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馳
摘 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程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口頭講授,忽視了實踐課程教學的本質要求。因此,在社會建設新時期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有必要改革與創新,以此確保培養出復合型人才。本文在闡述實踐教學改革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由來,主要是以鑄造、焊接以及壓力加工三大專業為基礎,并且實現了三者為一體。近年來,在社會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背景下,社會所需要人才,越發注重實踐運用能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無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針對這一問題,高校便需要注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注重實踐課程教學的落實,同時需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為促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改革奠定夯實的基礎。本文主要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為主線,基于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的角度,提出了具體的新措施,旨在促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效果的提高。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改革內容概述
結合某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而言,鑒于教學內容涉及較為廣泛,從而造成教學環節眾多,主要包括實驗、上機、課程設計以及實訓等。為此,高校專門設置了機械設計與公差實驗室、機械加工中心以及3D打印實驗室等眾多專業實驗室,為各項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硬件基礎。同時高校在實驗室設備更新方面,完全是緊跟市場發展需求,及時更新教學設備,滿足了日常實驗教學需求[1]。然而在市場用人單位調研結果當中,可以發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需要以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為導向,換言之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此培養出大批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應用型人才[2]。結合各方面的實際條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由驗證性實驗課題逐步轉向為實用性與綜合性的訓練課題;(2)實踐教學方法,需要從傳統理論知識掌握逐漸轉向為注重提高操作技能;(3)實驗實訓設備,需要注重實際生產,并且需要與時俱進建設具有實用性的實驗實訓室;(4)教師隊伍的建設,實踐指導教師自身需要在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便于運用理論講解實踐,通過實踐論證理論,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3]。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改革與創新具體措施分析
2.1實踐教學內容的更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程內容需要緊貼市場對專業學生能力需求,不斷更新與優化實踐教學內容。首先,需要立足與專業課程內容,合理選擇塑料模具設計、沖壓模具設計以及模具制造工藝三大模塊中的知識點,以此豐富專業實踐課程中的內容;其次,實踐教學內容需要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對于一些過時或者是無用的基礎理論知識,便需要及時刪除,例如金屬工藝學與材料成型工藝方面相關知識便可以適當減少,增加快速成型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再次,結合實踐運用,不斷拓寬知識面,例如機械創新設計等課程便需要設置為專業任選課;最后,實踐教學內容當中需要反映出一些當代模具發展趨勢的內容,通過專題講座或者學術討論方式,讓學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最新知識、理念以及發展動態等[4]。
2.2實踐教學方法的創新
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采取不同的實踐教學方法,才能取得預期良好的效果。結合實踐課程內容,實踐教學方法可分為訓練中心型、案例中心型等,例如在傳授實習課程時,便需要采用任務中心型、訓練中心型以及項目中心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選擇性完成無動力慣性小車等項目,以此帶動學生學習金屬加工相關知識。再比如對于常見的加工編程學習,便需要采取反復強化訓練教學方式,通過大量反復訓練,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與熟練程度。
2.3實踐實訓室建設
建設符合單位需求的實驗實訓室,能夠極大縮短畢業生上崗在學習時間,在提前基礎機械模具加工設備的同時,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此縮短教育與就業的距離。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設實驗實訓室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實驗實訓室需要定期開展設計型與綜合型實踐課程;(2)需要緊貼生產實際,增加必要的機械大類職業崗位技能訓練;(3)綜合考慮與本專業課程緊密聯系的實踐內容,以此提高實驗實訓室各類機械設備使用率。
2.4注重“雙師型”教師培養
教學改革的執行者便是教師,因此,教學改革是否能夠落實到實處,或者是說教學改革是否能夠成功,教師可謂是關鍵因素。在實踐教學要求下,教師不僅僅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相應的實踐教師也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才能向學生解釋實踐當中的一些問題,便需要學生掌握。因此,實踐教學的改革有必要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首先教師需要擁有高校教師資格證,其次,教師需要參加本專業相關專業職業資格技能考試,獲取相應的證書,并且需要定期參加必要的技能考核。最后,高校需要通過實踐與交流,促進本專業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
3.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21世紀以來,用人單位所需人才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具體表現在注重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與加工有關的行業,更是注重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課教學有必要進行改革,以此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建軍,魏曉偉,王劍,丁士華.“卓越計劃”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高教學刊,2017(01):113-114.
[2]李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高教學刊,2016(05):233-234.
[3]張曉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0):97-98.
[4]蔣文明,吳和保,于傳浩,秦建華,鄒方利,史昆玉,鐘慶.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2(34):172-174.
(作者單位:沈陽東方鈦業股份有限公司)