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芳寧
摘要:現階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地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可以促進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體驗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的最好的教學方式,因而本文就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使用的相關要求以及注意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期望為我國初中地理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地理;地理課堂;具體應用
一、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具體要求
一方面是對初中地理教師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師利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前提是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師自身的情況,教師自身的特點,與學生溝通的方式來進行就教學內容方面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構建一種友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另一方面是對初中生的要求。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要學會彼此相互合作相互尊重。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教學更要求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配合默契、充分交流,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有所收獲,提高自身的素養。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體驗式學習方法
在地理教學中,體驗教學方法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定,通常所采用的體驗式學習方法包括動手操作、社會實踐和情景體驗法。
(一)動手操作的體驗式學習方法。
動手操作的體驗式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體驗中學習地理知識。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設計連續的環節,使得學生不會產生厭倦心理,而且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可以有安全隱患,教師要注意指導,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給予解決和反饋,另外操作的內容還應當與地理知識內容緊密相關。例如,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已經遭到破壞的自然現象,可以讓學生在地球儀上尋找圖片所在位置,也可以讓學生拼圖,以使學生對于各地的自然特點印象深刻。
(二)社會實踐。
初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很強。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通過觀察各種地理現象來體會地理教學內容,并引發各種思考。具體而言,社會實踐的體驗式學習方法可以采用社會調查訪談和實地考察參觀法兩種方法。社會調查訪談。在初中地理學習中,社會調查訪問是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探究的能力,并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要實現初中地理教學目標,社會調查訪談是體驗式學習中較為有效的途徑。實地考察參觀法。為了培養學生實地考察的能力,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某地區的自然風光,并深入了解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工農業以及經濟發展狀況,由于各方面因素而造成的環保問題等等,不但增強了學生對于地區的了解,還會在頭腦中形成該地區未來發展設想的藍圖,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情景模擬。
對于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識而言,學生光憑教師的講解和借助自身已有知識的幫助,很難真正地理解,若采取情景模擬的手法來開展教學將會有助于學生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手段讓學生觀看地球公轉與自傳的動態變化,或者讓學生自己制作相關的模型。通過教師在一旁的逐步引導,逐漸解開與地球運動相關的一系列的重點難點問題。并且提高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四)動態化信息軟件的應用。
隨著時代科技水平的提高,許多軟件可以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比如“谷歌地球”的運用,谷歌地球是當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其中的動態信息使得地理知識從抽象化到具體化,其三維立體效果極佳,更能形象直觀地反映地理信息,有更強的實用性,相較于傳統的地圖更容易查找。通過該類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接納地理知識,使得地理課堂更為生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
三、地理教學中體驗式學習實施要點
(一)營造有利的體驗學習環境。
地理學習中,學生的興趣決定著自我探究問題的程度以及學習的深度。開放的學習環境,民主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探究問題的欲望,這個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放的學習環境,民主的學習氣氛,是實現教育角色轉變的重要條件,有利于促進師生角色的轉換,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若想讓學生學習他們認為最有用的地理知識,讓他們能夠表述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看法,就必須把學生真正放在學習主體者的位置上。體驗學習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學習環境不開放、不民主,就無法實現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上的“體驗”。
(二)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
教師在選擇體驗性學習的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生所處的環境以及學?,F有的學習資源來選擇體驗學習的內容,例如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土地資源,來對現有的、唾手可得的資源來進行研究性學習,這樣既能調動他們參與的熱情,也能滿足他們求知的欲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在選擇體驗學習的內容時,要選擇在地理上起過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響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和地理現象,以及重要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發展的基本線索。
結語
本文就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使用的相關要求以及注意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提出了進行動手操作、情境模擬、社會實踐及使用信息技術的方式來助推初中地理教學,另外營造體驗式的環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也是地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期望為我國初中地理教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協作學習情景下的知識意義構建與體驗式教學——CBI英語課程的行動研究[J].外語教學,2009,30(04):75-79.
[2]傅青蘭,章琪,李海舟,余俊武.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社區體驗式教學的效果[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04):378-380.
[3]朱雪梅.“多元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基于地理教學觀察的行動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11):63-68.
[4]丁生軍.教學在“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融通中前行——兼論地理教學的生活化[J].中國教育學刊,2017(06):67-71.
[5]余鳳梅,陳實.StarC云端一體化環境下地理課堂師生互動行為分析——以蘇州市部分中學地理教學為例[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03):76-81.
[6]李琳,李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目標的演進及對課堂教學形態的影響——以中學地理課程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9(01):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