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玉涵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價值評枯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進行評估的需要也劇增,尤其是在適應市場競爭中的改制、上市以及并購等經濟活動方面,但與此同時,由于企業價值評估對象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企業價值評佑也面臨諸多問題,不僅涉及面廣,且技術性較強,相應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也成為規范的焦點,尤其在涉及評估結果方面,都需要引起重視。本文分析了企業價值評佑的內涵和意義,討論了目前企業價值評估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價值評佑的方法進行了比較,認為合理評估企業價值需綜合運用多種評估方法,做到靈活運用。
【關鍵詞】價值評枯;方法;應用
一、引言
當前,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化巨大,企業要進行資源整合、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就要推動改制、上市等一系列市場活動。在此背景下,企業價值評估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進行評估的需要也劇增,尤其是在適應市場競爭中的改制、上市以及并購等經濟活動方面,但與此同時,由于企業價值評估對象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企業價值評估也面臨諸多問題,不僅涉及面廣,且技術性較強,相應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也成為規范的焦點,尤其在涉及評估結果方面,都需要引起重視。
企業價值評估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企業價值評估的復雜性與特殊性,操作中必定出現風險,如何控制價值評估中的風險,盡可能降低風險損失,是企業價值評估中面臨的關鍵問題。鑒于此,本文分析了企業價值評估的內涵和意義,討論了目前企業價值評估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價值評估的方法進行了比較,提出了選擇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的思路。
二、企業價值評估的內涵和問題
企業的價值往往是基于市場競爭而言的,價值即消費者愿意花費的用以購買企業商品的價格。企業收入是價值的體現方式,也反映了商品銷售量與單價的關系。企業價值評估的作用也是為了市場競爭而存在的,即企業在做出投資、發展或一定的管理活動時預先進行的價值評判,以充分掌握企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并作出相應決策。在并購之前,管理者會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能力以及市場競爭能力進行評判,以綜合考察企業未來可能給投資人帶來的價值,這也對企業價值評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準確地判斷股權價值等全面信息,進而通過有效整合為企業所創造價值。
目前企業價值評估主要面臨幾個問題,一是研究相對滯后,缺乏統一的企業價值評估概念,這會給評估工作的開展帶來難題,影響評估進度,在評估和判斷的時候,并不能僅僅關注企業當下盈利,主要是面向未來,看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營業收入和發展潛力。但對企業做出可靠的預估需要更多的能力,我國在這一領域明顯落后。價值應當是企業資產在未來貼現值的價值,不同評估方式評價方式的不同,往往影響對未來收益的預估結果,甚至差異很大。二是方法不科學,目前最常用的是成本法,也是最易于接受的方法。但對于持續經營的企業而言,企業價值評估主要采用收益法和市場法。其中收益法采用的評估思路符合價值評估原理,吻合了企業價值資產特征,也是目前實務界傾向于采用的方法。三是評估者素質偏低。評估人員須具備專業知識且合理運用完成評估工作。由于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評估人員實踐經驗可能不足,且待評估企業的經營情況變化較大。
三、企業資產評估的原則
企業價值評估應該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而不是按照主觀想法隨意進行,可分為以下三條:一是客觀公正。要求以科學合理的數據信息為依據,并對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合理分析,并用客觀公正的方式角度進行評估,不該把個人和主體利益放在首位。二是成本效率。成本效率即提倡節約,要在符合法律法規前提下保證評估效率,節約人力則力物力成本,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形成良性循環。三是風險防范原則。要減少評估人員或者機構在企業價值評估的過程中的不當或錯誤意見,應該通過對評估方法的合理選擇規避風險。
四、企業評估方法選擇分析
一是市場法。即在公開市場上找出若干個被評估企業的參照企業,通過對其交易和經營狀況的對比計算價值比率,然后進行分析、類比和修正,得到企業初步估價。一般步驟是首先明確被評估企業基本情況,如企業權益、經營和評估范圍等。然后在公開市場上挑選與被評估資產相同或者相似并完成交易的參照企業,將相關數據和經濟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合適的價值比率并經過分析控制權、流動性等因素的調整,以便在評估報告中明確披露。此類方法要注意參照企業的選擇要具有可比性,即要處于同一行業、同一市場條件下,且有相似的財務狀況,在可比指標的選擇上,要與企業價值相關,而價值比率的選擇上也要有差異,目前最常用的是市盈率(P/E)與市凈率(P/B)指標。
二是收益法。收益法即未來現金流折現法。即通過合理預測企業未來的收益值得出企業價值。要注意對被評估企業收益形式進行界定,如凈利潤、股權現金流量、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等。要對未來的收益額進行合理預測,尤其是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和未來市場變化,減少評估誤差,還要選擇適當的折現率。
三是成本法。即重置成本法,又被稱為資產基礎途徑法,實質是通過對企業賬面價值調整而得到企業價值。賬面價值法是不考慮資產的市場價值及未來獲利情況,從歷史成本角度確定企業價值。實際評估中常采用評估系數對其進行調整。賬面價值法沒有考慮表外資產價值,不能全面的反映企業的價值。
在方法的選擇上,企業要根據自身要求和方法的特性進行合理的利用。市場經濟活動變化莫測,要準確預測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的難度大,需要評估人員要有充足的評估經驗,且充分考慮未來市場經濟的波動,使得評估結果更加準確。
參考文獻:
[1]謝彬.企業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5).
[2]鐘文靜.基于自由現金流量的企業價值評估分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