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軍
摘 要:為改變林木種苗管理工作的傳統粗放管理,需要相關研究人員根據當前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確保能夠生產出更多的優質苗木。通過對現階段種苗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剖析,提出了林木種苗管理問題的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林木種苗管理;問題;措施
隨著工業的發展,社會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在經濟高速發展時,環境卻成為了經濟發展的犧牲者。近年來,我國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不論是北方的霧霆沙塵暴還是南方的滑坡泥石流,全球的氣候變暖問題,均離不開林業的開發與保護。所以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應重點強化林業的保護管理工作,而林業種苗管理是促進林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因而在林管理中,還應做好種苗管理,以提高樹苗的存活率,為林業的整體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林業種苗管理的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地形較復雜,因而林業發展也較不平衡,相對來說,西北的地形與氣候不適合林業的發展,林業資源相對匾乏。而隨著人類的發展,林業資源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雖然在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的建設下,林業的發展已得到了改善,但力度仍不夠,植樹造林工程的建設尚且有待改善。而在植樹造林工程的建設中,苗種管理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只有保證苗木的成活率,促進苗木的健康生長,植樹造林工程才有意義。但就我國目前的林業苗木管理來看,水平仍然非常滯后,不論是在生產管理方式還是在技術上都有待改進,特別是一些氣候環境惡劣的地區,林業種苗管理的難度大大增加,簡單、粗放型的林業種苗管理很難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因而針對我國林業苗木管理的發展現狀,應盡快發現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二、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1.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林業種苗管理在人們的心目中普遍認為是一項農業活,只要做好施肥、除草、澆水等工作就好,并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認為誰都可以從事林業種苗管理的工作。但其實林業種苗管理遠不止這些日常的管理,要保證苗木的成活率,促進苗木的成長,不僅要有過硬的農業技術知識,了解苗木的生產習性,選擇合適苗木進行培育,還要知道如何促進苗木的生產,對苗木生長中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方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但在實際的苗木管理中,苗木管理人員往往缺乏相應的苗木管理知識,在苗木出現問題的過程中也不能尋找有效的方法促進苗木的生長,因而整體的林業管理水平低。這種缺乏專業種苗管理人才的現象勢必會給苗木的培育帶來不良的影響,致使苗木的存活率下降。尤其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更強調短期的利益,而這種收益較長的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視,因而應加強林業種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
2.缺乏先進的設備。在林業種苗管理中,大多數的管理都還運用傳統的管理形式,不僅效率低,還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水平低。并且管理中的大多數機器設備相當陳舊,并未進行及時更新,集約化程度低,設備的運用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求。這種簡單且缺乏先進性的管理設備的管理模式,無法給苗種管理帶來新的突破,因而整個的生產經營水平尤為低下。
3.市場信息不暢通。在林業種苗管理中常常會因為信息不暢通,出現某品種供不應求或供過于求的現象。在不能很好把握市場供需的情況下,導致林業種苗管理不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實時調整,因而林業的整體發展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種苗管理還會受到政府政策方面的影響,在一些情況下,由于信息不暢通,大量種植某種樹苗,使商品價格降低只能進行低價處理,利潤率低下。而客戶在急需產品的情況下,往往購買的樹苗并不符合計劃的需要,且缺乏質量。這種因信息不暢通造成的對生產商及客戶的影響,勢必不利于林業市場的發展。
三、提高林業種苗管理水平的措施
1.改善種苗管理模式。在林業種苗管理中,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利于種苗管理,因而應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在管理的過程中改變過去簡單的管理模式,對林業種苗管理進行整體的規劃。在初期應加大投資力度,使得整個的生產向集約化、產業化、基地化方向發展。加大種苗管理的扶持力度,切勿認為種苗管理只是一項農業活,不需要技術的參與,杜絕錯誤的管理理念。與此同時,在初期就應加強技術的運用,根據氣候、地形、苗木的生產習性、市場的需求合理選擇培育的品種,提高種苗品種的質量,而在之后的管理應注重苗木存活率的提高,運用適合苗木生產的管理模式促進種苗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整體的種苗管理能根據具體的情況向集約化方向發展。還可以利用我國土地資源種類豐富的特點,在不同的區域對樹種進行培育,培養優良的樹種,大大提高樹種的存活率。
2.集資加大科研力度。種苗科研力度的提高與資金的投人有很大的關系,只有提供充足的資金,科研才能有效地開展。因而可以利用社會的力量進行集資,并且還可以設立專門的林業基金機構,對林業保護等知識進行宣傳,讓社會上的人員進行投資。這樣不僅能加大種苗管理的投人還能對種苗進行研究,加強良種的培育,提高種苗的免疫能力,從而根據需要對苗種技術進行研究,提高苗種的技術水平。
3.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林業苗種管理水平的提高沒有專業人才的支持是行不通的,因而在資金的投人上也應重視人才培養這塊資金的投人。在林業苗種管理人才的培養上,一方面可以通過工資待遇的提高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在內部對人才進行培養。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改變林業苗種管理人才的運用模式,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以此激發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而對于優秀的管理人才進行嘉獎,可以吸引專業的苗種管理人才。此外,在內部可以組織相應的管理培訓工作,組織苗種管理人員學習先進的知識,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和相關學校建立對接工作,讓苗種管理人員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分享交流,從根本上提高苗種管理水平。
4.暢通市場信息交流渠道。隨著信息網絡的發展,苗種管理也應合理運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渠道,建立一個苗種管理的信息交流平臺,通過網站發布苗種的相關信息,及時反映市場的供需,便于苗種工作的開展。同時,信息交流平臺的建立不僅能及時反映市場的需求還能做到資源共享,對苗種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
林業種苗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只有切實綜合社會各界的力量,讓人們真正意識到林業建設的重要性,種苗管理才會真正得到重視,林業種苗管理的水平才能得以提高。但這并不是一蹦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地予以展開,針對林業種苗管理中的問題,不論是政府還是個人,均應對林業建設給予應有的重視,在資金的投人、科研、人才等方面給予所需的支持,從而最大限度的解決林業種苗管理問題,促進管理質量水平的不斷攀升。
參考文獻:
[l]曹林峰,吳智林.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措施.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