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蘭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社會發展步伐,社會需要更多的身心健康、愛好廣泛、品學雙優的人才。所以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開始深入進行教育改革。新課程改革提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提倡傳統的應試教育。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音樂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我國傳統的老師講解、學生死記硬背等教學方式顯然不能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反而可能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失去興趣,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還需要改變教學方式,不斷嘗試教學創新。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生;音樂素養;綜合素質;教育
音樂會對人類精神、情感、靈魂、品格產生作用,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文明建設的需要。音樂素養的培養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其重要性如漢子、詞語對于文章寫作的重要性一般。所以小學音樂素養的培養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刻不容緩。重視小學音樂素養的培養,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跨世紀建設人才的關鍵。加強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對于提高民族音樂文化素養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長遠的意義。小學音樂教師都應該深刻了解小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從而通過相關措施,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本文就新課程下,如何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一、教師自我修養的提高。
教師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音樂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學工作,同時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教學之外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知識掌握水平和教學水平,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可通過專業技能培訓,主動學習音樂專業內相關知識,也可以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參加專業內評級考試等不斷深造,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同時老師也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一些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學生制定最為適合的教學方法。
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上即使老師教學水平很高、老師課堂內容再精彩,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主要老師要能理解小學生年齡階段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小學生天性喜歡玩游戲,所以在課堂中,我們可充分應用游戲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合理的游戲,將游戲中的趣味行,參與性以及情景性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準確地把握游俠中的教育功能,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與評價方法融入其中,如在游戲中可加入視唱練耳訓練。游戲性教學不僅可以保留游戲的趣味性,同時又能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到相應的知識,從而也能讓學生對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美國著名心里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當今的教育不再是過去了,教師應式的教,學生死板的學,而是把教育變的更為藝術,把學生的學變的更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的學,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在課堂中學生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思維,表現自己的能力,這也正符合我們學校所倡導的“少講多學、精講多練”,把學生培養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以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宗旨,同時把課堂教學變的靈活多樣,把教學陣地交給學生,教師只做一名“指揮官”,去引導、點播學生,而不是把學生變成“復讀機”,一塵不變的跟著老師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要從點滴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四、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傳統的小學音樂課中,主要是教學生唱相關的歌曲,從而音樂課也就變身成為了“唱歌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顯然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我們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可以嘗試進行課堂延展。讓學生接觸更多課堂外,更多的音樂知識。比如我們可以應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供學生欣賞,作品類型包括兒歌、民族音樂、經典音樂、流行音樂等多種類型,從而豐富課堂內容,陶冶學生情操。另外,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各種常見的樂器,也可讓學生體驗相關樂器,同時老師向學生簡單的介紹相關樂器的知識、演奏方法,也可以現場為學生表演。進而增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對相關樂器的認識,進而在無形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五、恰當應用師生交流的方式,激發學生音樂情感。
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需要同學生多交流和溝通,縮短與學生的距離,由此激發學生音樂情感,使其對音樂這門藝術的理解與認知更加深入。在音樂素養教育中,學生占據重要位置,是其主要對象,向教師表達自己的實際感受是學生的希望,不過在教學中教師時常處于主導地位,沒有帶給學生較為親近的感覺。所以,教師應該創造機會同學生溝通和交流,不知可以進行音樂方面的交流,還可以講述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和學生對于未來的想法等等。當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并且對教師較為信賴的時候,必定積極配合教師的音樂教學。
小學生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是當下所有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創新和改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以及自我修養。同時,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性及其興趣愛好,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方法多式多樣,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當地的教學條件,應用游戲、多媒體、素材引入等方式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