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景時幾乎不加任何的修飾,只是將眼前景物細細描繪出來,甚至是簡單地排列出來,隱去了主觀的抒情和一己的評判,也隱去了寫景的主體本身,這使得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具有一種鮮明的“隱匿性”特征。然而,這種“隱匿性”的描寫看似隱匿了一切,實際卻達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不明則明”的效果。本文試從王維山水田園詩中“隱匿性”描寫的表現出發,探究這種描寫特色產生的原因及其背后隱含的多重意蘊。
關鍵詞:王維;山水田園詩;隱匿性
作者簡介:魏榮臻(1995.11-),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山東大學(威海)2015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讀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8-0-01
一、王維山水田園詩“隱匿性”描寫的表現
(一)主體的隱匿
王維描寫景物,總是將主體排除在景物之外,“人”不在詩中,不在景中,呈現在讀者眼前的似乎單純是一幅景物的圖畫,不過細細思來,主體的“我”其實并沒有離開過,而是與此情此化而為一、融為一體了。“秋山斂余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木蘭柴》)秋色絢爛,余暉反照,飛鳥相逐,彩翠分明,山霧縹緲。寥寥幾語,全為寫景,不著人跡,然而深入其中,卻發現詩中處處著“我”之影。正是由于“我”心之“空”,所以心中才能放下這空明縹緲之景,景的空明是主體心境的自然映照,賞全詩之景,仿佛總能窺見景物旁邊的觀景人,故無需著“我”而我自在其中。
(二)情感的隱匿
讀王維的一些山水田園詩中描寫景物的詩句,我們很難在其中找到像他的送別詩、言志詩等詩作中那樣的明顯的情感表達。沒有主觀的修飾,詩人在語句中仿佛隱匿了一切的情感,沉淀了一切的欲望。“颯颯秋雨中,淺淺石復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欒家瀨》)秋雨迷蒙中,白鷺起舞,水鳴伴奏,成為一幅生機盎然的圖畫。詩人只是淡淡地描摹,卻也使人的心情得到洗練與沉靜,字里行間不染一絲情欲,也沒有把筆觸伸向抒情的吟唱,但單純的景色描寫卻也能深深觸動人心 。
(三)思想的隱匿
在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中,閃耀的思想靈光似乎被他隱去了,他在這里不再顯露個人的思想與智慧,而是單純做了一個心中風景的描繪者。“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全詩沒有一處是熱烈的抒情言志,我們只是隨著詩人的進入深林,感悟周圍環境的空寂幽渺,同情感的隱匿一樣,詩人在此也隱匿了自己的思想。不過,思想的隱匿并不意味著思想性的貧乏,相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往往氤氳著獨特而深刻的思想意境,表現出他心靈深處皈依著的儒、釋、道等多重思想感悟,只不過他不會將這種思想的感悟刻意表達出來,而是選擇在景色描繪中自感流露。
二、“隱匿性”特色產生的原因及其背后意蘊的分析
(一)詩化的禪境人生
王維從小就生活在佛光禪影的籠罩之下,佛教思想影響了他的一生,自然也就融入了他的詩歌創作之中。佛教認為,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虛妄不實的,所謂“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所以,執著于虛無的形和相自是可笑。王維也深諳這一點,他說:“心舍于有無,眼界于色空,皆幻也。”(《鑒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一切皆虛妄,所以一切不強求,也無需在外物之上強加什么,心性是多余的,甚至連感官也是多余的。另外,佛教還追求一種大徹大悟的“無我”之境,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不汲汲于自我主體之顯露,正是他對 “無我”之境的徹悟下心境之空明與澄澈的表現。
作為一個半隱半仕的封建仕人典型,王維致力于在紛繁世界中追求內心的清凈與真實,深契佛機的他自然悟到了一切,當面對清新明麗、簡潔無穢的自然風光,他的被機務勞碌了的內心也慢慢得到了洗滌與沉淀,此時的他對于一切都沒有親疏愛憎之分,一切的雕飾也全部被拋棄,回到了本真的狀態,所以我們看到的讀到的也就只有那最真實的景色與最真實的王維了。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清麗淡雅,明白曉暢,沒有造作的文字,不執著于喧嚷的世事,正是深得禪宗美學要義的表現。
(二)道家思想的詩意闡釋
王維的思想跳躍在佛道兩極之間,二者相輔相成,難以剝離。“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家提倡“齊物”,外物之間沒有分別,我與外物也沒有分別,沒有分別也就不需要分辨,所謂“物物自分,事事自別,而欲由己以分別之者,不見彼之自別也。”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王維的待物之道,主體的“我”與客體的景是不需要分別的,故在他的山水田園詩中,很難找到“我”的影子,進入景中,也就了解了本真的“我”。
《莊子》有云:“氣者也,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心齋,謂心靈淘洗澄凈,凝寂虛無,達到虛凈純一之境。心靈被愛憎榮辱填滿了,就再也達不到“虛靜”,相反,虛空其心,忘掉一切愛憎榮辱,才能真正得道。讀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我們看不到愛憎,看不到欲求,也看不到說教,詩人在此超越功利的審美心境、審美態度,他沒有刻意將什么表現出來,其實也沒有刻意將什么隱匿起來,隱匿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無為就是有所為,“無”中自生出“有”,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內心。
參考文獻:
[1]王維.王維集校注[M].陳鐵民.北京:中華書局,1997.
[2]王維.中華傳統詩詞經典·王維詩[M].趙仁珪,王賀.北京:中華書局,2015.
[3]劉寧.王維孟浩然詩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譚朝炎.紅塵佛道覓輞川[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