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應
美育就是審美教育。美的東西總能夠吸引人、感染人、啟迪人、塑造人,甚至改變人。教師如果把枯燥、乏味的初中英語課堂變成一個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知識殿堂,讓追求新奇、活潑好動的初中生在富于美感的環境中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英語教學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質量就能夠得到保障和提高。反之,如果課堂上沒有美,或缺少美,學生就會感到單調,容易失去興趣,就會逐漸降低參與教學的熱情,教學目標也就難以圓滿實現。事實上,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讓美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當今,科技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飛速發展,國際化日益加快,美育對于人的發展和融入多元社會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針對初中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有意識地實施美育,既是職責所在,也是能力的體現。本文就如何運用美育美化、精彩課堂以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做出一些探討和總結。
一、讓課堂成為一個充滿美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展現英語的文字美、韻律美和結構美
要使學生感覺和認識到,英語也是一種美的語言。美在其形、其音、其構造。
漢字是方塊形,各種字體的美感自不待言,但是作為線形文字的英語,其各種字體也獨具特色,令人賞心悅目。英語手寫印刷體,秀中有剛、挺中帶圓、排列整齊、簡潔明快;英語斜體行書,灑脫但又莊重,給人以挺拔、渾厚的感覺;英語圓體字母由連續的曲線組成,圓潤、流暢,具有抒情舞蹈的姿態,給人以飄逸柔情的美感。教師要善于在多媒體中和板書時,運用不同的字體,展現英語的文字美,讓學生欣賞和模仿;要指導學生練習英語書法,增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和成就感。
英語的韻律美,體現在語音的連讀、爆破、輕重、快慢、停頓、節奏和語調的抑揚頓挫之中。教師要經常地播放不同英語國家的人說的英語,讓學生領略地道英語的韻味,產生學習的欲望。要講解發音和語調應用的奧妙和技巧,適時進行朗讀和聽說訓練,培養他們正確應用口語的能力。
英語的單詞、短語與句子的構成,既有極強的科學性,又包含著豐富的美感。英語單詞中的復合詞、復合句、詞性的轉化形式、時態與語態、前置與后置、倒裝、反義疑問句、諺語與成語等等,無不體現出結構美。教師要通過對大量例子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認識到英語單詞、詞組,乃至句子的結構,像大自然中的生物一樣,就是一個完美的藝術體。
2.展現教師的儀表美、表情美、舉止美和語言美
教師要將美的藝術融入自身的儀表和教態之中,提高個人魅力,帶給學生審美的體驗,為教學做好美的鋪墊。
英語教師的儀表美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美的氛圍起著很大的作用。教師最好根據自身的性別、年齡、身材和性格特點,選擇或大方得體、或新潮亮麗、或活潑干練、或瀟灑大氣的服裝,要避免過于莊重、拘謹、古板、老氣的服裝。男教師的發型要顯得精神蓬勃,女教師要顯得雅致美觀。
表情美作用巨大。教師也要注意用和藹、友善、熱情、陽光的表情展示親和力,以贏得學生的信任,促進情感的溝通,拉近心靈的距離,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人世間最美的表情就是微笑。學生見到老師的微笑,就會把老師當作朋友,就會樂意與老師合作。為此,教師切忌將負面情緒帶入課堂,制造陰沉、愁苦、壓抑、冰冷的氛圍。
教師的舉止美也至關重要,能夠體現教師極高的藝術修養和氣質。大方、自然、恰當、優美、瀟灑的舉止對于組織教學有著很好的補充和配合作用,而講解知識點時,幽默、夸張的演示動作對于增強學生的記憶、烘托課堂氣氛則有著突出的效用。因此,無論是板書、提問,還是演示,教師都應該用優美的舉止感染學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教學中尤其關鍵的就是教師的語言美。教學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是教學活動的物質外殼。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體現在語言功夫和語言藝術上。準確、簡潔、清晰的語言決定了課堂的效果,而親切、熱情、贊美、鼓勵、安慰的語言則決定著師生關系的和諧。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師應兼而有之。同時,語言美更體現在教師英語的標準、地道和富于表現力方面。如果教師說得自然流暢、抑揚頓挫、清晰明白、快慢有度、音量適中,就會贏得學生的敬佩,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當然,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的語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3.展現英語國家的自然美、社會美和文化美
在多媒體教學時代,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有機地穿插一些與英語國家的有關自然風光、古今建筑、社會生活、風土人情、體育比賽、游樂狂歡、圖畫雕塑、音樂舞蹈、電影電視等等各方面的圖片或者視頻,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心馳神往的感覺,會激發他們努力學習英語以更多地了解英語國家的熱情。可以講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節日傳統、交際禁忌等知識,也可以在墻報上介紹一些英語幽默故事、笑話、諺語、格言等,讓學生受到異國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品味。告訴學生,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文明都有偉大燦爛之處,值得鑒賞和學習。
二、讓教學活動成為一個美的過程,增強學生的獲得感
1.展現教師的教學美
教學是一門藝術。高度藝術化的教學會讓學生全神貫注、如癡如醉、配合默契、物我兩忘。一位優秀的、高明的初中英語教師總能夠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高屋建瓴,駕輕就熟,化繁為簡,由淺入深,循循善誘,講練結合,指揮自如,水到渠成。教師在課堂上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作為演員,就要既會講解,又會演示。講解要做到清晰明白,準確科學,簡潔精煉,細致入微,語速適中,音量適度,語氣和藹;演示要做到動作高雅,準確到位,適時夸張,適當幽默。作為導演,就要善于指揮,靈活應對,收放自如。組織課堂活動,要謀劃在先,面向全體,精心安排,科學有效。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要安排合理,各種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教師要使出渾身解數、百般手段,在短短的一節課內,讓學生輕松掌握目標生詞、語法、對話或文章的內容,會讀、聽懂,對提問應答如流,內心產生愉悅的獲得感。
2.展現教材中的意境美
意境是教材的靈魂。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設法展現、發掘或創造美的意境,是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手段。英語教材中每單元都有對話和短文,有的本身就有美的意境,如一些課文,教師可以通過展現精心準備的情景圖片或視頻、配合聲情并茂的講解,通過播放朗讀材料教學生朗讀和師生問答來一道感受美的意境;有的本身并沒有什么美的意境,如一些對話,需要教師配上唯美的圖片、動畫或音樂,再通過講解、師生問答來挖掘體味;有的則完全沒有意境,如單純的語法講解部分,這就需要教師用心選取合適的圖片或動畫來創造美的意境,輔助語法的講解。如果教師沒有營造意境的意識,教學就會停留在平淡的知識傳播的層面上,學生就缺少了精神內含的欣賞,缺少了美的體驗。
3.展現教材中的人性美
初中英語教材中有一些關心、幫助、理解、尊重或激勵他人的教材內容,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八年級下冊Unit 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九年級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等等,教師應該適當利用,通過討論、啟發和聯系自身的日常行為,幫助學生培養優良的品格,樹立高尚的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總之,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針對初中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應該既有一個優美的視覺環境,又有一個優美的教學過程,使本來單調、沉悶、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變得豐富、活潑、熱烈、有趣、精彩,同時讓學生在視覺上、聽覺上、心理上、心靈上和精神上,全方位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教師的教授和指導下,積極、主動、熱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參考文獻:
[1]黃麗芬,陳麗勤.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認知思維導向分析[J].基礎外語教育,2016(2).
[2]王克強.中學英語課堂生態的重構路徑及實踐策略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2).
編輯 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