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登亮 睦潔 尹明
【摘要】職工創新工作室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發展職工先進性,培養技能型、創新型人才,促進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單位職工創新工作室均基于生產需要有針對性地成立的,且已經成為單位技能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生產瓶頸問題攻克的搖籃,是職工創新活動的陣地,也是成果孵化、推廣的堡壘。根據多年來運行情況及取得成效來看,職工創新工作室在企業創新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與預期存在一些差距,導致員工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有限,無法有效發揮出工作室帶頭人的作用,不利于企業自助創新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工會;創新工作室;自主創新;工匠精神
自2009年以來,西北石油局采油二廠工會先后創建了“吳登亮創新工作室”、“開心工作室”、“梁洪云工作室”、“機泵管理創新工作室”等工作室,并以自治區級昊登亮“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引領,帶動四個工作室同步建設,創新成果碩果累累,截止目前已創建自治區級創新工作室2個。
為積極發揮創新工作室在企業創新創效中的作用,采油二廠成立了以各工作室帶頭人及優秀員工為主要組成的創新創效領導小組及專業評審小組,共同探索職工創新工作室運行、管理模式,在此過程中發現一些掣肘創新工作室發展、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問題,本篇論文就以采油管理一區吳登亮創新工作室為例,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以提升職工創新工作室在企業創新創效中的戰斗力。
一、工作室現狀
采油二廠四個創新工作室成員由5名高級技師、6名技師、20多名業務骨干組成,創新工作室發揮“技師攻關隊”的乘法效應,結合采油廠生產實際,堅持問題導向、自主技術創新。其中“摻稀流程高壓回流改造技術、高壓軟管標定技術”等多個技術革新項目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在采油廠攻堅克難、創新創效中發揮了很強的戰斗力。以“昊登亮創新工作室”為例,截至目前已取得“一種過濾器、一種自主潤滑光桿盤根盒、減壓閥及摻稀壓力控制系統”等實用新型發明專利13項(2項待證書),“一種井口防噴裝置”獲得發明專利證書,完成“摻稀流量在線快速標定技術”等各類創新成果57項,24項獲獎,其中“提高抽油機調沖程時效”2016年榮獲中國石化科技部優秀QC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一等獎。
各創新工作室雖然碩果累累,但真正實現轉化的卻寥寥無幾,截止目前“昊登亮職工創新工作室”已取得西北油田分公司“科技獎勵證書”6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級1項,這些創新成果基本都是“市場買不到,生產真需要”,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的產品,但往往因為其安全性能、材料質量存在質疑,缺乏部門鑒定、缺少孵化平臺、得不到資金支持或部門協助,最終“曇花一現”,使創新成果只能停留在報專利階段,無法轉化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不利于創新工作室的發展。僅以“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轉化為例,其轉化率不到46.15%,且只在采油二廠層面進行了推廣。
二、分析制約創新工作室科學發展的主要矛盾
(一)各創新工作室獨立運作、缺乏交流
各廠、各單位(部門)工作室之間未建立溝通交流平臺。目前,各工作室創新工作基本是根據本單位生產需求開展,而大部分問題都存在共性,因缺乏交流而出現重復研發,造成財力、物力及人才的浪費。比如“井口光桿盤根密封盒的研制”一廠謙明大師、二廠“吳登亮”工作室、三廠國宏大師均有不同研發成果,但是各工作室自行研發的成果都各有利弊,如果能夠提前溝通交流就可以規避缺點,達到成果共享,互助互利,既節省開發成本,產品在原有基礎上也能得到提升。
(二)缺乏統籌規劃管理
一直以來,各單位職工創新工作室歸屬于哪個機關部門的問題都未得到徹底解決,且各涉及部門只要成果,不予項目資金支持,造成工作室在創新研發階段只能四處化緣。同時在日常運行過程中,出現了工會、人力資源、管理區、技師協會交叉管理的現象,導致開展創新工作年初無計劃、月度無匯報、年底無總結,在成果申報時,造成成果、專利重復上報、統計,成果不能真正為企業提質增效發揮作用。
(三)推廣應用渠道不暢通
縱觀近年來各廠的創新成果,特別是榮獲各級獎項、具有很強應用前景的項目,由于安全部門未鑒定、自制工具無技術規格書而無法采購、扶持資金緊張等各種原因,創新成果推廣應用的屈指可數,大部分仍停留在“展覽品”層面,使得很多優秀項目僅僅是一張獲獎證書、一本專利證書、一篇技術革新論文。例如“一種井口防噴裝置”是國家發明專利技術,也是經受過現場實戰考驗的成熟產品。
三、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局、分公司統籌規劃
為了有序開展創新工作,需要局、分公司專門處室牽頭,在各二級單位間持續組織開展工作室成果展示、經驗交流會,各創新工作室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共享革新成果。同時,結合各單位特點,統一規劃安排,把每一個職工創新工作室打造成領域層面的翹楚,有的放矢,開展有側重、具特色的創新項目。
(二)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由局工會統籌規劃,各部門協作配合,建立健全職工創新工作室運行管理辦法及相關考核機制,如工作室管理制度、創新創效立項標準、成果發布與應用制度、考核評比制度等,并要求各工作室根據制度要求制定年度項目計劃、月度進度匯報、季度成果交流材料、年終總結等,將每一項內容列人績效考核中。以比促學,以學促新,促使工作室運營有章可循、依章辦事,形成良性循環機制,達到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
(三)設立專項資金
申請設立創新創效專項資金,用于項目改造、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成果孵化、場地建設、宣傳展覽等軟硬件設施建設,從人員管理、項目審批、問題協調、推廣應用等各方面保障資金使用,以滿足職工創新工作室從發明立項到實際應用、從交流研討到成果展示全過程的資金需求,為創新工作保駕護航。
四、結束語
縱觀全局,職工創新工作室必然是企業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我們只有不斷地總結經驗、補足短板,統籌規劃全局、完善制度建設、保障資金需求、發揮工會力量,才能使其在企業實踐創新中發揮戰斗力。我們將繼續利用好這個平臺,攻堅克難,展現西北石油人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為企業打好提質增效升級攻堅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