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晶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一定要克服簡單的數學知識學習與應用,而要注重學生在數學思維能力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在小學數學階段的學習是為將來學習更抽象和更有難度的數學問題打好扎實的基礎。這個時期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習慣形成的時期,是學生形成獨立的學習思維,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好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學習的主體作用的關鍵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要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形成主動認知和思維能力培養的一個過程。所以,數學能力思維養成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通過對以后在數學領域有成者的調查顯示,他們在學生時代,大多就對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刻意培養,而又極其重視數學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實踐運用,有的甚至能夠創新性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從以上也可看出,數學思維能力其實是數學學習中的培養核心,數學思維上的發展不僅僅關系到數學成績的好壞,而是對人的一生的思維邏輯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數學思維能力也是創造力、邏輯力和實踐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是十分有意義和重要的。所以,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和培養,尤其是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培養學習思維習慣基礎的時期,教師要在這個階段為學生打牢學習思維基礎,更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能力訓練和開展思維訓練活動。不能一味的要求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各類題型和算法進行死記硬背,而不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維分析。這樣的結果就會使有些學生最后因為題型的變化而感到茫然、束手無策,從而想不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有甚者,做題只是單純的追求速度,結果卻總出現毛病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的是解題的思維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算法。要培養學生的是思想思考的習慣性,使學生從單純的知識積累型向智能發展型轉變的過程。而在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在課堂上創作一些有效的教學情境,對思維能力加以訓練,并且讓學生在訓練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能力而奠定好堅實的基礎,以期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1.認知發展從感性到理性的培養
學生對學習細節的觀察力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基礎。而觀察力主要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總體印象中獲得的,并且對事物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一切學科的思維能力培養的途徑和基礎。所以,小學數學教學也不會例外。也只有通過一些感性豐富的材料,才可幫助學生在啟發思維中獲得提高,最終逐步掌握一些數學概念的方法。當然,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從感性認識過濾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和能力,要達到這種標準最主要的還是讓學生學會怎樣看問題,從哪個角度去看問題和思考問題。如在數學幾何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用一些幾何造型來給學生們進行講解示范,如拿個棱型物體教學時,學生們會發現在不同的角度觀看物體的形態、大小都是不同的,教師要在肯定學生對棱形認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物體的特征和狀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研究的層面上來使學生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又能發展觀察事物的能力,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
2.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的能力和要求
素質教育提倡是的在課堂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應竭盡引導教學的義務,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主動的思維與研究,所以,在數學課堂上要對學生積極進行逆向思維的培養,從而有力的激發他們運用逆向思維解題的興趣。比如說,有這樣一道題:二十五減多少等于十一加多少。如果從正面解答,以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水平是相當難算的。但如果用逆向思維的方式,讓學生想像用十一加上一個數,再加上相同的一個數就等于二十五,那么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的推算出結果來。這樣的解題方法,既解決了數學問題,而又能讓學生們掌握逆向思維的方法,真是一舉兩得的事。
3.培養學生內在思維能力
一是要采用興趣教學,吸引學生不斷對數學思維問題進行思考。教師還要力求每堂課都是一堂精品課,精心組織和設計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每一堂課生動有趣。在課堂設置方面還要精心的設計和創造動人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同時,更要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的數學思維問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二是要攻取難點問題,讓學生勤于思維。教師應把難點問題和教學課程適當進行分析、理解、整理,降低難點問題的答題難度,把難點消化分解,以便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三是提倡創新,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讓學生運用數學邏輯邏輯思維,從事物的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格。在教學上,教師一定要做到多鼓勵、多支持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對于一些難點和疑點的問題,在沒有清晰和完整的答案之前,教師一定要秉承求同存異的原則,不能直接否定學生有自我獨到見解的想法。教師多以肯定為主的回答學生的解題思路,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向廣闊的領域發展。
4.指點學生注意思維方法上的掌握
數學的思維方法有許多種,如分析性思維、綜合性思維、具體與抽象性思維、一般與特殊性思維等。而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的發展階段,思維在條理上還不是很清晰,并且學生極其不善于組織自已的思維情緒。那么,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教師要通過一系列的示范、引導和指導,在循序漸進之中使學生切實獲得一些真正能促進學習能力提高的思維方法。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注重加以指點,并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意見和建議,啟發學生的學習上的興趣,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3).
[3]李揚.小學數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4(17).
[4]范增軍.對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5(06).
[5]周振宇.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淺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2).
[6]李海英.小學數學分層教學實施策略[J]學苑教育,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