能感受到表演中臺詞的升降、節奏的變化。
(2)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律師在呼吁觀眾關注點放在這個悲慘的被告家庭上,“工人兄弟們,哪個父親不愛兒子,哪個兒子不愛父親…他出生在窮苦工人家里,吃不飽穿不暖,…他除了干嚎之外,做不出任何表示;
這段臺詞的處理要慢下來,語勢向下走緩緩道來,為接下來語勢的上揚節奏的加快作充足的準備,在臺詞闡釋中語速的快慢,是節奏轉換變化的又一重要的組合關系,劇中人物的語速快與慢,一方面是內心節奏的反映,另一方面是由音節的長短的差異,在這段臺詞的處理中要努力的做到“慢中有快,快中有慢”以及“慢而不拖,快而不亂”。這種快慢相間的組合,需要根據劇情和人物心理的需要用在段落和句子之間。
(3)欲重先輕,欲輕先重
“律師指著受害人妻子,她從小受盡了有錢有勢人的壓迫,從小就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在臺詞闡釋中聲音形式的重與輕,源于劇中人物內心的感受,在處理這段臺詞的過程中也同時需要注意到吐字的力度、口腔的松緊以及氣息密度大,聲音則會加重,反之,吐字力度弱、口腔控制松、氣息密度小、聲音收小則輕。
在處理《紅色風暴》這段獨白的過程中,節奏的細致分析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從節奏種類的分析,到節奏的運用原則及方法都需要演員認真的分析不斷的實踐去修整,臺詞闡釋中的節奏是概括性和抽象性的,但是在實際的表演中,又需要演員在闡釋臺詞時,對劇情、人物、關系、劇作家所要表現的思想主旨有充分的理解,要根據具體的劇情和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來合理地運用節奏。
參考文獻:
[1]胡愛民.《獨白——表演中獨白闡釋的藝術》[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