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摘要】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現代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政府財政管理目標從預算平衡逐漸擴展到管理政府資產、控制行政成本、提升運行效率、防范債務風險、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等更復雜、更多樣的目標,這也對政府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從政府財務報告編制的轉變、政府財務編制和支出運用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政府會計報告披露及財政資金支出的相關建議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主要目的在于尋求更合理、更恰當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以此促進我國會計事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關鍵詞】政府財務報告;預算收支;財政預算
我國早期政府會計信息是通過預算收支情況表來向信息使用者披露相關信息,反映政府對資金和公共資源的使用情況。預算收支情況表并沒有詳細披露其風險與成本控制情況。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現代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政府財政管理目標從預算平衡逐漸擴展到管理政府資產、控制行政成本、提升運行效率、防范債務風險、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等更復雜、更多樣的目標。這無疑對政府會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反映則政預算的執行情況,還要反映政府財務運行成本和風險管理情況;不僅要包括預算資金的收支情況,還要包括政府管轄范圍內資產負債等資源的管理使用情況。同樣的在我國目前財務目標框架的結構下,既要求反映財務預算執行情況的預算報告,也要求編制反映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現金流量情況的現金流量情況。
一、政府財務報告編制的轉變
在政府財政管理目標出現變化時,政府會計制度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變化。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基礎,實際上是政府會計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圍上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問題。我國目前的預算收支報告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反映當年預算執行情況,但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擁有資產、負債等財務狀況,尤其是無法反映政府目前承擔的未來負債情況,不利于防范財政風險,也不利于提高政府財務管理水平。我國政府會計近幾年逐步發展以權責發生制為確認基礎的政府財務會計核算,以便提供科學準確、具前瞻性的政府會計信息,成為政府決策者判斷當前和未來政府財務狀況、恰當把握各項公共經濟政策方向與力度、實現公共財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
有學者指出:政府財務報告有助于提高財政透明度、中長期財政決策效率和績效考評效果,是現代政府治理的重要手段。從則政部披露的相相關信息中可以發現,我國政府自2011年起開始試點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會計制度與編制指南辦法。但是在中央財政部與各省財政廳當中并沒有發現政府主體發布的綜合財務報告,進一步深入探究筆者發現:試編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僅在內部使用,導致外部無法進行分析與評價。
《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試行)》中的規定,政府要求其政府主體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編制政府財務報告包括政府部門財務報告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應當包括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當期盈余與預算結余差異表),報表附注,政府財政經濟分析和政府財政財務管理情況。
通過查閱《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的相關信息,筆者了解到了在政府會計報告的披露中,存在著現行準則的要求與政府實際信息披露不相匹配的情況,在政府不斷進行自身財務報告編制方案的探討中,如何根據已經試行的相關政府報告反映出來的問題,不斷尋求更合理、更恰當的披露方式,不論是對信息的內部使用者如政府、相關行政部門、機構,還是對外部使用者社會大眾、公民個人,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政府財務編制和支出運用存在的問題
作為納稅人,我們希望在了解到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加后,更希望通過政府披露的會計報告了解財政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但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政府財政預算支出的數額經常是小于實際執行數,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存在著巨大的需求,滿足不了政府發展需要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體現出政府的財權和事權不相匹配的問題。
(二)資金的分配使用不盡合理。以教育資金支出的使用為例,筆者發現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占比很小;以醫療衛生支出方面,基層醫療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占比較小卻在行政事業單位醫療的投入上較大,這些問題都反映出資金的使用不夠合理,在一些重要領域應該加大投入力度。
(三)新一年度財政預算制定也存在著一定問題,根據2017年度預算執行的情況,我們發現在交通運輸和城鄉社區支出上預算實際執行的數額高于預算數額,但是在2018年度預算草案的制定中,其金額卻小于2017年度預算數額。
以重慶市2017預算執行情況為例,主要通過預算收入與預算支出來進行分析。這《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有多處不同:首先,編制基礎不同。編制辦法規定運用權責發生制,預算執行情況表按照收付實現制。其次,報告內容不同。預算收支情況表中只包括了收支平衡表,沒有相關財務報表與附注。更是缺少了政府財政經濟分析和政府財政財務管理情況。最后,信息披露力度不同。編制辦法規定所需要披露的信息反映更詳細的政府擁有資產、負債等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中僅僅公開了預算的收支,缺少信息很多。這樣的預算收支情況分析是無法反映政府目前承擔的未來負債情況,不利于防范財政風險,也不利于提高政府財務管理水平。
三、對政府會計報告披露及財政資金支出的相關建議
(一)在政府會計報告的披露上,大多數的披露都是以預算報告為主,缺少對財務報告的規范化披露,并且信息的披露不全面、不規范。筆者建議政府財務報告盡快能夠結合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規范完整的對財務報告和預算報告進行披露。
(二)在信息的公開度上,不同省市信息公開力度不同,重慶的公開較為規范、透明,而河南省的公開相對較亂,這些都可以對比相應省份財政廳的網站信息得到。筆者希望政府能夠在官方網站上進行統一的規范化,方便信息的使用者進行查閱。
(三)關于財政資金的支出上,希望政府在資金分配上應該充分考慮上年度資金的使用情況,更加合理的安排本年的財政資金支出的配比,滿足不同民眾對公共資源的預期使用要求。
綜上所述,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現代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政府財政管理目標變得更復雜、更多樣,此時,政府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應對環境變化,主要方法有規范完整地披露財務報告和預算報告,提高信息公開力度,合理安排財政資金支出配比等,在滿足不同民眾對公共資源的預期使用要求的同時,進一步促進我國會計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一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試行)[Z].財庫[2015]212號.2015-11-16
[2]財政.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Z].財庫[2015]212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