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剛
【摘要】近年來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經濟建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且隨著當代教育改革的推廣,高校教育逐漸普遍化,大學生數量激增,進而導致經濟市場就業困難。對此,社會相關企業單位提出了勇于創新、積極創業的理念,對當下高校人才教育提出了新型要求。本文據此背景,對創新創業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方案進行了基礎探討分析。
【關鍵詞】創新創業 多媒體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改革
從本世紀初開始,畢業大學生的增長速度逐漸加快,到今天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已經成為當下社會發展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對此,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面對著巨大挑戰,大學生自身也應拓寬自身發展道路,提升自身競爭力。根據現代經濟市場發展趨勢,創新創業對大學生而言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專業,與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聯系緊密。因此,在創新創業背景下革新優化傳統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教學模式是當下高校應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是現代社會經濟市場高速發展下的必然差產物,這不僅是知識經濟時代教育的定向趨勢,也是符合當下社會建設需求的必需品。高校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著眼于其創造力與創新思維的發展,通過靈活課程與課外實踐活動發展學生關于創新創業的實踐意識,完善其社會人格、思考模式,為其提供具有可實施性的、科學合理的指導方案。如此看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現代教育實踐中是一種依靠于社會發展的改革舉措,突出了大學生作為未來主要社會建設者的創造力需求,給予了學生最大的發展自由權力。
二、創新創業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大學生對創新創業項目的選擇需要足夠的市場調查,這有利于專業建設的有效針對性,只有合理借鑒用人單位意見、創業者經驗,正確利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以市場需求為向導,才能為創新創業項目實踐奠定良好基礎。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未來市場發展方向進行科學預測,還需要對一些與經濟建設相悖的產業崗位進行篩選淘汰。對于多媒體技術專業人員而言,高校不僅不要全面提高其現代信息多媒體技術專業能力,還應通過社會主義理論教育與多媒體實踐活動促進其道德思想與職業素質的全面發展,使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專業理論實踐水平與思想服務意識都能夠適應社會建設發展需要。此專業畢業生多從事于多媒體平臺設計、攝影動畫制作、廣告策劃制作等工作,因此高校在設置相關課程時也應充分考慮經濟市場與人才能力的匹配條件。
(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受創新創業理念影響,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崗位群為主要發展基礎,通過重點培養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媒體運用水平與藝術策劃能力,同時將教學過程從具體案例、模仿操作、課題實踐等方面分類遞進化。具體課程教學分為綜合素質、專業理論、職業指導、實踐方向燈四個主要教學方面,強化職業學習的主要目的,重點發展學生的就業能力,充分運用職業學習共同發展的模式二除此之外,高校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相關訓練機會,如校內多媒體實踐基地、校外實習崗位操練等,全面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實踐素質,優化其社會實際發展水平。
(二)促進高校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理念實踐
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指導理念有效促進了高校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問題思考分析能力、問題預防解決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等。隨著當下經濟市場迅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于定向全面化,根據市場實際發展情況與相關專業人士的預測分析,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培養教育應在重視專業學習的基礎理論構造,鞏固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類似于計算機互聯網學習等技能性課程,學生不僅需要強化基礎性學習,還應課外積極拓展,提高自身競爭力。除此之外,多媒體專業人才還應充分利用課題實踐機會,最大限度鍛煉自身職業實踐操作技能,發展創新性思維,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習慣。因此我們可看出,創新創業教育可從基本技能訓練、專業理論實踐學習、綜合能力鍛煉以及實際崗位實習等四個方面進行有層次的訓練發展,以規避傳統教學模式中僵化無針對性的教學情況,給予學生足夠空間發揮自身天賦,強化其創新實踐能力。
(三)構建以工作室為基礎的工學結合模式
隨著中國高校教育的推廣建設,大部分高校內都具有較為全面的多媒體專業實驗基地與教學工作室。對此,將實驗基地、工作室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職業化經營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創新的機會。故而高校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自身多媒體教學實驗設備,一方面也需要轉化原有管理模式,將實驗教學與職業技能訓練有效結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操作空間。相關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加強對實驗室與工作室的制度化管理,在保證學生能夠利用現有教學環境鍛煉多媒體實際技能與創業訓練的同時,也擁有一個構造科學、設備齊全的學習工作環境。除此之外,教師與學生還需注意工作室實踐項目的選擇,無論直接面向市場還是面向特定企業單位,其設計服務工作通常都涉及攝影、廣告、新聞、網站等相關內容,對此,工作室應嚴格把控前期專業理論的實踐操作,保證研究項目質量。學生也可將項目研究課題化,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開展專業設計課題競賽,教師也可選取運作成功的項目參加一些創新創業大賽,以增加積累學生學習經驗與經濟市場品牌意識。如此,才可充分發揮工作室工作與學習結合模式的作用,使之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有利的發展空間與有效支持,不僅提高其專業技能學習,也豐富了其職業經驗。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代社會經濟市場發展迅速,大學生就業趨勢緊張,為保證我國經濟建設健康行進,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應運而生。本文從構建以工作室為基礎的工學結合模式;促進高校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理念實踐;促進高校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理念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四方面對創新創業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希望相關單位能夠根據經濟市場實際發展情況,對多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教育模式進行合理革新,以促進學生就業與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劉淮兵.創新驅動教學改革——安徽藝術職業學院多媒體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改革[J].藝術科技,2017,(4).
[2]劉曉光,曹玉昆,李奎瑩,等.芻議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保障措施[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