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利
摘 要: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日常工作的基本業務和基本環節,同時也是經濟工作的重要基礎。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監管工作相對滯后,財務有關經濟的財會業務、財務報表造假現象屢禁不止。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非常薄弱,賬目混亂,會計信息失真,應盡快采取措施加以規范。文章重點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制存在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制;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引言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是全面、系統、連續地記錄行政事業單位資金運動過程,反映和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執行國家預算情況的會計。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及會計監管工作的相對滯后,造成了企業存在會計核算工作混亂、財務報表造假現象屢禁不止而引發會計風險的情況。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日常核算工作也存在大量會計行為不規范、信息失真嚴重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還比較薄弱,一些問題仍然亟待規范和解決。
1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體制的重要性
1.1是行政事業單位不斷加強自身管理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不進行成本核算,經濟關系比較簡單,會計核算也不復雜,各單位實行財政撥款,單位記賬的簡單模式。隨著財政體制的改革,新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實行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體系,各單位的核算體制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各單位隨意支出、濫用會計科目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這就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不斷加強管理,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制度建設,增強法制觀念,從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1.2是行政事業單位融入國際先進理念的需要
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規模、項目資金的使用和安排基本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資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不能充分體現。在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行政事業單位也要進行成本核算,進行支出的效益分析,使有限的財政性資金發揮出最大的社會效益,使財政性資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這就要求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使用上認真進行決策分析,創新會計制度,逐步建立管理型的會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單位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制度,注重資金的使用效益。
2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制存在問題
2.1存在的問題
第一,崗位設置不合理。有的單位沒有按照規定設置會計崗位,隨意安排沒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擔任財務工作,還有的單位崗位設置沒有考慮獨立性要求,缺乏制約機制,如安排出納人員管理印鑒、制單與審核不分設等;第二,憑證管理不嚴格。對外來原始單據沒有按照規定程序嚴格審核,存在白條抵庫和假發票入賬等違規現象;第三,報表數據不真實。有的單位為了達到一定目的,通過虛列支出、往來款項掛賬和少計收入等方式隨意調整財務報告數據,甚至有些單位偽造、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使其不能真實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和實際情況;第四,檔案管理不到位。會計檔案不按照規定時間立卷歸檔或歸檔資料不全,有些業務合同既不附在原始憑證后也不單獨歸檔,使一些會計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在會計檔案管理中也沒有保密意識,隨用隨拿沒有借閱手續。
2.2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第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效性較差。有的單位缺少相關內部控制制度,還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相關內部控制制度,但這些制度與單位發展變化和制度實際執行情況不適應,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制度化管理監督機制弱化,直接損害了會計工作的權威性;第二,會計人員職業素質不高,達不到崗位的要求。有的會計人員文化水平、學歷層次較低,甚至半路出家從事財務工作,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會計理論學習,理不清科目、賬薄、報表之間的對應關系,也有一些會計人員雖然有一定的業務知識,但長期忽視后續教育,總按自己的習慣進行賬務處理,對新的會計制度和核算要求不了解;第三,對會計工作的管理乏力,督促檢查不到位。有的單位沒有對所屬基層單位會計基礎工作開展全面檢查、監督和指導,上級主管部門不必過多干預,對基層單位的管理主要限于會計報表的管理。
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體制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健全會計監督體系
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單位內部監督相融合的全面監督體系,把行政事業單位的報表審計、財務審計內容逐步納入到國家審計、會計師事務所社會審計等日常審計監督上來,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更加透明,支出更加合理規范,這樣,才能有效遏制腐敗的發生,減少“三公經費“的胡亂開支。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保證各單位內部會計工作有序的進行,加強會計人員、出納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牽制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使這些控制制度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使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安全,發揮最大效益。
3.2強化資產管理,不斷提高資產使用效益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在購置、使用、處置上隨意性很強,造成資源上很大的浪費。首先在資產購置上,不經過政府集中采購,導致采購的資產質次價高或者重復采購,導致大量的資產處于閑置狀態;在資產的使用上,不分類登記管理,不辦理出入庫登記手續,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在資產的處置上,不經過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批準,隨意性很強,使正在使用中的國有資產遭到賤賣,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因而,要把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督促單位領導自覺重視國有資產管理,各單位要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指導下,結合實際,制定完善適合本單位資產購置、使用、保管、調撥、轉讓、處置、報廢等各環節的管理制度,逐步使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嚴格設定資產登記管理和考核體系,自覺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建立健全考核指標,明確責任,獎優罰劣,充分調動資產管理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和資產使用效益。
3.3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改革現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現階段,我國會計人員素質普遍較低,會計人員的管理實行的是單位歸口管理制度,會計人員的任免都是由上級部門或單位負責人任免,這樣,就出現了與單位領導關系親近的人員,即使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也能上崗,而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堅持原則、依法辦事的人員,卻不能從事會計工作,這樣容易造成腐敗的發生。因而,要改變現行會計管理體制,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建議在各地的財政部門設立“會計人員管理局”,統管各地的會計人員,工資統發,讓會計人員和單位徹底脫離,在各單位間實行會計委派制,并實行定期輪崗制度、定期考核制度,有計劃地吸收一些有財會學歷和審計專業學歷、懂業務、會管理的人員,充實到財會隊伍中去,這樣就能克服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不真實的情況,為預防事業單位負責人的腐敗,起到重要的監督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是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經濟管理和公共服務規范化、科學化的重要環節。各級會計人員必須遵守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加強監督檢查,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應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職業道德,既要有較強的事業心,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切實抓緊抓好本職工作,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會計工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毋靜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市場研究,2017(02):67-68.
[2]傅榮.淺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3(18):26-27.
[3]林心.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思考[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1):166-167.
(作者單位:興隆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