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清鵬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漸漸地被新穎、獨特的高效課堂所取代,復習課堂的有效性逐漸地凸顯出其重要性。高中數學教師要意識到復習課堂有效性提高的必要性,成功地運用“互動教學”,為師生之間搭建和諧相處的橋梁,針對復習課堂和數學學科的特點和規律,充分利用固定的復習時間,制訂嚴格而又高效的復習策略,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切實搞好高三的數學復習課堂,讓學生真正學有所成。
關鍵詞:“互動教學”;高三數學;復習課堂;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以來是廣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課堂,是新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逐漸深入的集中體現,而“互動教學”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達成廣大教師心中的期盼。作為高三的數學教師,要巧妙地運用“互動教學”模式,以提高復習課堂的有效性為重任,注重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層層深化,尤其突出數學復習課堂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生活性的特征,促使學生運用各種方式解答不同的題型,以考查學生對知識和信息的處理能力,促使學生獲取更好的新知識,隨之學生的實際綜合能力也更加注重,消除學生對數學復習知識的恐懼和厭煩心理,有效地達成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交流,推動復習課堂質量的切實提升。
一、營造以學生為主人的民主氛圍,實現師生的雙向交流與互動
互動教學倡導教與學的雙向活動,積極地促成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通過各種形式的互動,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掃清傳統課堂帶來的弊端,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活起來。高中數學教師在高三復習課堂的設置中,主動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民主氛圍,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融入情感和智力因素,實現長久、持續、自覺地學習,滿足新課程標準的內在要求,有效地推動學生的長遠發展,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充分發揮。比如,有這樣一道例題:已知x、y≥0且x+y=1,求x2+y2的值域。解答此題,有的學生運用函數思想,通過變量替換將二元函數轉換成一元函數,然后利用函數圖象的性質求得正確答案,這種解題方式是學生通用的基本方式,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當大部分學生的答案出來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暢談,說一說其他的解題方法,那就是運用對稱換元思想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復習模式,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復習思路,同時也促使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更在無形之中鍛煉學生的總體概況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讓復習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
二、轉變陳舊過時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互動教學”提供實踐空間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高中數學教師面對高考的沉重壓力,無奈之下,只得自己主宰課堂,在復習課堂更是唯我獨尊,采用“一言堂”或“滿堂灌”的講課方式,單方認為“耳熟能詳”就是學生實現高三復習的點金之術。然而經過大量的實踐驗證表明,學生僅僅通過課堂上被動地聽講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師生之間也完全喪失互動交流的機會,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成為無稽之談。面對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高中數學教師要主動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到學生的中間去,深入地挖掘復習課堂深處的知識,平等地與學生進行探討和研究,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引,讓學生在復習課堂真正學到科學的方法,從而實現有效的復習。比如,在復習中出現這樣的一道題:求經過點O(2,1)且被O點平分的拋物線y2=8x的弦AB所在的直線方程。在解答此題時,教師切記不可盲目地給學生出示答案,而讓學生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明確此題的解題思路,即為首先過O點設點斜式方程,聯立方程求解斜率。
三、構建師生攜手共進的課堂教學環境,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
“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形成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是一種自由、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只有師生雙方積極地搭配、攜手共進才能實現。高中數學教師在經歷無數次的實踐驗證,及時總結復習課堂上的成功之處,吸取失敗的教訓,認真研究“互動教學”所帶來的巨大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在良好的互動之中逐漸地成長,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以取得優異的數學成績。比如,教師在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復習奇偶函數的概念時,可以層層深入地設計這樣三道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發表對奇偶函數概念的認識和看法,第一題奇函數和偶函數的定義域有什么特點?第二題若奇函數f(x)在原點有意義,那么f(0)=?第三題若函數f(x)=ax2+bx+c為奇函數,a、b、c的值各為多少?為偶函數時,a、b、c的值各為多少?當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后,教師可以適時地進行引導,讓學生對此展開多種形式的激烈討論,最后總結出奇偶函數的概念、性質,達成復習的最佳效果。
總而言之,“互動教學”已經逐漸滲透到高中數學復習課堂的各個角落和環節之中,并深深地影響著復習課堂有效性的提高。高中數學教師要牢牢地把握“互動教學”的精髓和真諦,掌握高效的復習策略和方式,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整合各種有效的復習資源,發揮輔助教學手段的優勢和特長,充分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意識,構建完整的數學復習模型,在高三的數學復習課堂上進行總結、歸納,創新出更多、更好的互動方式,讓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宋偉明.利用“互動教學”提高高三數學復習有效性的建議[J].考試(高考數學版),2015(3).
[2]肖大偉.如何巧妙地運用“互動教學”提高高三數學總復習的有效性的淺談[J].速讀,2016(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